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概况】 2000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七台河分公司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迎接人世的挑战为契机,以改革促发展,加快向现代化商业保险企业过渡的步伐。在业务工作上,向强化管理要效益。确定了全年保费收入稳中有升,实现保费总收入 4 600万元的奋斗目标。截止12月末,全辖共实现保费收入4 619.5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短险保费收入为 829万元,同比增长2%;团体长险保费收入为1 152万元,同比增长 20%,营销险保费收入为2 638.5万元,同比增长12%。人均劳效达到102万元。全市人均寿险保费达到55.6元,均超历史最好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巩固了文明单位建设成果。全辖五个单位,建成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市级文明单位4个。
  【加强班子建设】 人寿保险公司的领导班子在“三讲”教育活动中,带头学习文件,带头讨论消化,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顿改进,从而保证:了全系统“三讲”教育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县区支公司的党员一把手也在本单位全体员工会上进行了自我解剖。员工满意率达85%以上。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在前几年实行三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首先是聘任了县(区)支公司和机关各科室领导干部。通过定岗、定编、定职责,实行竞聘上岗。市公司组成考核领导小组,逐单位、逐个人进行民主测评、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党委把关,报省公司人事处审核批准后,确定了县(区)支公司一、二把手和机关各科科长。桃山区支公司果断地聘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营销员姜森林为外业科科长。聘书中对其工作量、劳动报酬、政治待遇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省公司对此予以肯定,并用简报转载,向全省推广。这一举措对该区支公司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对员工采取“双向交流、自由择岗”的办法,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分配制度本着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向业务一线倾斜,坚决打破大锅饭。每个人的目标津贴、误餐补助等项都与本职工作及保费任务挂勾。完不成任务不开满支,使职工人人有危机感、紧迫感,积极主动地为发展业务,提高效益献计出力。
  【宣传公关】 为提高人们的投保意识,加大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促进寿保业务发展,注重加大宣传公关力度。平均每月搞一次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先后共散发各险种介绍传单20余万份;与七台河交通广播电台联办寿保伴我行专题节目;主动同有关单位开展联谊活动;同市邮政局、电信公司、运管、交警等单位签定代办协议;同市、局县矿医院签订了定点医疗协议,促进了业务的稳步发展。
  【职德教育】 寿险公司是社会服务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窗口,2000年重新完善和健全了开展优质服务竞赛的实施方案。把提供优质服务看成是公司的生存之本,把为社会上广大保户提供优质服务看成是提高寿险公司知名度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从而使全系统的优质服务水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经常利用班后和节假日组织员工围绕“职德”教育这个中心进行学习讨论,开展个人查摆、整章建制等活动。使员工们既能认清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又能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查摆和自我解剖,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使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为树立中国人寿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国寿业务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强化管理】 一是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地调整了险种结构。二是组织员工集中时间搞封闭式培训,使员工尽快适应险种变动频繁的状况,帮助员工提高业务技能,有效提高承保和理赔的质量。三是总经理亲自带队组织基层领导干部走出去参观考察,虚心学习东宁等地快速发展业务,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宝贵经验。四是开源节流增实力,坚持总经理一支笔审批的制度。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能少花的坚决不多花,严格控制支出,杜绝铺张浪费。
  【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把艰苦奋斗、改造环境当做一件重要的工作来抓。几年来共投资650万元用于基建和维修费用,经过翻修、翻建、改造, 使市公司和基层县区支公司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也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体硬件建设奠定了基础。先后为支援西部大开发,营造金融工会会员林以及建设“母亲水窖”工程捐款。“十一”期间组织书画比赛展览活动。同时社会综合治理,安全保卫、计划生育、以及清理垃圾会战、植树造林、义务修路、扶贫济困、尊师重教等项工作都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分别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或表彰。市公司年末被市委市政府重新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有 2名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桃山区支公司和总经理助理姜辉本年又被评为省公司系统先进集体与先进工作者。
                                     (高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