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酱菜制造
第五节 酱菜制造
1938年,鹤岗地区第一个酱菜厂——竹泉茂酱园(商业局食品酿造厂前身),在新街基(工农区)建成。这个酱园是佳木斯竹泉茂的支店,资本0.5万元(伪币),从业人员40余人。1945年日本侵略者溃逃前,鹤岗地区相继建立了鹤岗煤矿把头诘所酱园、东海村(新华永芳)日本开拓团酱园。
1946年,兴山市政府没收了把头诘所酱园和日本开拓团酱园的全部资产,并以此为股与竹泉茂酱园合营。1950年鹤岗市企业公司成立时,鹤岗市政府将竹泉茂酱园的私股全部“赎买”,转为国营企业,改称鹤岗市酿造食品厂。
1956至1959年,本市南山区、东山区、兴山区相继建立了区办集体所有制酱菜厂,1960年民政局建立回民酱菜厂,1974年新华乡酱菜厂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六五”期间,鹤岗市酱菜业生产有了新发展。1985年,全市酱菜业工厂10个,职工662人,固定资产原值251.5万元,占地面积30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4855平方米,动力机械总能力1403千瓦,设备原值85.7万元。全年生产酱油、醋、腐乳、酱菜共7276吨,工业总产值231.6万元,利润总额3.3万元,上交税金12.9万元。
鹤岗市食品酿造厂始建1950年,厂址在工农区,隶属商业局,全民所有制。该厂是本市10家同类企业中建厂最早、产量最高、产值最大、利润最多的企业。1985年生产酱菜3276吨,占全行业总产量的45%;产值83.1万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36%;固定资产原值115万元,占全行业45%;利润总额6.5万元。
1985年该厂在东北三省同类厂家中第一个应用圆盘制曲的先进工艺,酱油全氮率达70.55%;在全省36家同行业重点企业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三;母油、熏醋、芝麻酱等产品达到部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