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茄子河区

茄子河区

茄子河区



  【概况】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18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0.78亿元、1.4亿元、2亿元,同比增长6.1%、7.7%、7.3%。 农业总产值实现2亿元,同比增长5.3%。工业总产值实现3.9亿元,同比增长8.3%。粮豆薯总产量达到5.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695元,同比增长0.6%。财政收入实现1 450万元,同比增长 16%,连续16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5亿元,引进项目62个,为市下达任务的 4倍多。七个重点引进项目28个,到位资金11 009万元,占全部引资额的87.8%。
  【社会文明、进步与稳定】 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投入资金101万元,新建校舍480平方米,维修校舍18 800平方米。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翻建了宏伟镇卫生院 384平方米的住院处。通过开展预防、保健等活动,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口普查工作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25‰,人口出生率为7.27‰,计划生育率为97.92%。“科教兴区”取得新进展。引进农业新品种20多个,建立各类高产攻关实验示范小区15个,建立科技示范带2条,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区共完成技术创新10项,民营科技型企业达到12家。文化事业发展加快。39个村建起了农民文化广场,10个村办起了标准化文化室,农户参与“十星级文明户”评比面达到 90%以上。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茄子河区连续四年无重大森林、消防火灾事故。连续四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称号。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中心河乡政府办公楼投入使用,茄子河镇政府办公楼主体基本完工。茄子河镇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全区自来水新增用户600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5%。解决了茄子河镇五龙片及中心河乡各村(屯)电话安装,全区电话入村率达到 97%,电话入户率达到2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客车入村率达到 85%以上。东风街道、新富街道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式服务。地方道路建设经过省里验收已经达标。全年投入资金80余万元,完成城区义务修路197条。东富大街安装了路灯。热力管网铺设 2.1公里,城区保洁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完成 5个村5条路的绿化任务,义务植树32万株。新建砖瓦化标准房700多栋,全区住房砖瓦化率达到55%以上。全区有14个村安装了路灯,12个村修了永久性边沟。
  【农业】 针对近两年粮食减产、农民减收的实际情况,注重尊重农民的意愿,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在稳定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马铃薯、白瓜籽、粘玉米、红小豆等经济作物及蔬菜生产,全区杂粮、杂豆、蔬菜和经济作物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 3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建立各具特色的专业村11个,各种特色品种种植面积达16 700亩。特色绿色产品基地规模达到 7.8万亩。通过抢前抓早,多渠道联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先后与北京腾京公司、天津粮油进出口公司等24家企业,签订了大豆、红小豆、白瓜籽、粘玉米等十几种农产品销售合同,全区实现订单农业的耕地面积达到12万亩,占计划内面积的50%以上,粮食销售量达到1.5万吨。积极参加北京2000年黑龙江绿色食品展览周,茄子河区有7个品牌参加展览,共与8家客商签订意向性销售合同金额达1.67亿元,在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上迈出了可喜步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完成了山泉、铁山小流域治理工程和沐山、金乡造地工程构造物建设任务,完成了明连小区开发建设任务,并且通过了省里验收。全区共完成生态林业建设18 000亩,建立百亩以上的造林基地16个。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实施了治涝、水保等工程,共完成土石方68.8万立方米,完成秋翻整地8万亩。
  【畜牧业】 注重引导和服务,畜牧业生产遏制了下滑的趋势,呈现出平稳发展的好态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全区共发展马鹿、梅花鹿、肉鸽、旱鸳鸯等特种养殖户64户。推广了秸秆利用和无成本养猪示范户15户。注重抓好防疫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畜禽各种疫病的发生,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全区猪、牛、羊、禽的存栏数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8%、11%和3%。
  【非国有经济】 突出抓好市里确定的七个重点项目和市贸易加工开发区建设。全区招商引资实现“必保五千万,力争一个亿”的奋斗目标。积极调整发展重点,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由抓集体企业为主转向抓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同时积极发展建筑建材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上了一批个体、私营企业和“三型”项目,个体私营企业总数已达 722户。新上项目陆续投产。乡镇企业通过挖潜改造,已发展千万元产值的企业1户,500万元产值的企业 8户。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组织辖区10余家企业近20个品种参加了第十一届哈洽会,签订合同金额387万元,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十一届哈洽会参展先进单位”称号。
  【“科教兴区”战略】 广泛开展“科普之冬”活动,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聘请“八一”农大、省农学院、省绿办的专家、教授讲课并录像,到乡镇、村屯播放,还组织畜牧人员、养殖专业户和农技人员到“八一农大”和省绿办进行培训,使科技推广面不断扩大。全区各种作物的播种、管理实现了良种良法并重,农机农艺结合,基本达到了模式化栽培和标准化管理。积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被省命名的民营科技企业 2户。进一步加强了农科教统筹工作。
  【城区环境整治】 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整治、义务修路和垃圾清运三项会战。以东富大街为中心,落实了“门前五包”责任制。强化了小商贩、建筑市场和机动车市场管理。抓好民办环卫工作,组建了13只民办环卫队,强化了道路的保养和卫生保洁,城区环境有较大改善。
  【文明村镇建设】 认真做好文明村镇建设迎省检各项工作,本着软件抓硬,硬件抓实的原则,继续确立了以文明示范村带动全区文明村镇建设的工作思路,并作为全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广泛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市民”等竞赛评比活动。文明村镇建设工作得到了省检查团的一致好评。
  【“三五”普法】 把“三五”普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全区乡镇、街道普遍成立了司法调解中心,开通了 “148”法律服务专线。“三五”普法的各项工作全部达到了规划目标,并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以城市“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和农村 “154”工程建设为重点,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重点开展“扫黄打非、打拐”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犯罪团伙5个,破获各类案件131起,全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比上年下降7%。教育转化“法轮功”习练者179人。实现了全区社会稳定。
                                 (刘延东 刘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