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道路

第一节 道路


  驿道 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为治理边疆加强防务,抵御沙皇俄国的入侵,在黑龙江辖区开辟驿道设置驿站。使黑龙江将军衙门通过“御道”、“八虎道”和“蒙古草地道”与朝廷保持联络。
  吉林—瑷辉驿道 是连接吉林将军辖区和黑龙江将军辖区的一条干道。南起吉林乌拉,经伯都讷达黑龙江将军辖区的茂兴、墨尔根等至瑷辉城,全程1823里,设30个驿站。黑龙江将军辖区1318里,设20个驿站。卜奎站为辖区南路驿站,隶属茂兴总站。

  乾隆四十四年(1779)黑龙江将军辖区驿道里程一览表
                        单位:里



  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开辟吉林乌拉至瑷辉驿道。同年七月十四日,设驿方案报朝廷批准。康熙二十五年(1686)二月,驿道正式开通,全程设25站,1711里。其中黑龙江辖区设19站,1118里。在索伦总管卜奎村设驿站1处,称卜奎站。卜奎站上经墨尔根可达瑷辉,下经茂兴站达吉林将军辖区的伯都讷、吉林乌拉。雍正五年(1727),黑龙江将军傅尔丹奏请在古鲁、茂兴站间增设乌兰诺尔站(后称新站)。乾隆四十四年(1779),驿道全程增至1823里,其中黑龙江辖区的20站,里程1318里。卜奎站至塔哈尔村站50里,卜奎站至特穆德赫站65里。
  卜奎—呼伦贝尔驿道 辟于雍正十年(1732),是齐齐哈尔通往黑龙江将军辖区西部的重要驿道。卜奎站为起点,西渡嫩江后西北行百里达锡尔特台(头站),至呼伦贝尔站,全程870里,设10个台站。道光六年(1826),又增设7个台站。咸丰七年(1857),为及时传递中外交涉公文,自呼伦贝尔向北延展,增设3个台站,终点至库克多博卡伦,总里程1040里。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东铁路通车后,驿道逐渐荒芜。光绪三十四年(1908),黑龙江省境内驿站全部裁撤。

  雍正十年(1732)奎至呼伦贝尔驿道里程一览表
                     单位:里



  民间道 咸丰年间实行“驰禁”政策后,大批汉民陆续流入黑龙江,使村屯不断增加,民间道路也日益增多。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已有齐齐哈尔至宽城子(长春)、洮南、瑷辉、呼兰北道、呼兰中道、宾州、通肯7条民间道。
  齐齐哈尔—宽城子 从齐齐哈尔到伯都讷是吉林乌拉至瑷辉驿道的中间部分,由伯都讷站南行,渡第二松花江,经郭尔罗斯前旗,龙安城(吉林农安)至宽城子。全程900里。是民间交往和通商的要道。
  齐齐哈尔—洮南 由齐齐哈尔经泰来至洮南,全程570里。经由此路将洮南、泰来一带的毛皮、野禽、大麻、苏子、芝麻、黄豆等农副土特产品运往齐齐哈尔;运回齐齐哈尔生产的成品粮及居民需要的各种货物;扎赉特旗的牲畜亦由此路驱往齐齐哈尔进行交易。
  齐齐哈尔—瑷辉东行道 由齐齐哈尔北行经讷河县,东折乌德邻至兴安岭与官路汇合,迤东达瑷辉,全程820里。通肯、巴拜一带民户运粮至瑷辉比经墨尔根路近约一二百里,是条商路。
  齐齐哈尔—呼兰(北道) 齐齐哈尔东行经二十棵榆树、七家店、梁家店、范家窝棚到拜泉,再南行经青冈、兰西到呼兰,长约780里。是移民和从呼兰往齐齐哈尔运粮的道路。
  齐齐哈尔—宾州 由齐齐哈尔拉哈站南行经古爷屯、二道湾、杨树屯、哈州屯、亚州屯、陈家窝棚、莫家店、新店、宁家店、张兴店、秀水店、和家店、三义店、大林店、张殿帮店、魏家店、双庙子、小榆树、高家渡口到呼兰城,又东南行,经松花江、黄山嘴、蜚赫图到宾州,全程912里。
  齐齐哈尔—呼兰(中道) 来往的陆路交通线主要是齐齐哈尔通往呼兰的中道,不仅路途近,而且易于行走。从齐齐哈尔东北行经乌裕尔河,南行经林甸到安达,再东行经青冈、兰西到呼兰,全长600里。往来于两地间的客商,军队调动,运输粮食多择此路。
  齐齐哈尔—通肯 齐齐哈尔经官地甸、二十棵榆树、七家店、梁家店、范家窝棚到拜泉,再东南行经三道沟至通肯(海伦县),路长520里。是海伦与省城之间最短的道路。自通肯运往拜泉的杂货、通肯运往齐齐哈尔的粮食均行此路。
  干线公路 齐齐哈尔市区有县级以上干线公路13条,其中过境国道l条,省道2条,余者为县级公路。累计里程379941公里,重复里程82.45公里,净养护里程297491公里。
  绥满公路 编号“301”,是连接黑龙江省东、西部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国防干线公路。东起绥芬河口岸,途经牡丹江、海林、尚志、阿城、哈尔滨、肇东、安达、大庆、林甸、齐齐哈尔、甘南(出省)、扎兰屯、海拉尔、西达满洲里,全程l366公里。齐齐哈尔市境内自大庆,林甸界至甘南与内蒙古阿荣旗分界处里程桩225.415公里。市区辖段,由铁锋种畜场里程桩844.55公里处进入市区,经曙光大街、站前大街、民航路,经“858”专用线铁道口里程桩853.55公里处出城,至梅里斯与甘南分界处里程桩918.027公里处,计73.477公里,含过境城管道路9公里。净养护里程64.477公里。其中,沥青灌入式路面15公里,渣油表处路面58.47公里。其中里程桩853.55公里(铁道口处)至860.35公里处,路基宽23米,路面宽21米;860.35公里至861.9公里(嫩江公路大桥起点处)路基宽17米,路面宽15米;由861.9公里到918.27公里(区县分界处),路基宽8至8.5米,路面宽7米。有桥3座、925.1延长米;涵洞13座96.7延长米。由市公路管理处梅里斯养路段养护。
  绥满公路市区辖段,是由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驿道多次改建而成。1935年,伪满当局抢修成齐齐哈尔至甘南113里的简易土路,时称“国道”。1936年,改铺晴通雨阻的砂土路面。1942年,伪满黑龙江省公署投资修筑成薄层砾石路面,达到小雨通车。
  1950年,黑龙江省交通厅按照东北人民政府“69lO”号命令,发动群众抢修齐齐哈尔至甘南段,12月1日开始筹备。1951年3月1日,根据省交通厅部署,齐齐哈尔市筹措资金15026490元(旧版人民币),组织民工起早贪黑,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条件下,顶风冒雪作业,于5月25日提前五天完成全线抢修任务。定名“哈满公路”(哈尔滨一满洲里)。
  1958年始,历经三年,哈满公路市区段建成砂石级配路面,路基宽7.5米、路面宽5.5米,定为五级公路。路面铺装2.5厘米粗砂磨耗层和0.5厘米的保护层,昼夜通过能力为l00~150辆次。
  1966年,改称明海公路(明水县—海拉尔市)。1971年投资20万元,修建建华公社至富裕县界渣油路面12公里。1972年,投资33万元,用2万个工日,改建里程桩293公里至313公里渣油路面20公里。1973年,投资35万元,由市公路管理处养路段施工,渣油表处8.1公里,路基改线5公里。即将自梅里斯区巨宝至屯东上经八屯、甘南县八里岗子、西屯到长山堡改为从军马场直通长山堡。修建涵洞5道。
  1974年8月,为提高道路通过能力,省交通厅决定1975年将里程桩186.7公里至194.7公里处8公里改建为一级油路。路基宽23米、路面宽21米;里程桩248.7公里至253.7公里处5公里(巨宝—甘南)改建为天然砾石级配油路底层,厚度15厘米,双层渣油表面处治,路基宽10米,路面宽7米。两项工程投资130万元。1975年,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施工修筑,1976年9月完工。
  1977年,投资238万元,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完成里程桩175.743公里至179.743公里段(铁道口—嫩江桥)4公里手摆石基础沥青贯入式高级路面油路扩宽工程,扩宽后路基宽23米,路面宽21米。1978年,投资70万元,完成182.543公里至184.743公里段扩宽2.2公里,路基宽17米,路面宽15米,为手摆石基础渣油贯入式路面。1979年,投资60万元,6月15日开工,9月25日竣工,完成市区辖段179.743公里至181.443公里段(大民屯便道1.7公里)油路拓宽工程,路基宽17米,路面宽15米,4厘米手摆石基础沥青贯入式面层。
  1981年,省交通厅投资200万元,将9公里过境城管路修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又投资18万元,对铁道口南2公里、里程桩205公里至207公里和里程桩232.743公里至234.74公里段,计7公里分别进行单、双层罩面。1982年,投资18.5万元,完成里程桩188公里至189公里、199公里处单层罩面;207公里至210公里、221公里至223公里处双层罩面工程。
  1984年,投资12万元,完成里程桩197公里至199公里、203公里至207公里段,6公里2厘米厚的双层罩面工程。至此,市区管辖段全部建成黑色路面。同年,在南铁道口至嫩江桥道路中间设置铁管连接混凝土预制墩,实行人、车分道行驶。
  1985年,明海公路改称绥满公路。市区辖段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1842辆次。
  齐白公路 编号“省道03”为三级干线公路。起自中心城区零公里(858专用线铁道口)。途经龙沙乡、大民乡、昂昂溪区、泰来县汤池乡、大兴乡、江桥乡、平洋乡、克力乡,自好新乡出省,达吉林省白城市,全程280.908公里。由此路经四平达沈阳,比经哈尔滨缩短150公里,再南行可分别直达大连、锦州及山海关内各省市,境内150.408公里,市区辖段30.8公里。其中重复齐昂公路22公里。净养护里程8.8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途经桥梁1座、36延长米。分别由龙沙区大民乡、昂昂溪区昂昂溪乡养路段养护。
  齐白公路建成于1935年1月19日,时称齐昂公路(齐齐哈尔—昂昂溪)。
  1983年,接通昂昂溪至泰来界断头路,新建路基5公里,路基平均提高61厘米,铺筑18厘米厚砾石级配路面。1984年,投资8万元,完成昂昂溪至泰来段三层式厚2.5厘米黑色(渣油)路面表处10公里,路宽增至10米,平均高度79厘米,路面宽7米。两项工程均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施工。同年,齐昂、昂泰到白城子公路全线贯通,始称齐白公路。1985年,市区辖段平均混合交通流量1315辆次。
  齐黑公路 编号“省道05”,是齐齐哈尔直达黑河口岸的省级国防经济干线。起自中心城区建华区建华乡政府前零公里,经富裕县、拉哈镇、讷河县、老莱乡、旭光农场、伊拉哈乡、前进乡、嫩江县、科洛乡、西岗子乡,至黑河至大连公路起点处,全程482.5公里。市境内178.9公里。市区辖段12.35公里,为三级渣油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桥涵两道。由市公路管理处养路段养护。
  齐黑公路是在吉林至爱辉(北段)驿道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944年,整修一次。1950年,沿线农民整平该路。1951年春大修一次,1952年碾压,1956年中修,1958年投资1.8万元进行大修。
  1963年,仍为砂路,浮砂10~15厘米,公路两侧排水沟淤塞,路面坑槽多雨季积水,低洼地段因排水不畅经常翻浆。1966年4~9月,市交通局养路段整修市区段12.35公里路基和铺筑级配路面,1969年,市政工程公司对路面进行渣油表处。1982年,投资96万元,由工程机械队施工,完成油路大修(除包、补坑,平辙)1公里。又投资111.5万元完成改建市区段油路,补强4~7厘米毛石基础。1983年,路面起层,坑槽严重。1985年,投资30万元重新翻修罩面。市区辖段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1294辆次。
  齐查公路 是市区东北部主要干线公路,也是通往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的通道,为三级路。起自中心城区零公里(858专用线铁道口处),经梅里斯、雅尔塞、卧牛吐、莽格吐、甘南、东阳、平阳,止于查哈阳,全程164.03l公里。市区辖段86.807公里。重复绥满公路19.307公里,净养护里程67.5公里。其中渣油路面43.794公里。其余为砂石改善路面。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有桥梁8座,320.78延长米。由市公路管理处梅里斯养路段及雅尔塞、卧牛吐、莽格吐乡养路段养护。
  齐查公路修建于1935年,伪满当局为适应军事需要,抢修路面宽3~5米的简易土路。1941年,完成齐齐哈尔至卧牛吐段铺筑工程。1952年,卧牛吐至查哈阳修成砂石改善路面,途经木桥6座、120.5延长米。
  1966年8月19日,阿伦河涨水,两个桥墩被冲毁,桥体下沉,经加固处理,暂时维持通车。同年,修建齐查公路1~5号石拱桥和阿伦河2号石拱桥。1972年,路基加高长达10公里。1974年,修建阿伦河3号双曲拱三柱式桥。1976年,投资15.53万元,始修渣油双层表处路面7公里。1977年,渣油双层表处36.5公里。由梅里斯、雅尔塞、卧牛吐养路段负责施工。1978年,修筑1厘米厚油路单层罩面17.2公里。
  1985年,投资7万元,由雅尔塞乡养路段完成里程桩21~49公里段油路罩面2公里,1公里翻浆处治工程。市区辖段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1206辆次。
  齐乌公路 原称齐富公路,是齐齐哈尔通往西部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三级重要干线公路。起自中心城区零公里,经梅里斯、富拉尔基、景星,止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全程250.9公里。市境内llO.9公里,有桥梁7座,421.7延长米,市区辖段43.007公里,其中重复绥满公路19.307公里,净养护里程22.7公里。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桥梁2座、75.36延长米,涵洞三道。由市公路管理处养路段和富拉尔基区富国乡养路段负责养护。
  齐乌公路始建于1935年,时为土路。路基宽5~7米,路面宽3~5米。1938年,通行汽车,晴通雨阻。
  1954年,中心城区里程桩零公里至梅里斯区19.5公里段,路基低洼,春季翻浆,雨季积水。梅里斯区至富拉尔基区段13.3公里,基本是大车道。黑龙江省交通厅按五级公路设计标准,从0~14公里、14~33公里两段修建双层卵石级配路面。路基宽8.5米,路面宽5.5米,靠近江堤一侧的边坡上铺植单、双层草皮。5月开工,9月竣工。1960年,自筹资金29万元,由城建局市政工程公司修建齐齐哈尔第一条手摆块石基础沥青贯入式柏油路面20.5公里,因材质差,缺乏施工经验,路面发生龟裂。1964年,又投资58万元,补修沥青路面6公里,双层表面处治10公里。1968年,投资2.4万元,大修黑色路面3公里。1970年,改称齐乌公路。1978年,投资3万元,单层表处富拉尔基区北出口油路6公里,4.8万平方米。1984年,投资20万元,由市公路管理工程机械队完成里程桩10.5~13公里补强及表面处理2.5公里,完成双层表处1.7万平方米,整修单侧边沟及边坡2.5公里,砾石改善16250平方米。6月10日开工,8月31日竣工。1985年,市区辖段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1326辆次。
  跃进公路 原称齐富公路,是中心城区与富拉尔基区间二级干线公路,与绥满、齐乌公路相接,此路在齐齐哈尔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公路北起绥满公路863.1公里处,经市委、齿轮厂、二轻局、北大仓酒厂农场及北湖风景区,南止齐乌公路30.3公里处,全程14.5公里,路基宽18米,路面宽15米。有涵洞、闸门各两道。由市公路管理处养路段养护。
  1958年5月15日,齐富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在齐富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的指挥下,每天有各行业近万名人员参加义务劳动。经过45天艰苦奋战,投入32万个义务劳动日(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市义务劳动总和的1.95倍),挖掘91.6万立方米土方,新建路基14.5公里,路基平均高度3.5米,宽ll米,路面宽9米。提前半个月完成改建工程。7月1日竣工通车,命名为跃进公路。此路建成通车,比中心城区经梅里斯去富拉尔基区减少绕行5.9公里。同期,为防止畜力车对公路的损坏,修筑一条长9公里、宽7米的便道。
  1965年,进行维修、平整路基,铺装砂石改善路面7公里,路面增添粘土层10厘米。6月1日开工,30日竣工,耗资4.6万元。1967年,投资1.5万元,修筑水毁护坡,投石1800立方米。1974年,投资32万元,完成改建15厘米油路底层14.5公里和片石护坡138立方米。1975年,投资41万元,完成全路级配砾石掺灰基层、渣油双层表处14.5公里和片石护坡l100立方米。
  1983年,市人民政府投资2万元,省交通厅拨给补助金22万元,扩宽跃进公路。7月5日开工,11月8日竣工,路基由11米加宽到18米。1984年,又投资7.3万元,铺装渣油路面,修筑路北坡草皮护坡22056平方米。
  1985年,投资13.7万元,完成油路面从9米加宽到15米的工程,修建上、下行车道分隔带,钢筋混凝土圆管和涵洞2道,水闸门2座,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施工。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370l辆次。
  齐昂公路 是中心城区与昂昂溪区的交通要道,为三级干线公路。在外事活动中具有特殊作用,中央领导和外宾乘飞机来齐齐哈尔视察、参观,在机场着陆后必经此路到达市区。该路起自中心城区零公里,经龙沙乡、大民乡、三家子飞机场、沈阳后勤914库止于昂昂溪,全程22公里。其中重复绥满公路4.55公里,净养护里程17.45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有临时性涵洞2座,19延长米。
  齐昂公路修建于1935年1月,是齐齐哈尔较早的“国道”之一。当时,伪满黑龙江省公署规定,只允许军用车辆通行。
  1950年,整修齐昂公路,路基普遍提高20~30厘米,铺装级配路面15公里。1956年,市郊区办事处交通科发动沿线农民整修、提高路基和用砂石改善路面10公里。1963年,配备12名群众代表工养护全线。1964年,重点整修后,路基宽达7米,路面宽5米。1965年,投资4.6万元,铺装油路罩面3公里,提高路基长2.1公里。1971年,投资7000元,由昂昂溪养路段负责中修,提高路基30厘米,铺筑砂石改善路面7.9公里。1974年,投资15万元。由大民公社和梅里斯2个养路段改线700米,铺筑基层2.9公里油路,表面处治6.5公里,1975年,投资5万元改建大民公社段油路2.7公里,昂昂溪区段铺筑底层0.7公里,补强650米,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施工,5月15日开工,6月26日竣工。1980年,投资18.8万元,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施工,处治翻浆和油路加宽罩面3.5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1983年春,特大暴风雪造成道路翻浆、沉陷,路面破损严重,投资8万元重点整修翻浆路段,并补强路面3公里。1984年,投资8万元,重点处治翻浆段3公里。同年,齐齐哈尔至白城公路修通,齐昂公路与之重复。
  1985年,投资155万元,在原基础上提高路基,采用砂砾垫层,砾石级配掺灰底层,渣油双层表面处治,改建油路15公里。5月15日开工,9月20日竣工,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施工。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l210辆次。
  齐扎公路 亦称鹤乡路,是三级干线公路。起自铁锋区中华路东端,经宛屯、芦屯、边屯、扎龙乡,至扎龙自然保护区,全长26.8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途经小型桥2座32.3延长米,涵洞6道。由铁锋、边屯两乡养路段养护。此路原为马车道,地势低洼,雨季积水、泥泞,经常阻断交通。1960年,始建土路基21.8公里。1965年,列入公路建设计划。1973年,铺筑级配路面。1977年,投资4万元,由铁锋乡养路段施工,完成砂石路面补强和油路表处4公里。1982年,市人民政府把齐扎公路建设列入十三件大事之一。由省公路局,市林业局、财政局共投资33.5万元,铺筑路面14.7公里,其中渣油路面6公里,砾石级配路面3.8公里,砂石路面4.9公里。修建后路基高85厘米,宽9米,路面宽7米,汽车时速可达60~80公里。1983年,投资20万元处治油路表面3.8公里,整修路基5公里,修建涵洞3道。1984年,投资18万元,单层罩面3公里,路基增高20厘米,表面处治厚度2厘米,级配底层厚15厘米,至此全路实现黑色路面。日均混合交通流量1663辆次。
  富昂公路 俗称新跃进路。起自昂昂溪铁路办事处专用线处,止于富拉尔基码头,全长10.6公里。路基宽13米,路面宽7米,为三级砂石改善路面。有涵1道,渡口1道。1975年,为解决富拉尔基区与昂昂溪区因一江之隔,必须绕行(39公里)的问题,9月15~28日,两区的区政府动员群众义务修建此路,全线铺筑厚7~10厘米的砾石级配路面,并在富拉尔基起点处1米深水中,用610余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及涵管修筑码头路70米,设直径1.5米3孔涵洞1处。公路建成后由昂昂溪区和富拉尔基区长青公社群众代表工养护。因路况差,夏季雨水冲刷严重、很难维持通车。1976年,投资7.5万元,富拉尔基区再次组织群众义务劳动,铺设漫水码头引道380延长米,砌石3000立方米。4月1日开工,5月末竣工。1977年,列入养护计划。投资3.5万元,动用民工建勤整修富拉尔基区段4.5公里,基本上能维持通车。1978年,投资14万元,新建富拉尔基码头360延长米,砌筑块石护坡2632立方米、过水路面850立方米。3月7日,破冰施工,4月28日竣工。1979年,投资5万元修筑砂石改善路面10.6公里。至此富昂路畅通。1985年,市区辖段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791辆次。
  富碾公路 是三级干线公路,起自富拉尔基甲区铁道口零公里处,经龙江县鲁河乡,至碾子山,全程73886公里。其中渣油路面34372公里,改善路面39514公里。市区辖段22.7公里,为三级渣油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有桥梁1座,22.8延长米。由富拉尔基区和碾子山区的三个乡的养路段养护。
  1938~1941年,完成路基工程。1953年,改善路面13公里。靠山乡(华民乡)双山村附近加高路基O.5米,土路改为粒料稳定土壤路面,修建3米小桥1座。1959年,改铺砂石级配路面,晴雨通车。1962年,富拉尔基区交通科配备群众代表工5人常年养护。1967年,修建三里岗子双孔双曲桥。1983年,投资52万元,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施工,中修7公里,改线2处、380米,降坡1处、150米,7.2米宽的路基平均加厚级配砾石20厘米。渣油表处4.2公里,面层厚2厘米。5月9日开工,8月16日竣工。同年,省公路局又投资52万元,由富拉尔基区交通科负责修建富拉尔基区和平大街至前库勒的卡脖子路段砂石路面5.3公里。中心城区由此路去碾子山区(经龙江县),路程可以缩短10公里。1984年,投资84万元,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承担腰库勒至三里岗子桥11.5公里路段3处大面积翻浆的处理和铺筑油路工程,5月15日开工,8月31日竣工。至此,全线路面实现黑色化。1985年,市区辖段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l047辆次。
  富龙公路 是城区通往龙江县的三级公路,起自富拉尔基区零公里(东北重机学院西100米处),止于龙江县。全程43.58公里,有桥梁2座、90.4延长米,涵洞4道。市区辖段5.5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桥梁1座47米,由富拉尔基区长青乡养路段养护。
  此路原为民间大车道。1983年,省交通局投资30万元,由市公路管理处工程机械队施工,按三级公路标准,改建砂石改善路面5.3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路面表面处治2厘米。其中O~4.3公里段砾石级配基层厚34厘米,4.3~5.3公里段基层厚31厘米,路拱3%。设2道直径1米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长28延长米。5月1日开工,10月1日竣工,共用砾石6680立方米,粘土1980立方米。1984年开始,铺装20厘米级配砾石路面。1985年,完成14厘米掺灰级配和2厘米渣油表处,两年耗资25万元。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856辆次。
  碾景公路 是三级干线公路,可通往扎赉特旗、白城、沈阳至关内,是通往内蒙古自治区阿尔泰山区边防的迂回公路。该路起自碾子山区,经龙江县雅鲁河乡至龙江景星镇,全程58.2公里。碾子山区管辖段2公里(碎砾石路面),路基宽8.5米,路面宽6米。有大型混凝土桥梁1座、344.04米,涵洞2道。由碾子山区养路段负责养护。
  碾景公路修建于1938年,当时定为国道。1965年整修和加宽路面,路基由6.5米加宽到8.5米,碎石路面由4米加宽到6米。1968~1985年,累计投资3.8万元,用于常年养护。设专业养路员工和群众代表工、补贴工,平均每年4人。1983年,建成碎砾石路面。1985年,市区辖段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3146辆次。
  齐富便道 是一条专供畜力车行驶的三级便道,起自龙沙区铁南办事处联合委,经肉类联合加工厂、嫩江公路大桥,重复绥满公路3.686公里,跃进路1.8公里,又经市委农场、梅里斯、八旗哈、全合台至富拉尔基区,全程30.4公里。其中黑色路面7.834公里,砾石改善路面22.566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涵洞2道。由市公路管理处梅里斯养路段养护。
  1960年,为解决中心城区至富拉尔基区畜力车通行的难题,市人民委员会投资12.7万元,修建这条与齐富公路并行10公里的土筑便道。5月22日开工,9月2日竣工。1965年,大民公社和梅里斯公社组织民工整修路基和改善路面,配备8名群众代表工常年养护。1985年,日平均混合交通流量800辆次。

  1985年齐齐哈尔市县级以上公路一览表
                 单位:公里









  乡村公路 齐齐哈尔解放初期,村、屯之间多是大车道和人行小路。1960年,始修乡村公路9条、96公里。1972年,发展到13条、145.5公里。至1980年,已有17条乡村公路,218.1公里。
  1985年底,乡村公路发展到61条、640.4公里。其中三级公路79.6公里,四级公路231.2公里,等外公路329.6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12.43%、36.10%和51.47%。列入养护的有37条310.8公里,占乡村公路总里程的48.53%。其中龙沙区2条9.5公里;建华区3条19.9公里;铁锋区3条21.5公里;富拉尔基区3条20.4公里;梅里斯区17条162.5公里;碾子山区4条41.8公里;昂昂溪区5条35.2公里。
  
   1985年齐齐哈尔市列养乡村道路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