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兴区

区县

新兴区

新兴区



  【概况】 2000年,新兴区坚持“农业立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文明建区”的发展思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建设中心”的指导思想,全力推进“5698”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经济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7 0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3 000万元、17 979万元和16 000万元,同比增长1.6%、9.2%和 13.9%。乡镇企业产值、增加值、利润、实缴税金分别同比增长24.0%、25.5%、20.0%和18.0%。区街集体工业企业实现产值 476万元。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同比增长11.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分别同比增长7.6%和25.0%。一年中,区委、区政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团结全区人民,克服农业自然灾害、木材市场萎缩、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等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区先后荣获省级“兴乡企,奔小康”四连冠、“双拥”模范先进区二连冠、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及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农业产业化进程】 2000年蔬菜总产量占全市60%。在上年的基础上,2000年又投资200万元建成了东升、曙光51栋98——I 型高效日光节能温室,滴灌、喷灌配套工程正在进行中。年末全区98——I 型温室总数已达88栋,巩固和发展了新兴区作为全市蔬菜基地的地位。北山蔬菜开发小区已列为国家水利部节水灌溉试验小区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项目。全区蔬菜生产已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充分利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聘请了蔬菜生产顾问,邀请专业教师授课指导,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使科学技术进入了大棚,科技兴农力度不断加大。这标志着新兴区设施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辖区特种养殖业迅速兴起。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特种养殖转变,提高了规模饲养水平。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养殖,构筑了养殖发展新格局,全区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 新兴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近 1/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近 40%。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区直、镇村、街办企业转换了管理机制,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新兴区连续四届被省政府授予“兴乡企、奔小康”先进单位称号。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区形成了以双叶家具、美华、天隆、宏洋、英子冷饮,大自然油脂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群体。到2000年底,全区个体私营企业已达5 458户,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到28户。全区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 3.4万人。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达到 87.2%,全区个体工商户户数和从业人员数,以及私营企业户数明显增加。个体私营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到 87.2%,已由龙头经济、生存经济、富民经济提升为立区经济和主体经济。
  【煤炭生产】 2000年是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兴区成立了煤炭局,强化了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的煤炭管理工作,全年关井30对,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指标,有力地保证了辖区煤矿的安全生产,取得了全年无重特大事故的好成绩。2000年全区原煤产量达 100余万吨。全区煤炭受世界油价和国家煤代油政策以及环保政策的影响,销售形势呈现近年少有的旺势。特别是受辖区黑龙宝、天隆、宏洋、诚信、美华等煤炭深加工企业的拉动,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程度明显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煤炭行业旺销形势。全区煤炭行业产值达到1.04亿元,发挥了新兴区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招商引资成果】 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建设中心的指导思想,始终把招商引资摆上日程,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一手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手抓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的紧迫升位,拉动了全区经济总量和质量的迅速提高,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全区共引进资金17 789万元,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3 000万元和新兴区自定的8 000万元的任务,名列全市前茅,荣获一等奖,市政府奖励10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全区深入开展“三观”、“三德”和新兴区精神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区、文明街委、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和区矿共建、军地共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新兴区把开展大规模的市容环境卫生治理整顿会战作为文明城区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使老区脏、乱、差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新兴区荣获全市市容环境卫生治理整顿会战第一名。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验收。区人大、区政协围绕区委中心工作,认真开展调查、视察活动,充分发挥了参政、议政作用。区人武部民兵预备役工作成果显著,获省级“先进人武部”称号。区委、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群团组织围绕区委工作中心,扎实工作。公、检、法三机关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党建工作】 2000年,新兴区党委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班子建设上,通过开展“三讲”教育,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了政治素质,增强了党性修养,端正了思想作风。在干部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上,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在参加全市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建立了一批后备干部队伍;公开选拔科级干部、法检两院竞聘上岗、乡镇超编人员“两清”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机关党的建设上,加强了机关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开展了以“知民、爱民、为民”为主题的“三民”活动和“素质工程”活动,使机关干部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实施“双培”工程,提高了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素质,建设了一支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以“五好一创建”活动为载体,提高了街道党建工作水平;加大了私营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力度。在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中,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有效地处理了“法轮功”问题,维护了区域稳定、社会安定的局面。
  【改善城区基础环境】 全区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治理整顿会战、义务修路会战和全民造绿运动。“洁、美、净、绿、亮”工程全面实施。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民办环卫组织,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实施了公厕使用管理权公开拍卖,为全市探索城市管理改革之路创造了良好开端。一年中,城区新增保洁面积11万平方米。全区清运垃圾21万吨;清理违章建筑76处;义务修路12.5万平方米;义务植树 5.8万株;投资50余万元购置了环卫专用设备。全区实现了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化,夺得了全市环境卫生治理整顿会战第一名和全市造绿先进单位的好成绩。
  【社会秩序稳中求进】 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通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全年破获刑事案件1 432起,打掉犯罪团伙13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13人。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降低,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三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省人大验收,并获“三五”普法工作先进区。信访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 50%,在全市评比中名列区县第一。开通了区长热线,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和人口普查工作。城市防火继续保持稳定态势。森林防火创造了全年无火警的佳绩,实现连续16年无重大火灾发生的良好成绩。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复查汇总工作已圆满通过省级验收。
                                     (侣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