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联社
农村信用联社
农村信用联社
【概况】 2000年,七台河市农村信用联社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力、社宗旨。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全社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自身经营的灵活性,不断调整信贷结构,适时拓宽服务领域,广泛筹集资金,加大支农力度。信贷投入从传统单一的支持农业生产向支持农村经济多元化方向转变,不断拓展推广农业新科技,支持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等业务范围。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选为“全市支农工作先进单位”。联社领导班子以科学的经营策略,灵活的运营机制,正启动着继往开来的宏伟大业。
【资金组织】 在同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联社把资金组织工作放在各项业务工作的首位。及时调整战略,大量吸储揽储,以保证雄厚的资金基础。联社领导带头揽储,自订任务,自我加压,全员发动,积极扩大储蓄来源,扩大储蓄服务范围。实行以贷引存,以存定贷,预约储蓄等办法。截止2000年末,吸收各项存款总额达5.9亿元。
【支农工作】 以支农为宗旨,优化贷款投向。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是农村信用社的中心工作。认真安排资金,突出重点放贷,使贷款投入更加规范合理是农贷投入所遵循的原则。联社召开基层信用社主任工作会议,要求组织人员深入村屯调查摸底,确定支持对象和重点,根据全市春耕生产资金的需求,提前下摆农业贷款,真正做到“胸中有数,确定重点,筹足资金,及时到位”。2000年末联社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6 158万元,其中发放农业贷款 9 676万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农贷投放 8 000万元的任务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支农信贷资金除了发放现金外,还结合农民实际情况,以发放农用物资的形式进行投放。在农贷资金发放之前,将农户生产所需物资调查清楚,集中购买,发放给农民,使农民群众既节省时问,又节省人力财力,方便了群众。据统计,下摆化肥1 723吨、种子 286吨、农膜1 102吨、农药43吨、农机具384台(件)、机油590吨,支持经济作物186万元,畜牧业287万元。在抓好支持农业发展的同时,还重点抓了扶贫工作,投放扶贫贷款84万元。在 279户扶持对象中确定重点扶持对象54户,当年已有48户脱贫。新上扶贫项目6项。
【经营管理】 农村信用联社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狠抓经营管理,强化增收节支措施,全面落实了财务包干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收息工作的暂行规定》,完善收息任务完成比例与职工个人工资挂钩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利息回收率,逾期贷款回收率等经营指标的考核,积极开展创收业务。对包干费用严格控制在计划以内,按比例管理的费用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多收多用、少收少用,压缩一切不合理开支。科室办公用品、车辆维修、电话费用采取承包的管理办法,大幅度降低了费用开支。会计部门按月考核,逐月兑现奖惩。同时严格执行贷款的加罚息制度,防止利息流失,贷款利息回收率达到100%。
【双培工程】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市委组织部共同推出一项“双培工程”新举措,把农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非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壮大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群体,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这项举措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群体建设和农村小康建设解决资金问题,提供有益探索和实际步骤。“双培工程”扶持资金发放的对象必须是经村、乡两级党组织认定的、重点培养的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和非党致富能手,必须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发展前途的种植、养殖和加工等生产经营项目。借款人本人自愿申请使用“双培”扶持资金,并具备金融部门规定的借款人的必备条件。
【人事工资制度改革】 搬掉“铁交椅”,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把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按照干部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拔干部。2000年 2月实施竞聘上岗。为了不使这一重大举措流于形式,联社领导班子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分别制定了《七台河市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科级干部竞聘方案》和《七台河市农村信用联社市区基层信用社主任竞聘方案》,下发机关各科室和基层信用社进行宣传动员。经过严格考核,公开答辩,认真选拔,有 6人被聘用为机关科长,有 9人被聘用为基层信用社主任。打碎“铁饭碗”,实行效益工资制。为了增强效益观念,使职工工资真正与效益挂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市联社制定了《七台河市农村信用联社效益工资考核方案》,按照不同工种职务定出工资标准,6月末、12月末各考核一次。 由于实行了效益工资,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主动性,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的工作局面,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廉政建设】 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朱镕基总理在江苏省考察时发表的对农村信用的重要讲话精神,廉洁自律。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同志提出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过好“五关”的指标,从严要求自己。市联社专题下发了文件要求各部门、各信用社严禁以权谋私;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行贿受贿,大吃大喝;严禁光顾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场所。全辖干部做到不吃请、不受贿、清正廉洁,树立信合人的公仆形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褚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