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工作
【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 全年以视察考察、座谈会等形式,向市级老干部通报情况、征求意见8次;市级老干部参加全市重要会议和活动230人次;入户走访慰问51人次;组织市级老干部到兴城、大连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健康休养。市委老干部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规范了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并以鹤组通字 (2005)5号文件下发。各基层党委(组)高度重视老干部政治待遇的落实。萝北县以提高老干部节日慰问金标准、电话费补贴标准、活动经费标准和配备服务车等举措,保证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工农区坚持每季度向老干部通报一次情况,每月组织一次活动,每个节日请老干部聚一次餐;粮食局派主管领导赴山东、天津看望异地居住的老干部,送去了党的关爱;城管局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派专人赴威海看望87岁的抗联老战士李亚洲,并送去慰问金。一年来,全市共召开通报会68次,请老干部参加会议和活动168人次,组织郊游和视察43次,节日慰问846人次,送慰问金(品)近21万元。
【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一年来,老干部局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主线,举办了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研讨班4次,受教育老干部158人次;以十六届五中全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内容,请讲师团、党校和师范校教授为老干部专题辅导 4次,直接受教育老干部510人次;以全国老干部“双先”会议精神为动力,开展了“双学”活动,5名老干部和2个老干部党支部荣获全省“双先”荣誉称号; 以纪念反法西斯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主题,在郊外开展百题知识竞赛、到赵尚志烈士陵园缅怀英灵;以“九九重阳节”为契机,举行规模性的纪念活动,330 名耄耋之年的老干部与各级领导同欢同庆;以老干部红叶艺术团为载体,深入广场、社区、乡镇演出 6场次;以开展“吉时语”亲情化服务、“四上门”走访唠嗑、捐献款物为特困老干部解忧等慰籍活动为新载体,把一切为了老干部的服务理念践行于工作中;以健身、健脑、健心为目的,开展经常性的球类、棋类和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和愉悦了老干部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老干部生活待遇】 一是“三个机制”发挥了保障作用。市财政对参加统筹的老干部医药费超支问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切实负起了兜底的责任;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取减少药费审核和报销程序、为异地老干部报销提供“邮寄服务”,方便了老干部医疗。工农区为保障离休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每年一次性拿出10万元参加市医保的“全员统筹”;绥滨县将企业61名老干部医疗纳入到县财政负担;东山区老干部医药费已连续四年无拖欠。二是清欠工作成效显著。市委老干部局多次深入到基层现场督办,拖欠单位动真情、想实招,采取积极措施解决了老干部新欠和陈欠54万元,全市有11个单位首次实现了无拖欠。特别是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46名破产企业老干部多年积欠的药费、供热费等得到了彻底解决。三是提高老干部护理费标准。按照省市文件规定,在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积极配合下,市委老干部局将普遍调整离休干部护理费和个别调整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离休干部护理费,及时落实到位。同时,市委老干部局积极主动解决老干部的供热费报销、工资入卡、遗属补助、房改政策等个性问题61件。
【发挥老干部政治优势】 市关工委聘请 2 864名离退休干部担任“十大员”,深入到社区、学校开展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 729场,受教育学生达14万多人;13名市级老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活跃在先进性教育、民主生活会巡视工作中;东山区由12名老干部组成的“社区建设服务队”,常年开展为经济进言献策、政策理论宣讲、民事调解、帮教劣迹青少年等服务活动;人防办老干部党支部 5名成员,以“读书屋”为阵地,几年如一日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供销社特困老干部党员陈书霞带头为原单位身患癌症的职工捐款。还有一大批老干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区建设、城市建设及社会治安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年大学建设】 老年大学在资金少、招生难、校舍小等实际困难面前,不等不靠,排除压力,在办学内容、办学方法、授课形式等方面,力求创新,突出特色,提高了老年大学的知名度。2005年开设了9个专业11个班,在《鹤岗晚报》刊发学员稿件和书画作品33篇,5次组织书画班学员参加国家及省级大奖赛,并获2005年全国老年入书画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奖,17名学员获银华奖和银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