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为实现集团公司2002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为实现集团公司2002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为实现集团公司2002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深化改革 提高效益
                 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在七煤(集团)公司党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侯 仁
                 2001年12月29日
  第一部分关于2001年工作的回顾
  一年来,集团公司面对关井、资金、市场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内部管理,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全年的各项工作在困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煤炭生产稳步发展。截至11月末,全公司原煤产量完成 993万吨,比计划超35万吨,预计全年完成1 100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精煤产量完成274.8万吨,比计划减产7.6万吨,预计全年完成300万吨。精煤产率提高3.38个百分点,综合产率提高0.82个百分点。
  掘进总进尺完成171 425米,比计划超掘30 610米,预计全年完成186 000米,创历史最高水平。开拓进尺完成21 314米,比计划超掘4 199米,预计全年完成22 900米。
  基本建设战线继续实施“内保重点,外闯市场”的经营战略。建设工程总公司预计全年可完成产值11 00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土建工程总公司预计全年完成产值6 082万元,实现利润103万元。
  二、安全形势保持稳定。今年以来,各级组织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煤矿安全生产整顿会议精神,把安全工作摆在压倒一切的重要地位,常抓不懈。全公司统配大井消灭了瓦斯、煤尘等重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了 1以下。一是以“一通三防”为重点,严抓瓦斯煤尘管理,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二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察。地面厂处、交通运输、矿铁运输,开展了五项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现了安全生产。三是按照全国关闭整顿小煤矿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办发明电[2001]25号和68号文件精神,分三批关闭89处小煤矿,截至12月23日关闭了41处小煤矿。允许保留的60对小井,已验收合格31对。四是继续深入开展了“安康杯”竞赛和“明星矿”创建活动。公司获得了第三季度全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五是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全年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 147万元,对五个矿的主扇电机增容提效及新建矿南风井通风进行改造,完成了新立矿瓦斯抽放补套,加强了重点工作面的瓦斯抽放和监测,配备和完善了部门矿井的安全装备和设施。同时,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行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井区长共 149人次在黑龙江科技学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培训,获得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安全工作资格证书。
  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省委企业工委给我们公司派驻了监事会,进一步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了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工作职能。二是按照“五块一条线”管理的改革思路,经过一年来的运作,煤炭主业、非煤、两建、生活后勤、多经系统五块和教育集团一条线取得了成效。非煤总公司和教育集团的成立,多经和非煤系统的彻底剥离,优化了资产、设备、人才、技术的合理配置,促进了非煤、多经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三是改革试点工作效果明显。为了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三是改革试点工作效果明显。为了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从10月份对新立矿开展了全额承包试点工作,短短两个月的实践收效很大,并且在全公司推广了经验。同时对龙湖煤矿和龙湖选煤厂进行了优化组合,成立了龙湖分公司,为集团公司进一步理顺母子公司体制,加快产权改造步伐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四是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通过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合理定额定员,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把工资分配直接与效益挂钩,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制,试行年薪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企业内部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增能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
  四、煤炭实现产销平衡。截止11月末,煤炭外运量完成 870.9万吨,比计划少运44.2万吨。其中精煤外运276万吨,比计划少运18.7万吨;电煤外运326.5万吨,比计划多运12.3万吨。预汁全年可外运煤炭 960万吨,实现产销平衡。“商品煤销售费用大包干管理办法”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销售人员积极性。各驻外分公司采取强有力措施强化回款,1 至11月份,总发出额完成21.63亿元,总回款额完成21.4亿元(含抹账7.83亿元),货款回收率99%。全年预计总发出额可完成23.6亿元,总回收额可完成23.6亿元(含抹账8.33亿元),货款回收率达100%。通过认真执行商品煤收购制和以质计价办法,货场处、质管处从加强商品煤质、数量管理入手,商品煤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提质增收,商务事故同比降低损失 1 630万元。各矿厂质量管理意识普遍提高,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公司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为“质量兴企、争创名牌”示范企业和“质量信得过”企业。截至11月末,煤炭综合售价完成 167.26元/吨,比计划提高2.94元/吨,全年预计完成167元/吨左右。
  五、经营管理取得新成果。2001年以来,公司突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质量、成本、资金管理为重点,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实行了以效益评价为核心的承包经营体系,实施“以质计价”、“商品煤内部收购制”等办法,层层落实扭亏目标责任制,坚持每月进行仲裁考核分析,有效地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一是按照省政府下达的考核计划,1至11月份全公司累计亏损4 052万元,同比减亏8 489万元,预计全年可完成省政府下达的4 029万元控亏指标。二是加大资金和经费控制力度。严格执行企业资金计划,压缩非生产开支,加强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合理分配资金,加强资金的抹账管理,清理资金占用,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三是成本管理得到加强。全公司原煤单位成本全年预计完成106.31元。四是各管理部门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取得了成效。供应部门采取煤物互保措施,坚持比价招标订货制,降低采购成本248.61万元,直耗材料实行定额管理,节支材料费 2 980万元,修旧产值 2 700万元,材料回收7 746万元,材料复用6 820万元。租赁部门加强设备租赁管理,收取设备租赁资金8 400万元,降低采购成本 482万元,改制自制产品实现产值1 772万元。电力部门强化节电措施,加强用电管理、考核和电费收缴工作, 吨煤电耗同比下降0.86度/吨,预计全年节约电费 2 040万元。同时加大了与省和佳木斯电业局的协调力度,保证新发变电所顺利投运,为集团公司提高运输效率,增加煤炭调运能力做出了贡献。车管部门加强车辆管理,强化内部调剂,盘活资产,全年为公司节约车辆购置资金882.7万元,减少租金损失354万元。工资、社保部门强化管理,改革分配制度,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为矿区稳定做出了贡献。审计部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63项,离任经济责任审计18项,查处违纪金额4 746.7万元,收缴违纪罚款 283.5万元,促进增收节支754.4万元。煤炭稽查大队查处私自卖煤530吨,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2.16万元。
  六、非煤产业加快发展。非煤产业预计全年可完成产值7.5亿元,利润450万元。非煤总公司先后两次对划归剥离的80多个经营厂点进行资产清查,对27个停产、半停厂的厂点转换经营机制,启动运营,盘活闲置资产6 324万元,年可收缴租金351万元。同时立足长远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完成30万吨型煤和电厂改扩建等七个项目的立项工作。一产获得了好收成,全年可产粮2 460万斤,其中水稻1 552万斤,大豆908万斤,全年可收土地租金289.2万元,同比增收195.8万元。煤气总公司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230万元,同比减亏增盈491万元。1号焦炉改扩建是全市十件大事之一,经过全体员工 107个昼夜奋战,提前80天建成投产。热电厂预计完成发电量2.03亿度,超计划800万度,利润实现820万元,超计划 120万元。机械制造总公司预计全年可实现利润6 000万元,利润突破60万元。
  集体多种经营系统进行彻底剥离,多经总公司对划归管理的11个公司全面清产核资,并在此基础上把五个公司的人员和资产优化重组为“创新公司”,采用引资开发方法,建起了桃宾综合服务楼和综合办公楼,并自筹资金建成了“蓝天型煤厂”,启动了集体经济发展,预计全年可完成产值6 991万元。
  七、科教卫生、生活服务工作取得好成绩。今年以来,公司继续坚持科技兴煤战略,完成了公司本部生产管理系统微控,电力远动系统微控,地测处矿图测绘微控,龙湖矿472工作面3米煤层采全高等 8项科技项目。教育集团以争创“明星学校、教师”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2名同志获全省教学大赛第 1名。重点高中高考升学人数547人,其中重点大学104人,升学率达76.8%。高中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今年为新生减免学费76万元。师范学校加大了向专科学校过渡与高校接轨的工作力度。培训中心坚持多元办学,形成了党干、安全培训、大中专、技工、中小学为一体的综合型教育培训基地,已被省劳动厅批准为职工技术学院。医疗卫生系统的服务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生活服务总公司全面开展后勤系统达标检查,推进了后勤工作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各矿职工浴池有了很大改观。生活公司和两建开发改造了 10.12万平方米职工住宅。抹回粮油价值420万元,药品价值701万元,为矿区生产生活提供了保证。物业、环卫、绿化、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也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老干部工作活动丰富多彩,退休老同志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较好地发挥了余热。
  八、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今年以来,各级党政组织不断加大“两手抓”力度,促进了矿区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有效地振奋了员工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开展企务公开,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处理70起案件,查处了160名违纪人员,其中处级干部25人,科级以下干部115人。通过效能监察,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792万元。通过开展“包帮扶,献爱心”活动,全公司党员干部结帮扶对子3 641对,为特困员工捐款50万元,矿区工会发放困难补助金 100万元,救济粮300吨,为830名子女升学困难的员工补发拖欠工资 230多万元。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公司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1996—200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通过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加大对各种刑事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打掉犯罪团伙15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312起,查处治安案件 245起,依法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维护了矿区稳定。我们还高度重视员工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从严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落实包保措施,有效地化解了各类上访事件。通过开展文明矿(厂、处、公司、院校)创建活动,全公司已创出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3个,省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2个,市级文明单位11个,公司级文明单位标兵63个。
  第二部分关于2002年工作的安排
  2002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确保千万吨经营规模,巩固质量标准化基础,对外搞活销售,对内强化管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以两个文明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具体奋斗目标是:
  1.原煤产量:全公司确保1 000万吨,其中大矿830万吨、大矿采区 170万吨;全公司力争完成产量1 130万吨,其中大矿950万吨、大矿采区180万吨。
  2.总进尺:完成352 870米,其中大矿170 200米、大矿采区 182 670米;开拓进尺50 000米,其中大矿17 670米、大矿采区32 330米。
  3.入洗量:确保830万吨,力争850万吨。
  4.精煤产量:确保310万吨,力争330万吨。
  5.安全指标:全公司杜绝瓦斯、煤尘事故;消灭3人以上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
  6.煤炭销售:全年完成销售1 000万吨,平均售价168.67元/吨,货款回收率达到100%。
  7.盈亏指标:全年亏损必须控制在2 398万元以内,争取好的经营效果。
  8.非煤指标:完成产值7.5亿元,利润正负零。
  9.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扩大省、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成果。
  具体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继续规范公司化运作,推进公司制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决策、执行和保证、监督机制。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机构改革,明确母子(分)公司关系,初步构建集团组织框架。要搞好模拟资本运营,对非煤、多经系统和其它辅助单位及煤炭主业中规模较小的生产单位,如富强选煤厂、振兴选煤厂,采用子公司体制,模拟二级法人实体,与母公司分离独立运作,实行买卖关系,并对其进行资源和功能监控,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造。同时,要继续抓好破产和债转股工作,尽快甩掉包袱。
  2.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全额承包。10月份以来,我们学习鸡西矿业集团的经验,在新立矿进行了全额承包试点,效果很好。明年,我们要把全额承包在各大矿和五个洗煤厂中全面推开。实行全额承包,就是年初把盈亏指标对各单位一次性包死,并把工资、材料费和其他各种费用捆在一起,实行指标倒推,成本倒算,可汤吃面,超支自负,节约归己的政策。具体地讲,就是对各大矿以当月商品煤产量和售价、对五个洗煤厂以入洗量和洗煤加工费结算为总收入,以收入减去盈亏指标、材料费及其他各种非工资性支出后倒算出工资,所发生的费用超支用工资补,节余进入工资:目的就是要促进各单位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企业所有投入和各种费用支出都是钱的观念,真正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调动起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各单位节支降成、增产增收、提质挖潜,最终保证盈亏指标的完成。同时,对大矿采区包括新富矿实行以质计价货币收购,确定售价基数后,按煤质上下浮动。对煤炭销售继续实行收购制,全公司的煤炭产品统一由销售公司对外销售,按公司包给的售价和销量体现经营盈亏,减盈扣减工资,超盈部分70%用于工资奖金和促销费用,30%上缴公司。销售公司要与各矿、厂签订收购合同,划清经济责任,实行赔偿制度。
  二、大力发展煤炭生产,保持千万吨的生产经营规模
  明年,我们要千方百计确保原煤产量1 000万吨,力争实现1 130万吨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各矿要紧紧围绕提高单产单进、调整生产布局、合理集中生产,大力发展机械化,加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攻克中厚煤层、大倾角采煤的技术难关,推进各类矿井实现高产高效。二是要稳定老区、强化新区。西部区新建、新兴、桃山、东风、新立五大矿要通过适度调整,搞好系统优化和改造,保证稳产高产;东部区龙湖、铁东、富强三大矿要在接续正常、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组织高效生产,实现达产超产;对验收合格后的60对小井,要按区域进行重组,按照规划设计,通过集中改造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到明年年末平均达到 4万吨水平。三是要抓好重点接续工程,保持发展后劲。明年要搞好“一个竣工、一个贯通、十五个采区接续”,即新建矿二水平开拓延深工程竣工;富强矿副立井与二水平大巷贯通;搞好新兴矿西六采区、八采区,桃山矿一采区、六采区,东风矿一、二采下山区,富强矿二采区下山、七采区、八采区,铁东矿一采区、五采区、六采区,龙湖矿东一采区、南一采区、左西三采区等15个采区接续工程。四是要继续开展生产创水平活动,调动员工积极性,保持煤炭生产发展的好势头。五是要继续加强煤源管理,加大煤炭稽查力度,严禁各单位私自卖煤。发现私自卖煤现象,要继续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罚。
  洗煤系统要继续以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符合用户质量要求的适销对路产品为目标,进一步抓好洗煤生产。一是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达标率。二是要加强人洗原料煤的供应和调剂,保证完成入洗计划。三是要加强洗煤工艺改造,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精煤产率和综合产率。
  基本建设战线要继续坚持“内保重点,外闯市场”的经营战略,在保证公司内部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不断加大闯市场的力度。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以高质量的工程赢得市场信誉,积极开辟新的建设市场。明年,公司将成立建设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公司建设工作,公司内部所有建设项目一律由两建施工,不得对外招标施工队伍。
  三、继续深入开展“明星矿”创建活动,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要认真学习江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新的煤矿安全规程,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部署。二是要继续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加强瓦斯、煤尘管理。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强化对高瓦斯矿井和瓦斯重点面的检查和监测,成立专门机构,充实安监力量,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装备和设施,坚决杜绝瓦斯、煤尘事故。要加强顶板、机电、提升、运输以及地面单位的安全工作,消灭 3人以上事故,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三是要继续深入开展“明星矿”创建活动,大力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打牢安全基础。四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指挥,严抓“三违”。五是要强化安全监察,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煤矿安全监察细则,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六是要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提高自我保安能力。坚持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形成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实行全额承包,是明年全面加强经营管理,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盈亏指标的重要举措。围绕实施全额承包,集团公司制定了《2002年承包经营方案》,实行对集团公司班子成员风险抵押、系统承包,对各单位由矿(厂)长、党委书记牵头负责,班子成员风险抵押,全员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包保机制。公司将每月定期召开考核仲裁会议,完成当月经营指标的单位,当月兑现效益工资;当月未完成经营指标的,除不得效益工资外,按比例扣风险抵押金;累计三个月未完成的,对其党政一把手亮黄牌;累计半年未完成的,对其党政一把手予以撤职,重新聘任。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在生产、安全、财务、供应、租赁、电力、工资、煤质、煤量等方面制订并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包后管理,解决以包代管的问题。要强化经济仲裁和审计监督,严禁弄虚作假,保证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1.加强成本管理。全额承包说到底就是“成本漏工资”的方法。只有实现增产增收、降低成本,才能多漏工资。因此,各单位要从材料、设备、用电、工资等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层层建立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体系,落实成本目标,努力降低成本。在材料供应管理上,执行“大集中,小分散”的政策,继续发挥供应处主渠道作用,对大型材料、大宗物资由供应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对小部分零星材料按价格目录由各单位报供应处审批后自行采购。要加强材料发放、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划小核算单位,定额定量供应,跟踪核销,严格控制材料消耗。要加强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工作,实现节支挖潜。在设备管理上,要加强对大型设备的租赁管理,搞好各单位之间的平衡调剂,提高设备使用率。各单位要及时回撤设备,防止设备损坏,减少无效占用。对材料、设备的供应和使用要实行部门赔偿制度。在电力管理上,要继续执行躲峰调负措施,加强计划用电、转供用电和节电管理,及时更换和改造高耗能设备,加大转供和民用电费的收缴力度,最大限度地节约电费支出。在工资管理上,要做好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完善效益工资考核办法,加强列各单位工资定额及工资考核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加工资分配透明度,坚决制止克扣截留员工工资现象的发生。
  2.加强质量管理。要继续实行“以质计价”的收购办法,促进各单位切实采取措施降低原煤灰分、保证精煤质量和商品煤质量,努力实现提质提价增收。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煤质监察和考核,对井下煤层质量、原煤生产、洗选加工、商品煤装运以及采制化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控制。公司每月定期召开煤质考核会议,对当月存在争议的质数量问题做最后裁决。
  3.加强资金管理。要按照“集中结算、分灶开饭、以收定支、保证重点”的原则,规范资金运作。要发挥内部银行的调控作用,对各单位财务收支、资金流向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执行收支预算制,按资金使用顺序,保证重点资金投入。要把内部银行存款列入全额承包的考核内容,各单位在内部银行无存款,停止一切经济往来。要加大资金清理力度,加速资金周转。要加强财务审计,各种收入都要入账,杜绝资金体外循环,坚决取缔各种小金库。要加强抹账管理,对外陈欠款尽量减少用现金和煤支付,采取以账抹账和其他物资顶账的方式支付。对机关管理费实行处室承包,与工资挂钩,超支用工资补,节约按比例提成。严禁各种铺张浪费,压缩各种非生产性费用支出,节约资金保重点。
  五、积极开拓煤炭市场,扩大销售,强化回款
  一是要加大开拓煤炭市场的力度。在巩固和扩大钢、电煤等重点用户的同时,全力开发地方工业煤和民用煤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二是要优化发运结构,保证回款。对现金用户优先发运;对信誉好、付款能力强的战略用户保证发运;对信誉差的用户予以淘汰,严禁赊销发运,保证现金回款,综合货款回收率要达到100%(含抹账)。三是要提高对煤炭市场的分析、预测和反应能力,抓住煤炭市场好转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提高售价。四是要完善销售承包考核体系,提高销售人员素质,落实各销售分公司的责任和奖罚,调动销售人员开拓市场、强化回款的积极性。五是要搞好售后服务,降低商务事故,减少损失。六是要搞好矿铁运输,加强路矿协作,保证煤炭外运。
  六、加快非煤和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非煤系统要按照“体制改革,管理加强,产品创新,效益提高”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尽快脱离母体,实现“四自”经营。一是对现有非煤厂点在实行租赁经营的基础上,搞好股份制试点,逐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把经济效益好、产品类似的厂点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推动资金、设备、技术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和优秀管理者集中,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二是要加大技改力度,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内部对非煤厂点的产品实行同质同价优先采购,并鼓励非煤厂点大力开拓外部市场。三是要采取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型煤、矸石水泥等新项目的推进力度,尽快形成一批非煤支柱产业。四是要根据矿区经济特点,重视抓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搞好一产开发建设,繁荣矿区经济,扩大安置能力。
  集体多种经营系统要结合自身实际,继续推广完善租赁经营的承包方式,加快资产重组,理顺内部经营格局。对亏损企业予以关停破产,对不良资产予以拍卖,彻底消灭亏损源。要广开渠道,加大项目开发和效益攻关力度,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尽快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