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医疗卫生改革

医疗卫生改革

医疗卫生改革



  【社区卫生服务】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迅速,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按照《鹤岗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方案》,确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目标,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审批,强力推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全市共设置4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全市有30个街道办事处)。二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服务功能逐步扩大。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市卫生局2005年将兴山区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进行建设,配套下发了10项工作制度,规范了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教育、无菌操作、家庭护理、家庭病房等管理程序,兴山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制定了各类图板,开办了社区门诊,增设了家庭病床,开设了预约服务。兴山区4个街道办事处设置社区服务机构4所,健康档案建立率达85%,慢性病人管理率60%,健康教育普及率达50%。经过1年的运行,兴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功能不断改善,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三是社区卫生服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为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适应功能要求,市卫生局制定了《鹤岗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设置条件进行严格规范,对房屋布局不合理,面积窄小,人员配备不齐,服务功能单一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规范到位。我市4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业务用房由过去的4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60平方米以上,诊室、诊疗室、处置室、药局各自独立,全部实现了房屋、人员、设备、科室设置“四配套”,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增设了档案室、健康宣教室,制作了辖区人口分布图板、疾病谱分析图板、健康教育知识图板,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有力保障。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根据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若干意见规定》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完成市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基础上,2005年重点加强县级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工作。对县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提出明确的任务,按照精简高效,职责分明,运转协调的原则,抓紧组建两县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执法监督设施的投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引导,县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进展较为顺利。2005年末绥滨县、萝北县已完成了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组建工作,人员、房屋、装备均全部到位。
  【药品招标采购工作】 为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医院药费价格,市卫生局继续开展了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并对中标药品执行情况进行了联合检查,通过强化监督管理,规范操作行为,使药品招标采购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全年委托中介组织对各类药品进行了 3次药品招标采购,有1 210种药品中标,160种医用耗材中标,药品和耗材采购总金额2 400万元,让利群众3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