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一节 电线、电缆制造业

第十一节 电线、电缆制造业


  1960年2月13日,红岸公社电线厂成立,隶属富拉尔基区工业局。6月,开始生产风雨线。9月,与富拉尔基橡胶厂合并,改称富拉尔基橡胶塑料杂品厂。翌年9月,两厂分开,恢复原厂名,移址富拉尔基红岸大街114号(现址),隶属市手工业管理局,职工102人,年产风雨线30公里、铜芯橡皮线52公里、铝绞线O.8吨,工业总产值6.1万元。1962年11月,根据国家调整方针,工厂更名为富拉尔基电线生产合作社,隶属市第二轻工业局,职工精简到75人。同年,生产风雨线13公里,铜芯橡皮线306公里,铝绞线9吨。完成产值29.6万元。1965年7月,建华公社电线合作社并入,社员增至156名,年产铜芯橡皮线3692公里,铝绞线31吨。一次交检合格率,铜芯橡皮线95%,铝绞线97%。工业总产值170万元,获利50万元。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企业属于集体所有制自负盈亏,生产、经营未受大的冲击。1966年8月,改合作社为富拉尔基红卫电线厂,年产铝绞线166吨、钢芯铝绞线170吨、铜芯橡皮线2997公里,产值270万元,利润40万元。1971年,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铝绞线98%,铜芯橡线95%。年产铝绞线513吨、钢芯铝绞线226吨、铜芯橡皮线4500公里,产值513万元,获利57万元。年底,企业改称齐齐哈尔市电线厂。翌年,市电线厂在省行业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三。9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来齐推广优选法,到该厂视察和指导工作,给予“小厂志气大,人少干劲足”的评价。1973年,企业在东北地区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三。一次交检合格率,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为99%,铜芯橡皮线为98.5%。年产铝绞线390吨、铜芯铝绞线154吨、铜芯橡皮线7538公里,产值561万元,利润32万元。
  1978年12月,企业隶属市机械冶金局。同年,在省质量评比中,4个品种16个规格的产品全部合格,并超过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颁标准。翌年,在省电线、电缆行业厂际竞赛评比中获第二名。铝绞线获市优质产品称号。1980年,齐齐哈尔市电线厂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环宇”牌产品注册商标证书。


  1982年,企业改称齐齐哈尔电线厂,转为全民所有制,职工增加到1065人。翌年,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总投资393.8万元(自筹83万元)。购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改变了橡套电缆和电焊机电缆旧的工艺加工方法;橡胶加工采用国内先进的橡胶连续加工生产线;绝缘和护套的挤出,改变分步加工工艺,采用冷喂料挤出连续硫化生产线。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铝绞线(16—240


  1985年,电线、电缆制造业有职工1262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名。固定资产原值1409万元,净值424万元,厂区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齐齐哈尔电线厂是国家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电线、电缆的专业厂。年产铝绞线820吨、钢芯铝绞线959吨、铜芯橡皮线1l523公里、橡套软线。776公里、聚氯乙烯绝缘线3007公里、电器用电线318公里。工业总产值1409万元,利润61.9万元,上缴利税61.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000元。产品除畅销本省外,还远销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宁夏、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新疆、北京、上海等20个省、市、自治区。 

  1961~1985年齐齐哈尔市电线、电缆制造业产品、产量一览表


  
  1961~1985年齐齐哈尔市电线、电缆制造业经济指标一览表单
                          位:万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