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9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914年(民国3年)
铁山包辖境内发生鼠疫,死亡618人。
1915年(民国4年)
2月 于铁山包置铁骊设治局。
1915~1917年间 沙皇俄国一批学者先后3次入侵龙骨山盗掘,拼成一具高4.5米、长约8米的恐龙骨架,定名为“阿穆尔满洲龙”,陈列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
1916年(民国5年)
5月15日 乌云设治局成立,7月14日,第一任设治员孙佛三赴温河镇就任。
1919年(民国8年)
2月14日 伊春发生4.8级地震。
1921年(民国10年)
3月 乌云设治局在温河镇创办初等小学堂。
1923年(民国12年)
5月15日 铁山包协领署由铁骊移防绥化县永安镇。
夏 季 乌云设治局从山东省黄、掖两县招130户贫民到温河镇定居。
1927年(民国16年)
9月1日 黑龙江省长官公署批准于乌云、萝北设治局之间,设佛山设治局。局址设在佛山镇。
1928年(民国17年)
8月 黑龙江洪水泛滥成灾。4日,乌云镇最高水位100.36米,6日,朝阳镇最高水位100.76米。乌、佛两设治局屯镇多被淹没。
10月上旬 乌云设治局用水灾“赈济粮款”修筑至车陆的车道。年末,华春发等人率灾民包围设治局,强烈要求发放救济粮款,工程被迫停建。
1929年(民国18年)
4月 乌云、佛山两设治局同时升为三等县。
7月10日 东三省当局在中东铁路配置军队,没收铁路电报、电话,查封苏联商船、贸易、火油等公司,将中东铁路苏联高级官员全部免职,逮捕200余名苏联人。制造了“中东路事件”。13日,苏联就中东路事件向南京政府发出以3日为期的最后通牒。27日,驻南京交涉员电称苏联已下达进攻中国动员令。此后,苏军相继攻打黑、吉两省边境城镇。
7月26日 佛山县县长惠荣乘“海城”号轮船去黑河,途中被苏联兵船劫持。
9月24日 7名苏军越境烧毁佛山镇新建陆军防所、商号及县衙,损失合现大洋9871元。
11月 苏军突袭常家屯(今嘉荫县境内),保卫团长熊宝善率众抵抗,死亡5人,重伤3人。随后,苏军又偷袭、强抢温河镇、柳河镇。乌云县总计损失合现大洋80429.9元。
1930年(民国19年)
3月 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佛山县迁至朝阳镇。
同月 佛山县创办第一所初等小学堂。
4月1日 佛山县长惠荣获释从苏联回国。
是年 南岔第一家药店“仁合盛”开张。
1931年(民国20年)
7月 马占山率部入铁骊,召开群众大会,动员抗日救国,后开往海伦。
同月 日机一架空袭铁骊,投弹3枚,炸死1人、伤2人。
1932年(民国21年伪满大同元年)
春季 日军从绥化乘汽车行至铁骊安邦河大桥时,“双英”、“四合”两支民众武装截击,20多名日军全部被歼。
10月25日 20余名山林队员攻下乌云县城(现嘉荫县),捆绑县长和农、商两会会长,开狱放人,缴获部分枪支弹药。27日,伪兵赶到,山林队溃散。
1933年(民国22年 伪满大同2年)
2月 日本关东军讨伐队侵占乌云县和佛山县。
3月 伪乌云、佛山县政府成立。10月两县成立自卫团。
5月 铁骊设治局改为伪铁骊县公署。
是年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和第六路军,相继在伊春、金山屯、老白山等地设密营,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1935年(民国24年伪满康德2年)
2月 伪满实业部发表以森林面积及蓄木量的调查称,小兴安岭森林面积991.7万公顷,蓄木量97.3万立方米。
6月 乌云、佛山各建飞机场1处,军民两用,民航从佳木斯至黑河每周1次航班。
是年 伪黑河省公署公布省内鄂伦春人口为4114人,其中,佛山县为42人。
▲ 在汤旺河中游上甘岭和友好交界处“老钱柜”,建立伪汤原县山林警察大队。
1936年(民国25年伪满康德3年)
1月8日 汤原县抗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在亮子河(南岔区境内)召开成立大会。
1月20日 东北抗日联军在浩良河(南岔区境内)四块石召开“东北抗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会议响应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的口号,决定成立“东北民众抗日联军临时政府”下设“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赵尚志为总司令,张寿篯(李兆麟)为总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夏云杰,代政治部主任张寿篯。
3月19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组成100多人的奔袭队,在三、六军留守处主任张寿篯的率领下,攻克日伪据点“老钱柜”,俘虏警察中队长及全部伪警,击毙日本指导官。三、六军相继在双子河畔成立联合办事处。
4月 乌云商会会长张景臣,组织探矿队,在鹿儿倒探矿时,发现金苗。此为乌拉嘎金矿发现有金之始。
5月 中共汤原县委派党员林中有(原名孙德),到吉星村(南岔区境内)秘密发展党员。村民高玉彬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9月18日 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六军党委在浩良河“四块石”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选举赵尚志、李兆麟等15人为执行委员。
秋季 东北抗日联军六军军部,在浩良河上游帽儿山建立被服厂。
12月1日 抗联三军五师师长景永安率五师并联合义勇军及反日山林队共400余名,攻克佛山县城。捣毁县公署、警察署,消灭国境监督队,俘虏伪县长和警察署长,击毙日军中尉桥本等9人,伪军3人,打伤8人,缴获大量枪支、子弹和物资,5日晨转移。
同月 赵尚志率领司令部的指战员,联合一、五师部分混编二骑兵队500多人到达铁骊境内,与先头部队会师,并在铁骊、庆城(今庆安)等地开展抗日活动。
是年 东北抗日联军在翠峦办抗联第三政治军官学校(1937年结束),学员50多人,赵尚志任校长,李兆麟任教务长。
1937年(民国26年伪满康德4年)
春季 北满省委部分密营及被服厂设在西林,并组织山民开垦农田,生产粮食、蔬菜支援抗日斗争。
9月 抗联三军某部70余人,袭击佛山马连站,处死两名伪警察。
是年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六军,在伊春区北山脚下设立军政干部学校,赵尚志任名誉校长,李兆麟、侯启刚先后任教务长。
1938年(民国27年伪满康德5年)
10月 抗联三军一团团长宋喜彬,带领30多名战士,在南岔西北山佛爷砬子与日本讨伐队600多人战斗1昼夜,消灭大部日军,宋喜彬等壮烈牺牲。
12月15日 绥化至神树铁路通车。
是年 新青南沟金矿开采,当年采金3760两。
▲ 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迁至乌马河。
▲ 伪满林野局概查,龙江省森林覆盖面积118.46万垧,黑河468.1万垧,三江省260.28万垧。
1939年(民国28年伪满康德6年)
3月 日伪采金株式会社在乌拉嘎(嘉荫县境内)建立永林公司。
6月 抗联三军龙南部队在铁骊鱼眼泡击毙伪绥化警察队警察50名,缴获长短枪50余支。
7月 抗日联军司令赵尚志率部队从苏联归国途中,袭击乌拉嘎金矿,击毙20余名伪矿警,缴获电台、武器和粮食。
11月 日本守备队进驻伪乌云、佛山两县。
是年绥佳线神树至南岔区间铁路接轨通车。
1940年(民国29年伪满康德7年)
2月12日 抗联三军龙南部队在铁骊北依吉密河夜袭日伪联合部队,击毙日伪军70余人。
2月15日 在小依吉密河击毙日伪军50余人。
同月 乌拉嘎金矿发生传染病,死亡1000余人。
3月 日伪在带岭建立实验林务所,划永翠河流域为伪满洲国实验林区。
5月 汤林线铁路南岔至伊春、翠峦支线开工修建,1945年5月建成通车。
6月 绥化至佳木斯铁路全线通车。
7月 西林抗联三军被服厂女战士及儿童20余人遇难。
是年 日本合同株式会社浩良河火锯厂开工,日产成材70~100立方米。
1941年(民国30年伪满康德8年)
4月10日 铁骊发生4.8级地震。
6月5日 伪三江省公署首批迁移白俄300余户,建立开拓乐园村(金山屯、西林区境内),修筑东正教堂。
夏季 日伪“大二火锯”(铁力林业局木材加工厂)开锯生产。
▲ 日伪铺设铁骊至双丰沟森林铁路,全长85.83公里。
是年 浩良河进驻日本“马场开拓团”。
1942年(民国31年伪满康德9年)
3月 南岔小松火锯土建工程破土动工,翌年2月投产。
是年 日伪在乌敏河设立“营林所”,1948年撤销。
1943年(民国32年伪满康德10年)
春季 日本关东军在田升(双丰)镇黄大窝堡屯(东方红村)修建1处军用飞机场。
10月 铁骊开采石墨。
同月 铁骊县与庆城县合并为庆安县,铁骊改称铁骊街。
是年 日伪在南岔、西林设置伪警察所。
▲ 日伪将部分哈尔滨的白俄组成开拓团,先遣队280户,迁入三江省汤原县汤旺河沿岸。
1944年(民国33年 伪满康德11年)
南岔一带流行霍乱,死亡40多人。
1945年(民国34年 伪满康德12年)
1月 在伪西林山林警察大队基础上,建立伊春警察署。
8月9日 苏联红军攻克乌云县城,11日佛山、乌云两县宣告光复。14日,苏军在佛山县设驻军司令部。
8~9月 苏联红军进驻铁骊、南岔、带岭、神树等地。
9月15日 国民党黑龙江省党务专员办事处,派人到铁骊组建县国民党党部。刘子轩任书记长。10月,被苏联红军遣散。
同月 浩良河火锯厂停产。厂里的生产工具,如带锯、截锯和圆锯等机械部分被拆卸,其它物资也被拿走。在厂老工人陈恒发、张文富、潘献贵、高久芳等人的组织带动下,自发地成立了十多人的护厂队,保卫工厂。
11月 绥化苏联红军司令部派一个连驻铁骊。维持地方治安,遣送日侨、日军回国。该部1946年4月撤走。
是年 日伪在伊春村(伊春区)设街政权,为汤原县辖。光复后,为汤原县第五区(南岔区)辖。
1946年(民国35年)
1月4日 中共合江省工委召开会议,决定组织70余人工作团下乡,发动群众参加土改,反奸清算。五区土改开始。
1月15日 庆安县尹东征到铁骊,建立庆安县铁骊特别区。2月15日,特别区撤销,成立铁骊县佐办事处。
同月 汤原县五区(南岔)政府成立。
3月 合江省人民政府在带岭筹建林务分局,4月正式成立,局长张学弟。
4月 合江省人民政府在南岔筹建林务分局。
同月 南岔东洋、小松火锯由合江林务总局汤原林务分局接管,两厂分别改名为南岔东火锯和西火锯。
5月上旬 中共汤原县委派徐学良、宫新霞、张发斌到现南岔区浩良河镇吉星村开展建党工作,建立吉星村党支部,奚广佩任书记。这是伊春地方最早建立的党组织。
6月6日 经原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铁骊县成立中共铁骊县委员会,刘先任政委。27日,铁骊县人民政府成立,原野任县长。
8月31日 南岔林务分局建立。这是伊春林管局的前身,主要任务是清点敌伪财产,为开展林业生产做准备。
8月 中共汤原县委派王伯瑾等7人组成土改工作队,进驻南岔区开展土改工作。
同月 五区、南岔林务分局、东火锯厂和铁路部门的党员组织到一起,成立南岔联合中心支部,申子良任书记。翌年2月,为适应土改斗争需要,联合中心党支部撤销,建立中共第五区委。刘杏厚任书记,隶属中共汤原县委。
11月28日 合江军分区与黑河军分区联合剿匪,历时20余天,将佛山土匪“东北挺进军”大部歼灭,活捉匪首刘光才。
12月初 鄂伦春族首领王端益(汉族人,被鄂族首领招为驸马)率该族所辖武装人员投归人民解放军。
是年 汤原县第五区召开第一次贫雇农代表大会,确定土改斗争目标,随着土改的深入,全区所属14个村斗地主37户、富农36户、敌伪残余分子17户。
1947年(民国36年)
1月8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布政令。自1月15日起,废止伪满货币,开始发行东北流通券。
2月 合江军分区部队清除了乌拉嘎地区的匪患,建立乌拉嘎金矿局。
4月 五区根据中共汤原县委的指示,开始组织季节性和常年性换工插具互助组。群众称为“人合心,马合套”互助组。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同月 佛山县鄂伦春民族居民,因受国民党特务欺骗逃往深山,在民主政府努力工作下,陆续搬回,并在政府组织下进行生产。
7月 五区在开展反奸清算运动中,斗争恶霸4人、警察2人、特务1人、地主50户。
8月10日 铁骊县神树村山洪爆发,全村住户被淹,冲倒房子160间,淹死23人,铁路路基几处被冲毁。
10月10日 哈尔滨铁路分局组织南岔地区电务、工务及各站段职工千余人,成立汤林线复旧工程处,翌年1月全线修复营运。
10月18日 中共汤原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组织群众入山伐木指示》。决定全县今冬伐木14万立方米。供应军事、交通、工矿建设的需要。五区组织250人,马30匹、牛20头,于10月27日入山,完成冬采原木11000立方米。
是年 撤销乌云县建制,并入逊克县。
▲ 五区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上缴公粮13.37万斤,谷草12.88万斤。
1948年(民国37年)
1月 佳木斯移民92户,计320人迁金山屯安家,成立学习村。
6月 乌敏河筹建林务分局。翌年4月24日,乌敏河林务分局正式成立。
10月7日 中共合江省委、省政府组织汤原、勃利、集贤等县的民工1万余人,7千余牲口,从11月1日起至翌年2月底止,入伊春林区伐木。
10月 南岔林务分局从1月至10月底,共输出原木39.49万立方米。其中军用木材占90.9%。坑木4877立方米,电柱1799根,枕木37.66万根,制材9985立方米。此外还有板皮、原木212车。
是年 翠峦建林业作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