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木器家具业

第二节 木器家具业


  1929年,齐齐哈尔的木材加工和木器制造开始分离,使木器家具的生产形成独立的行业。6月,业主张金昆在正阳街117号开设德兴成木工厂,从业人员8人,生产衣柜、炕琴(放在炕上的木柜)、椅子、寿材等。1942年,木器家具私营业户发展到15户(日资4户),从业人员266人。规模最大的是赵文彬开设的文升木工厂,从业人员33人,生产各种木椅;规模最小的是虞海山开设的同生久木工厂,从业人员6人,产品有家具、木制农具、寿材等。至1948年已有木器家具私营业户51户,从业人员143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木器家具私营手工业户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1954年9月,昂昂溪木器生产合作社划归齐齐哈尔市手工业联社领导,改称齐齐哈尔市第二铁木生产合作社,生产衣箱及木制农具等。1955年,龙沙区组织个体手工业户11人集资90元,成立齐齐哈尔市文化用品生产合作社,生产木制文化用品和加工木型。同年,先后成立富拉尔基区木器生产合作小组和富拉尔基区木器筹备生产合作社。1956年2月,市第三工业局驻富拉尔基办事处将两个木器生产合作社合并,改称富拉尔基木器生产合作社,社员93人,主要生产家具及木制农具。同年,市手工业联社组织市区生产笼屉的手工业户8户9人集资3000元,成立齐齐哈尔市笼屉生产合作社。榆树屯组织闲散木工、锯工19人,成立榆树屯区木业生产合作小组,主要生产木制农具。
  1958年,改合作社为合作工厂,4个合作社先后改称齐齐哈尔市生产联社昂昂溪区机械农具木器厂、齐齐哈尔市机械木型厂、富拉尔基木器厂、齐齐哈尔市木器家具厂。同年,榆树屯区木业生产合作小组与齐齐哈尔市永定区饲料生产合作社合并,改称齐齐哈尔市铁木家具厂。5个合作企业均隶属市第二轻工业局。1965年,成立齐齐哈尔市木器总厂,统管木器家具行业。主要产品有家具、木型、旋木、木制炊具和木制农具5类60多个品种。1968年,昂昂溪机械农具木器厂改称昂昂溪机械木器加工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整顿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扩大产品自销门路,木器家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1年,昂昂溪机械木器加工厂改称昂昂溪木器厂。
  1985年,木器家具业有职工917人,其中技术人员27人。全行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产品品种不断增加,家具结构发展为框式结构、板式结构、钢木结构三类,年产91008件,生产木制炊具7410件,完成工业总产值434.1万元,上缴税金19.6万元。
  家具生产
  1929年,木器家具业,主要产品有衣柜、炕琴、椅子、寿材等。1942年,增加板柜、木箱、靠椅、转椅、饭桌、日式家具、西式家具、炊具和农具等。1947年,除生产家具外,还生产旋木、罗圈、水桶等。
  50年代,木器家具主要产品有三屉桌、衣箱、板椅、大车棚、花轱辘车、马具、农具、寿材、风箱、旋木及木型加工等。1959年以后,主要产品有家具、农具、炊具、办公用具、学生桌椅、旋木、木型加工等7类。1966年,主要生产各种家具75600件,炊具28600件。
  70年代,家具不断更新,试制生产一落三件式和偏袖式写字台、“靠边站”、圆桌、海鸥式大衣柜、东京式大衣柜、三门大衣柜、单人人造革包面沙发、单人火箭式沙发、坦克式沙发和双人沙发、坡面式学生桌等新产品。1978年,家具产量达74305件,炊具8400件,国营木材综合加工业生产各类家具15405件。imgsrc="http://www.zglz.gov.cn/qqhrz/qqhrszjjj/images/T2411.jpg">
  80年代,木器家具由框式结构发展到板式结构,先后生产出板式套装家具、组合家具、陈设柜、床头柜、墙角柜、五斗柜、京式偏袖写字台、仿古茶几、曲线型沙发等高档新产品。1980年,市木器家具厂生产的烤漆折桌、折椅在黑龙江省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国营新工木材综合加工厂生产的单椅打入国际市场,销往荷兰和比利时,并于1981年获黑龙江省优质奖。1982年,市木器家具厂生产的高低柜、墙角柜及烤漆折椅获省优质产品奖。1983年,该厂生产的套装家具在省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
  1985年,木器家具业产品品种有框式结构家具、板式结构家具、钢木结构家具,木型制品、旋木制品、木制炊具6类,仅木器家具产品达100多种,年产量9l008件(国营木材综合加工业生产各类家具1l388件)。

  1966~1985年齐齐哈尔市木器家具业产品产量一览表
                       单位:件



  技术改造 1956年,齐齐哈尔市第二铁木生产合作社用废旧圆锯片和代用部件安装成第一台圆锯机。1957年,又安装一台3.5尺手带锯,实现第一道生产工序机械化。1958年,昂昂溪区机械农具木器厂,在给黑龙江省地质水文队加工岩心箱时,自制一台手动开槽机使工效提高50倍。至1962年,自制木制机体简易设备12台。1963年始,对木制机体设备继续改造。革新能手、市劳动模范赵惠甫自费购技术书籍500余册,刻苦钻研技术,带领革新小组先后制造成功木制机体设备10台,铁制机体设备21台。1976年,“土”专家、局先进生产者张俊勤先后试制成功木工小冲锯床、手压锯床、净光机等7台设备,并与杨树根、陈金声、罗铁君共同研制成功60吨冷压机,1982年获市二轻工业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张俊勤与陈金声、罗铁君共同研制成功MJ88—25型纵截锯和MB8060型单面木工刨床,获市二轻工业局科技成果四等奖。经过技术改造,使企业形成由下料到干燥、刨光、至产品装配的机械化生产线。
  木器家具厂、富拉尔基木器厂、市机械木型厂、市铁木家具厂经过技术改造,也从厂房狭小、设备不配套、工艺落后、产品老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1984年,市木器家具厂在改造老设备的同时,从日本引进板式家具生产线,其中引进设备69台,改生产框式家具为板式家具。
  经济效益 齐齐哈尔术器家具5户企业,均属于集体所有制。经营管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合作化后生产力得到解放,1958年总产值137万元,利润11.9万元。经过技术改造,196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7.7万元,获利18.5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取消了计件工资制度及各种奖金,生产受到影响。1967年,产值下降到184.1万元。1976年,完成产值372.6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制度,强化生产指挥系统,产品质量、劳动效率、管理水平显普提高。1979年,行业进行全面整顿和技术改造,扩大产品自销渠道,企业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1979~1985年,年产值均在400万元左右。1985年,齐齐哈尔市木器家具厂因忙于进口设备的安装,一时未能形成能力,企业出现亏损,但总产值仍达434.1万元,上缴税金19.6万元。

  1966~1985年齐齐哈尔市木器家具业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单位:万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