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桃山水库

桃山水库

桃山水库



  【工程管理】 牢固树立“三服务”思想,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2000年桃山水库面对用水户用水量大、水量分配难、水库调度能力弱的现状,采取了新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果。一是由水库、三县水利局及灌区组成了“倭肯河流域桃山水库农业用水管理委员会”,并出台了《桃山水库灌溉供用水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灌溉供用水管理。二是首次开展了灌区引水测流工作,初步掌握了各灌区引水能力和实灌面积。三是完成了电厂供水计量控制站的建设工作,首次实现了按计量控制供水。2000年农业供水量是历年之最,达11 033万立方米,超设计能力供水5 033万立方米,战胜了夏季严重干旱,确保了三县水田全面抗旱夺丰收。城市供水达2 803万立方米以上,超设计 500余万立方米,对促进七台河市工业生产和改善居民生活用水状况发挥了巨大作用。另外,全力做好防汛工作,树立了“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做到早动手、早布署、早落实。年初成立了水库防汛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加强领导。积极同水文局协调两个入库水文站管理及安全渡汛问题,改善了两站测报设施。及时完成了水库启闭设备、雨量站和通讯设备的提前检修,重点进行了溢洪道钢丝绳更换,确保了工程安全运行。
  【库区管理】 水库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为履行水利部门污染防治职能,保住水库青山碧水,2000年克服资金缺乏的实际困难,委托“黑龙江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首次进行了水库水质监测分析。待完成水质分析报告编制后,将真实、科学地向七台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水库污染现状和整治意见,以便积极配合、督促有关部门加快治污步伐。其次,土地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制止非法占地、挖砂取土、倾倒垃圾等不法行为,全年指定专人,严查严管,死看死守,共处理私建房屋事件3起,非法采砂2起,维护了水库的合法权益。另外,还清理残土和垃圾50余车,平整土地 1万平方米,美化了库区环境。第三,护林防火工作成果显著。2000年采取以预防为主,严格控制火源、观察帡望和迅速出击相结合的办法,严格控制住进山人员及车辆,及时消除了林区内的火险隐患,保证了防火期内无一次火警。在全市森防大检查中,名列桃山区第一名。
  【二期工程】 纠缠多年的水库管理问题出现转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进展迅速。一是国家财政部和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依法将一期工程投资全部界定为水利国有资产;二是水利部专门下发水政法 [2000]7号文件依法批复桃山水库由省水利厅统一管理;三是中立国副省长主持召开的省长办公会,以黑政办综[2000]18号会议纪要再次明确了桃山水库由水利厅统一管理,并要求认真解决水库管理问题。由于理顺水库管理问题取得突破,促进了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的进展。年末,《桃山水库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完成,并报省计委审批;按照近期兴利水位178.08米,完成了淹没区内 14 320.54亩土地的详查、资料整理和测图工作,并初步确定动迁房屋等设施的数量、类别和位置,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
  【水利经济】 深化改革,加快水利经济的发展步伐。水费收缴工作保持稳定。城市水费由于水库体制不顺,阻力仍然很大;农业水费今年成立了管水组织,改善了收费环境,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为此,水库党委一方面强化服务意识,保证供水;另一方面采取“紧逼政策”,加大水费的收缴力度。全年共收缴水费149.16万元,与上年持平,为最好的年份。对综合经营生产进行了结构调整。年初,对水库林场进行了改造和调整,成立了“桃山水库林果公司”。2000年一次性退耕还林 220亩,是水库10多年来,栽植水保林面积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建立60亩苗圃,保证了育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了对果园的管理。请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严把引进新品种、嫁接等质量关;购买了影碟、书籍,订阅了报刊,秋后又组织果农到牡丹江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鼓励和引导果农学习新技术和新经验,提高果农加强管理果园的积极性。对渔业工作人员继续实行集中食宿、半军事化管理的办法,他们昼夜工作在库区水面上,共抓获盗渔船28只,收缴挂网15.2万米,有效地保护了水库的渔业资源。对煤矿、砖场、石场等效益低、风险大、后劲不足的企业进行关停,煤矿、砖场已经停产,正在研究转卖事宜;石场在水库二期结束后也将关闭。由于结构调整和煤矿、砖场的停产,影响了本年指标的完成。全年综合经营生产总产值1 000万元,收入64.1万元,比计划少收13.9万元,同比减少8.9万元。但是,通过本年结构调整甩掉了高风险、低利润的资源型项目,突出了优势项目,对于明年及今后综合经营生产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讲”教育】 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以整风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三讲”教育,结合警示教育,较好地完成了“三讲”教育工作任务。主要做法是:坚持两个严格 (严格执行厅党组和巡视组要求,严格履行“三讲”教育基本程序)、四个贯彻始终(将提高认识、理论学习、依靠群众、边整边改贯彻“三讲”教育的始终)、五个字(学习提高重在“用”字上,听取意见重在“广”字上,剖析自己重在“深”字上,开展批评重在“诚”字上,认真整改重在“行”字上) 以及在“提高认识、学习提高”阶段坚持了“五比、五看”活动,基本达到了中央及厅党组提出的要求,实现了“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的目标。“三讲”教育中,中层以上干部笔记都达到 2.5万字以上,有的达3.5万字,心得体会30余篇;共征求意见和建议84条。 针对群众提出和查摆出的突出问题,水库党委已经制定了五项整改措施,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10项,签定协议15份,确保将“三讲”教育成果落到实处。
  【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支部建设和对党员的培养工作,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一面旗帜作用,2000年评选出一个先进党支部、6名优秀党员,并发展了2名新党员。二是加强对干部的考核和培养。继续推行公示制和试用期制,按照程序提拔了 3名正科级干部,2名试用期转正式副科级干部,提拔1名副科级干部(试用期一年)。抓实理论和业务学习。结合“三讲”教育、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警示教育以及当前形势教育等,采取学习月、学习周、学习日,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配合电化教育、座谈讨论、形势报告会等有效形式,确保了学习的质量,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另外,注重引导和支持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选送职工外出学习,并开展了微机培训。2000年在全省职工计算机知识大赛中,水库管理处有 8名职工分获一、二、三等奖。宣传工作成果明显。在七台河电视台发了 6条新闻、制作了一个专题片;在《七台河日报》上发表新闻 9篇,有四人稿件在《黑龙江日报》上被摘载;出了19期简报、10余期黑板报,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水库中心工作的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执行双文明一体化考核实施细则,并在组织、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增强了细则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机关秩序、文明办公程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共获得省市各类奖励10余次,大大激发了职工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全年共开展“爱水库,做主人”游湖、诗歌比赛、各类球赛等文体活动10余次,丰富了职工的生活。另外还开展了警民共建、帮扶、助学捐款等公益活动,提高了职工的社会责任感。
                                     (李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