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审计
审计
【概况】 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中心,以深入开展 “11235”工程为契机,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依法审计、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全市共审计77个单位,查出并纠正各类违规行为金额15 09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 1 280万元,审计处理后,已上缴财政28万元,为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发展和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
【财政审计】 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突出预算分配、重点支出项目支付等重点内容,突出反映了部门预算编制、项目预算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情况,并从机制和制度上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监督力度、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规范部门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意见和建议。在抓好对财政、地税等部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的审计力度,有重点地延伸审计了10个单位,重点检查和揭露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漏缴税金、应缴未缴预算收入等问题,有力地发挥了审计在促进完善机制、堵塞漏洞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根据省审计厅的统一安排,对市地方税务局2004年度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及时上报了审计结果。
【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全市经济责任审计三年规划的安排,对20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共发现违纪违规金额4 065万元,其中:领导干部直接责任595万元,领导干部主管责任1 660万元。查出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漏缴税金、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严肃处理。审计结果报送市政府、组织部和纪检委。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纪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也为组织部门考核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
【专项资金审计】 对环保专项资金、林业专项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民政专项资金等重点专项资金开展了审计,对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分配、拨付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通过审计揭示了专项资金在财务管理、使用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1 318万元,匹配资金不到位 630万元,部分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严重。对这些问题已按照法规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向有关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促进了专项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审计服务】 为被审计单位和民营企业服务。开展了为被审计单位提供“长年服务、主动服务、随时服务”活动,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帮助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随时帮助整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促进其加强会计核算,完善内控制度,从源头上防范违纪问题的发生。共帮助34个单位整章建制46项,向28个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41条,被采纳59条。为33个单位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调整账目、财务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了服务。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看项目、找差距、促发展”活动中,加大了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力度。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征求了对审计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审计机关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总体工作思路。成立了审计顾问团。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审计干部,组成审计顾问团,为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财经法规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确定了泰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公司等10户民营企业为长年服务对象,与10户民营企业结成帮促对子,为企业发展服务。审计顾问团走访、深入企业12户次,帮助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8项,提供政策、法规咨询20余条(次),受到了民营企业的欢迎。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以审计报告、审计信息等多种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反馈,为领导及时掌握具体情况、进行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共向党政领导和上级部门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82篇,被批示、采用12篇。为全市重点工作服务。为管好用好沉陷区治理专项资金,市审计局主动派专人驻在沉陷区办公室,对沉陷区治理专项资金每笔支出都进行审核把关,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做到了事前审计,事后跟踪,使这项资金的使用经得起国家及上级部门的检查。
【法制建设】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鹤岗市审计机关2005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及考核方案》,实行了局领导、业务科、审计人员三级分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将审计业务行为、人员行为、各项工作行为纳入执法责任制进行考核,促进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为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审计项目均按照审计 6号令的要求进行,增强审计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执行审计日记制度,加强审计过程控制、程序控制,逐步健全了内部监督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促进了审计执法行为的规范和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廉政建设】 一是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干部学习有关文件规定和先进人物事迹,利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和廉政观念。二是实行送达审计制度。制定了《鹤岗市审计局送达审计制度》,规定市内所有审计项目都采取送审方式,这种作法有利于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被审计单位迎来送往的负担。已完成的审计项目中,有 90%采用了送达审计方式,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好评。三是实行审计政务公开制度。在每一个审计项目中,都把审计工作纪律和审计工作“五公开”制度 (即:审计计划公开、审计对象范围公开、审计查出违纪问题的定性公开、审计结论和决定公开) 打印在审计通知书上,向被审计单位公开,请被审计单位监督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政情况,并将监督结果反馈到市局纪检组。四是签订了《廉政责任状》。为抓好各业务科室的廉政建设,明确责任,主管局长分别与各业务科室签订了《廉政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人人都有责任的廉政建设格局。五是加强纪律约束。对审计干部重申 6项工作纪律:不准索要财物、不准在被审计单位喝酒、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宴请、不准利用公款到娱乐场所活动、不准在被审计单位报销个人费用、不准借审计之机办个人私事。一经发现,严格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求各审计小组完成审计项目的同时,报告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政情况;研究改进对审计组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政情况的监督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