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外事侨务

外事侨务



  【外事工作】 接待了俄罗斯、日本等 6个国家和地区外宾来访共计15批83人次;完成了文化、体育和教育等领域代表团来我市进行友好访问的接待工作;完成了在第十六届哈洽会期间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市政府代表的接待工作。
  审核全市因公出访俄罗斯、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团组37批 125人次,分别完成年任务的185%和125%。严格审核程序,提高审核质量,全年无漏审、漏件现象。
  加强对因公出国人员的教育,受教育面达100%,有效杜绝了出国滞留不归、跨国(境)叛逃事件的发生。国外使领馆无涉及我市出访人员的涉外事件照会,完成任务的100%。无偿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在我市拍摄影片《走过硝烟的冬季》提供翻译服务,无偿为全市各单位翻译电、函、信件80次,完成年计划的133.3%。与国外友好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交往联系82次,完成年任务的136.7%。给国外27个友好国家和地区发出贺卡、贺信、纪念品等共 235件次。我市领导与俄犹太自治州政府和比罗比詹市政府签署协议和会议纪要 6个36项,现已落实16项,正在运作中20项。
  【边境管理工作】 今年的边境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全年共组织召开边防委员联席会议3次,两县边防委协调会3次。市政府副市长、市边防委主任于会文同志,市政府副市长、市边防委副主任徐祝新同志带领边防委成员单位深入到两县边境生产一线进行了检查,听取了工作汇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代表听取了市边防委关于贯彻《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执行情况的汇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加强检查。全年共组织联合检查5次,组织边防委成员专项检查 2次,边防委成员单位抽查2次。政审下江生产作业人员690人,船只423只。取缔船只3只,下江作业人员 6名。清理“三无”船只2只,处罚违边(禁捕期处罚10人)事件 7起22人次,全年边境重大涉外事件为零,一般涉外事件2起 4人次。三是加大宣传。全年共举办各种学习班14期,印发《致父老乡亲的一封信》5 000余份,签订各种责任状421份,出动宣传车100余辆,播放《莫让悲剧再重演》录像片20余场次,在新闻节目中插播《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15次,受教育人员达3万余人。用我市的“7.24”、“10.8”流血事件教育大家,用摸得着、看得见的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边民受教育面达98%以上,下江生产作业人员受教育面达100%。
  【侨务工作】 推进“个十百”扶侨解困工作,今年有 5户经营效果运作良好,明年底可实现2户致富、3户脱贫。利用3个再就业基地出资3 000元,为30名归侨侨眷及子女进行家政、面点等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10人次;为9名特困归侨侨眷优先落实社保政策,7名孤寡、重患归侨争取到每月 130元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为46户贫困归侨侨眷送现金、大米、豆油折合人民币1万余元,为孤寡贫困归侨侨眷发放换季棉衣210件;为归侨侨眷刘吉英、杜小芹、李晓菊等人捐赠药品和桌椅等物品折合人民币2 000余元。
  向省争取扶贫资金2万元,完成任务200%。为8户下岗无业人员发放贷款16 000元,完成任务160%;组织两县、六区集中开展宣传贯彻新《侨法》活动,散发宣传单 8 000份,举办培训班 3期,培训社区侨务干部和归侨侨眷代表60人次;严把归侨侨眷身份审核认定关,为87名考生办理了升大学和重点中学照顾证明;动员侨属企业和侨务干部为10名归侨侨眷捐款 7 000元,妥善处理来信来访 6件,办结率达100%。为侨眷李洪喜索赔医药费760元,帮助侨眷惠兆堂等6人打官司,为其索赔应得劳务费9 600元。
  推进社区侨务工作,开展专项调研活动5次,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提供了参考。建立8个侨务社区示范点,健全了管理网络。2005年,外侨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侨办系统先进单位,郭长青同志荣获全省侨办系统先进工作者,杜丽萍同志荣获全省侨办系统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