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方煤炭工业

地方煤炭工业

地方煤炭工业



  【概况】 2000年是七台河市地煤发展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年。在全国煤炭行业持续危困,经济低位运行,资金极度紧张,问题与矛盾非常突出的大环境下,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企业运行机制,市地煤企业已现生机,改制企业宏洋洗煤厂、瑞嘉洗煤厂、桃山选煤公司、茄子河煤炭实业公司、鹿山优质煤公司、地煤销售公司等一批规模以上煤炭生产、加工企业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生产经营出现转机,结束了近年来徘徊不前的局面,而未改制企业市煤矿、北岗煤矿及勃利县洗煤厂、县矿等单位仍然是举步维艰,在困境中挣扎。经过上一年的关井压产,2000年全市地方煤矿数量由1998年底的1 218处压减到804处。2000年省政府下达的关井任务为230处,至年底,全市共有小煤矿574处。
           2000年地方煤炭工业原煤产量完成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吨



           2000年地方煤炭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关井压产】 2000年,先后召开全市关井压产工作会议 3次,专门会议10次,迎接国检和省关井压产督察5次,验收2次。七台河市在关井压产中坚持的“三个确保”和“三个结合”的做法受到省及国家检查团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2000年全市关井压产任务分解情况是:七煤公司80处,新兴区30处,桃山区 8处,勃利县50处,全市共关闭230处,压产177万吨,到年底已全部完成任务。
  【改革地煤管理体制】 经过市委、市政府半年多的酝酿、调研、论证,6 月13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强市区地方小煤矿管理的决定》(七发[2000]14号),撤销了市小煤矿管理处,分别组建三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对辖区内各类小煤矿实行安全统一管理,行使县级政府对煤炭行业的管理职能,受区政府直接领导,受市煤炭局行业领导和工作指导,并超指数配备一名副区长兼任区煤炭局局长,开全省乃至全国加强对煤炭行业管理的先河,其具体作法从“抓小煤矿管理体制改革”、“抓小煤矿监管机制创新”、“抓小煤矿服务体系建设”、“抓小煤矿安全事故防范”、“抓小煤矿自身素质提高”等五个方面在全省煤矿安全管理七台河现场会上推广,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
  【推进企业改制】 继铸造焦厂、鹿山集团之后,2000年内又有国有地煤企业市桃山选煤厂、市茄子河煤矿、市燃料公司完成企业改制,分别组建桃山选煤(有限)责任公司,茄子河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地煤销售公司,分别以经营者持大股,职工参股,国有资产量化后卖,量、配、奖的方式组建股份制企业。至此,地煤行业已有80%以上国有企业退出国有阵地。
  【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在加大矿井改造力度,关闭取缔非法和布局不合理办煤矿,改革地煤管理体制,强化矿井安全监督管理检查,实行矿井安全属地管理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开工验收“一通三防”,现场管理等检查手段和处罚力度等各种方式方法齐头并进的情况下,经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全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4—9月份全市消灭了 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并受到省政府重奖,2000年全市地方煤矿共发生事故18起,死亡65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8.6%和56.9%,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7.3%。
  【科技兴煤】 继2000年10月,桃选型煤厂投入试生产后,又有新上加工项目黑龙宝颗粒洁净煤、美华铸造焦等一批民营煤炭深加工项目相继上马,为本市煤炭产品加工开发,综合利用开辟了新路。全年煤炭局机关完成招商引资额 1 500万元,全部用于煤产品加工项目,超额1 000万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引资任务,受到奖励。
  【开展“三讲”教育】 行业主管部门在全市第一批进行“三讲”教育的单位中,严格以整风精神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周密部署,注重实效,坚持开门搞“三讲”,广泛听取党内外、局内外、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呼声、意见和要求,认真剖析领导班子、领导成员个人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时限、要求明确,便于群众监督。“三讲”教育过程中,共疏理出群众意见和建议 112条,剖析出党委班子集体存在的问题六个方面52条,行政班子建设存在的七个方面61条,制定党政班子整改措施32项,重新完善和制定各种制度18项,受到了党员群众和市委巡视组的肯定。
                                     (王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