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煤炭工业
省直煤炭工业
省直煤炭工业
【概况】 2005年,鹤矿集团在省委、省政府和龙煤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企业“六年三步走”战略规划,突出抓好“主业高产高效、辅业改制搞活、产业延伸链条”三件大事,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整体形势加快发展、产量规模适度增长,单产单进和全员工效不断提高。原煤产量 1 709万吨,创出大井煤炭生产历史最好水平;原煤单产3.4万吨/个月,同比提高3 500吨/个月。掘进进尺20万米,超计划 1.1万米,其中开拓系统进尺7.6万米,回掘系统进尺12.3万米;综合单进 121米/个月,同比提高2.1米/个月;全员工效1.65吨/工,同比提高0.124吨/工。2、矿井质量达标取得实质性进展,安全生产形势实现历史性好转。9 个煤矿及矿建公司全部达到行业二级以上标准,采掘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分别达到90%和92%;杜绝了2人以上事故,百万吨死亡率0.41,同比下降0.36。3、成本和售价合理回升,企业经营效果和经济效益历史最佳。 原煤单位成本183.68元/吨;商品煤销量1 480万吨,同比增销41万吨;综合售价246.52元/吨,同比提高56.22元/吨;回收煤款40.6亿元,同比增收11.2 亿元;补后盈利2 091万元,扣除增提安全费用、御寒津贴、住房公积金等增支因素4.2亿元后,同比减亏增利3.9亿元。 4、拖欠工资全额补齐,职工收入和上缴税金大幅增长。补还职工工资、取暖费、菜金11 732万元,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水平同比提高 19%,全年上缴税金5.3亿元,是建企以来上缴税金最多的年份。
【煤炭生产】 调整各矿生产水平、两翼和开采区域的采区布置,尝试采用集中煤巷代替集中岩巷及“一元一汇”布置方式,新区开采要素进一步优化;以综采和轻放为方向,探索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适时改造开放和炮采方式。加大“四新”推广力度,为综采面增配转载机、过渡支架,为高档面配置无链牵引采煤机、销排式运输机,在南山、兴安、峻德、富力四个矿组建 7支综掘队;推广煤巷大断面锚网支护工艺,引进应用预应力锚杆,岩巷和煤巷锚杆支护率分别达到95%和40%。科学组织煤炭生产,充分挖掘各矿及重点采煤队的生产能力,9 个煤矿均完成考核计划,南山矿综采一队年产 174.5万吨,建成龙江第一队,创全国同架型综放最高纪录。加快生产准备步伐,开拓、回掘系统分别提前48天和27天完成全年考核计划,移交新区56个,移交煤量2 755万吨,各矿水平延深进展顺利。
【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思想教育“长效十法”,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高潮日”主题教育活动,加快公司和矿两级安全培训基地建设,积极构建“七位一体”培训模式,完成采掘值班段队长中专学历培训 336人,特殊工种培训3 066人,入井人员资格培训1.9万人。夯实“一通三防”工作基础,完成新陆矿主扇改造,恢复和补掘矿井通风巷道23条、5 796 米,健全矿井监测、便携仪和瓦检员“三位一体”监测监控体系,9 个煤矿及“五统一”井瓦斯监测系统与全省联网,建成峻德矿地面抽放系统,新增井下移动抽放泵28台,抽放瓦斯 2 500万立方米。加强防灭火工作,新建新兴矿充砂系统,峻德矿自动制浆系统,兴安矿、南山矿、新陆矿注氮系统,完善富力矿灌浆系统,有效控制了发火隐患升级。强化矿井质量达标,增大掘进巷道断面,加强工作面动态管理,逐月开展动态检查和“评级挂牌”活动。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广泛开展安全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先后停产整顿没有安全把握的工作面39个次。
【经营管理】 严格执行10项经营管理政策,全面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节约资源、节省开支、综合利用等方面人手,积极创建节约型企业。加强资源管理,制定煤炭回采率管理办法,采煤工作面平均回采率达到 89%。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井区核算、价格体系和经营考核制度,甲级井区 78%;加强盈亏成本双向考核,落实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实行资金网上审批,节余资金 1.4亿元。应对市场形势、采购方式和供应体制变化,及时掌握物资价格信息,制定采购预案,物资保供率达到9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用足洗选能力,努力提高原煤洗选产量和精煤比重,全年入洗原煤644万吨,冶精煤销量241万吨。
【企业改制及项目建设】 借助上级政策,加快改制重组,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企业经济组织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进辅业改制和专业化管理,首批五家单位改制结束,第二批四家单位改制工作积极推进;失业并轨工作基本结束;中小学移交通过市政府审核;各矿单体、三用阀和电器设备检修集中管理。加快重点项目和技改工程建设,鸟山矿井破土开工;煤矸石热电厂加快建设;煤基甲醇项目已确定合资方与投资比例,待报国家发改委核准;益新选煤厂建成试生产;矿井水净化、南山井田深部勘探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瓦斯抽采及民用、南山矿高产高效、新华精查勘探项目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核准。推进多种经营经济发展,积极构建“三加一”经济格局,以亿达工贸、富强截齿、轻体建材、兴鹤泵业为代表的一批骨干厂点启动;以锚索钻杆、甲烷检测仪、左螺旋锚杆为代表的一批新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以砖厂建设、金矿开采、土地耕种、锰矿投标为代表的对俄开发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职工生活】 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形势任务、企情矿情教育,落实稳定工作责任,突出做好工私亡遗属、改制单位职工、退休教师队伍稳定工作。扎实开展“以人为本、扶贫救助、构建和谐矿区”活动,筹集资金868万元,救助困难职工2.1万余户(次);对峻德、兴安、富力、大陆、岭北五个地区供热系统进行汽改水改造,矿区南部职工冬季取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建成峻德矿井水净化项目,缓解了矿区南部供水紧张矛盾;建设改造保健食品公司面粉厂和副食品加工厂,增加了职工班中餐副食品种;与合作方共同出资进行矿区闭路电视数字化改造;月均增投 500万元,对井下辅助岗位人员实行入井岗位补贴。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突出学习型企业、安全文化和素质培训重点,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多种经营】 2005年,多种经营总公司继续以发展和稳定为主题,完善“三加一”战略格局,全力推进“二次创业”进程。以对俄开发为重点实现创新发展。土地播种 5 000公顷,为金矿开采投资 500万元;为红砖生产做好劳务过境、办理执照、大窑投产、再建砖厂做了大量的前期筹备。加大地面工业的整合力度。淘汰老旧杂设备、装备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新产品宣传和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加大建筑建材业发展。搞好建材厂点的改制、扩大建材业队伍。抓好科技兴农,引进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种、管、收管理,强化了畜牧业的存栏饲养量。实现总体目标和公司跨跃式发展,一是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二是加大改革转制的力度;三是强化了经营管理;四是全面抓好稳定工作;五是加强了党建、党纪、党风和思想政治工作。全年实现产值突破2.5亿元;固定资产投入6 000余万元;安置下岗职工600余名;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4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