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招商引资

非国有经济·乡镇企业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



  【拉动地方经济总量迅速扩张】 2000年,全市共引进资金12.9亿元,引进项目 737个,非国有及个体工商户已达28 390户,总资产突破了18亿元,其中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有46家,投资1 000万元以上的已达7家。非国有经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16.5个百分点,年均拉动5.2个百分点。
  【优化经济结构】 非国有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达到 59.5%,已占半壁江山;在市地方经济中已达 70%,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通过招商引资,大批资金涌入,大项目、中小企业、订单农业和房地产开发业,使本市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97年16.8: 50.2:33调整到12.2:48:39.8。非国有经济作为本市经济发展的主体经济、立市经济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显现。
  【盘活存量资产】 一年中,非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通过采取挂靠引联、大户联动和整体出售等形式,利用招商引资攻克了国企改革的桥头堡。原市铸造焦厂欠发职工20多个月累计1 000多万元的工资,破产后,哈尔滨客商于江洋以2 700万元一次性买断,重新启动生产,实现产值6 000多万元,上缴税金400多万元。香港瑞嘉集团租赁了市鹿山洗煤厂,实现了销售收入2 872万元,交税220万元。据统计,全市启活了近4亿元国有资产。
  【促进了就业和社会稳定】 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吸纳了大批人员就业。仅双叶公司就吸纳了1 240人就业,铸造焦厂和鹿山洗煤厂被启活后,就有667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截止2000年末本市非国有企业共吸纳10.1万人就业,全市每 100个从业人员中就有63人在非国有企业就业。
  【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发展非国有经济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实施细则》、配套制定了《关于对“特扶企业”非国有企业纳税大户挂牌保护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涉非部门末位淘汰制》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努力把七台河建成政策最优、环境最优、服务最优的“三优”城市。市非国有办强化了“一站式”办公服务中心和投诉举报中心工作的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快捷、高效地为域外客商办理各种证照。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台河市最优惠的投资环境正在形成,已经成为了黑龙江省新的投资热点。域外客商在七台河市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宽,投资回报不断攀升,开放的七台河市期待着更多的客商在这里汇集,更多的人才在这里施展才干,更多的技术在这里广泛应用,更多的项目在这里落成。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七台河,让七台河市走向世界!
                                     (高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