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文第一节 地表水 一、河流
伊春境内沟谷密布水系发育,河流分属黑龙江、松花江两大水系。境内共有大小河流702条,均系外流河。属黑龙江水系的河流有56条,均在嘉荫县境内。属松花江水系的河流共646条。其中611条属汤旺河水系,绝大多数在伊春市区境内,部分在铁力县境内。松花江支流呼兰河及巴兰河两个水系的河流计30条,均在铁力县境内。
(一)汤旺河水系
汤旺河 是松花江的支流,金代称土温水、涛温水、屯河,元代称桃温水、陈河,明代称托温江,清代前期仍称屯河,后期将土温(吞)、桃温(屯)合音转为汤旺,女真语水中之岛,满语春光之意。汤旺河即充满春光之河,其名沿用至今。
汤旺河由北而南流经乌伊岭、汤旺河、新青、红星、五营、上甘岭、友好、伊春、美溪、西林、金山屯、南岔、浩良河等区镇至汤原县新发村北2公里处汇入松花江。在伊春境内流长443公里,流域总面积20838平方公里。其中,山岗地面积12351平方公里,占59%;坡地面积7568平方公里,占36%;平洼地面积919平方公里,占5%。
汤旺河主要支流 汤旺河水系共有大小支流、沟溪611条。河流长度10公里以上、汇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6条,河流长度5公里以上、10公里以下的有320条,5公里以下的小沟小溪175条。干支流总长度4692公里。流域平均宽度66.3公里,最大宽度169公里。年径流总量52.2亿立方米,河口平均流量184.6立方米/秒。
汤旺河属山溪性河流。流域内峰峦叠嶂,沟谷密布,河网呈树枝状,流域形状近似梨叶;支流分布大致均匀,每隔20~40公里即有一大支流注入。干流大部穿行于狭谷间,水流湍急,河流弯曲,河床多浅石滩,不易行舟。河谷宽一般在1.5~3.0公里,窄处不足200米。至浩良河以下地段河谷突宽,阔达数十公里,为一冲积平原。
汤旺河主要支流除东、西汤旺河以外,从上游至下游有清河、头清河、援朝河、抗美河、红旗河、向阳河、丽林河、丰林河、五营河、长青河、友好河、双子河、伊春河、梅花河、大西林河、五道库河、小西林河、大昆仑河、小昆仑河、大丰河、小柳树河、大柳树河、西南岔河、朱拉比拉河、小亮子河、亮子河、东京河、浩良河30条。
东汤旺河 发源于小兴安岭南坡,乌伊岭林业局桔源林场43林班处。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129°11′,北纬48°44′,河源处海拔高程563米,流经乌伊岭区,在汤旺河区西汤公路干线4公里处与西汤旺河汇合入汤旺河。其支流通江河长25公里,流域面积180余平方公里。
西汤旺河 发源于小兴安岭主脉东侧,汤旺河林业局的高峰林场西南9公里处的(七娘山)高地南麓。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128°59′36″,北纬48°29′32″。源头海拔高程650米。据汤原县资料载:《金史》称此河为“伊蓝加尔奇河”。
友好河 上游由东西友好河在友好区的广川北部汇流,其下称友好河。是汤旺河右岸一大支流。清末地图称“拉民河”。发源于小兴安岭主脉上的538高地、535高地、540高地(青山、莲子山、古山)南麓,于友好区东部汇入汤旺河。
双子河 汤旺河右岸的一大支流。其上游由西双子河、鸡爪河、罗圈河、西卡尔太河与东卡尔太河等河在友好林业局的三合林场境内汇流,其下称双子河。清朝时称鲁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主脉上的465高地东麓、466高地南麓、546高地南麓、528高地南麓(小佛山及三龙山等),于友好区、双子河镇北汇入汤旺河。
伊春河 汤旺河右岸的一大支流。上游有挡石河、翠峦河、尖山河、扶育河、幺河等支流于翠峦汇流,下游又汇入乌敏河。清末称乌鲁木河及鄂摩罗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脉上的609高地、676高地、764高地之东麓与锅盔顶山之东北麓。在伊春区东北部汇入汤旺河。
五道库河 汤旺河左岸较大支流。由桦皮羌河、青山口河、顺利河、卧龙河等河汇合而成。发源于小兴安岭东脉上的小白山、解放山的东麓,于美溪区南部汇入汤旺河。此河在清朝末年称毕罕河。
西南岔河 汤旺河右岸一大支流。由石头河、永翠河、小白河、半园河、英山河、南沟、木曾河等小支流汇合而成。诸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脉上的锅盔顶、积雨山、太平岭(芦吹山)小城墙砬子山(小白河源)等山的东麓,于南岔区东方的綠谭车站东部汇入汤旺河。此河在清朝末年称札里河、札琳河(满语之意“札里”为“腾牌”“,“札琳”为“麝鱼”)。
浩良河 汤旺河右岸支流。由西北岔河、西南岔河等小河汇流而成,发源于四块石北麓。清末称哈鲁河(满语“细粉”之意),发源于乃青山。于浩良河镇北铁路大桥南侧汇入汤旺河。
(二)呼兰河水系
呼兰河 上游在伊春市铁力县境内,发源于太平岭(芦吹山)西麓与三个大山东麓。流经铁力县的神树镇、桃山镇、年丰朝鲜族乡、王杨镇、双丰镇进入庆安境,又经庆安、绥化、望奎、兰西、呼兰等市县而汇入松花江。全长523公里,铁力县境内流长80公里,铁力县境内流域面积3878平方公里。
呼兰河支流
小呼兰河 呼兰河上游右岸支流。发源于桃山林业局上游林场的563林班(磨盘山东麓)和556林班(830高地东麓),流经桃山林业局的上游、奋斗、东风、上呼兰、柳河、春光与桃东等场、所,于桃山镇西汇入呼兰河。途中尚有喇叭河、白河、柳河、月牙泡等小河注入,河长67.5公里。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
铁山包河 呼兰河右岸支流。发源于铁力县境内的凌云山与横太山间谷地,流经铁力县年丰乡与王杨乡,于王杨车站东北汇入呼兰河,河长30公里。
依吉密河 呼兰河上游左岸支流,为铁力县与庆安县之界河。发源于锅盔顶山南麓,流经铁力县的工农乡与庆安县界,途经铁力林业局的丰林、鹿鸣、平安、二股、建设等林场与经营所,于双丰镇依南屯(建国村)北汇入呼兰河;途中尚有头道沟等数条小河汇入,河长90公里。
安邦河 曾名昂祁河、安板河及拉列罕河,呼兰河右岸支流。发源于平顶山(白石砬子)西麓、燕窝山北麓,为铁力县与庆安县界河。流经双丰林业局的爱林、青林、燕安、卫林、茂林等场、所入双丰镇,在双丰镇李三屯北汇入呼兰河,河长90公里。
(三)巴兰河水系
巴兰河 松花江支流。发源于1093高地(桃山林业局奋斗林场北部5公里处)东麓,铁力县境内流长58公里。流经朗乡林业局的建设、长远、三道沟、二道沟、头道沟等场、所而入依兰县境,后注入松花江。其上游有达里岱河、头道沟河、七道沟河等小支流。
巴兰河 支流
六道沟河 巴兰河上游左岸支流。发源于妈妈顶子山(铁力、通河界山)北麓和1093高地东麓,流经朗乡林业局的六道沟及长远林场,于长远林杨西侧汇入巴兰河。铁力境内流长58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066平方公里。
三道沟河 巴兰河左岸支流。发源于骆驼山东北麓,流经朗乡林业局的三道沟林场全境,于森铁红旗站北汇入巴兰河,河长21公里。
二道沟河 巴兰河左岸支流。发源于骆驼山东麓,流经朗乡林业局的三道沟林场全境,于巴兰河农场南2公里处汇入巴兰河,河长19公里。
折棱河 巴兰河右岸支流。发源于耳朵眼山西麓和正义东山南麓,流经朗乡林业局的折棱河、东折棱河、头道沟林场,在巴兰河农场西端汇入巴兰河,河长28公里。
达里岱河 由小西北岔河、大西北岔河、正岔河和东岔河等小支流汇流而成。其中,小西北岔河长6公里、大西北岔河长26公里、正岔河长20公里、东岔河长28公里。发源于石帽顶子山南麓,流经朗乡林业局的清源、永续、曙光、东风、新东、头道沟等场、所,于头道沟林场东的二号桥南汇入巴兰河。
(四)黑龙江及其主要支流
国境河黑龙江在伊春市嘉荫县的国境线长249.5公里,处在黑龙江中游地段。在这段江道上嘉荫县境内的支流有葛贡河等56条河流,流域总面积7752平方公里,2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2条。
乌云河 其上游有美丰河(于逊克县界)、布尔必拉罕河、乌伊岭河等河流汇入,中游有西米干河、札克大旗河等河流汇入,下游有清茶馆河汇入,是嘉荫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小兴安岭北坡的岩泉山(逊克县境内)东麓,乌伊岭巴岭北、大青顶山西、北、东麓(主源头)及乌伊岭林业局林海林场南部等地。流经乌伊岭林业局的美丰、上游、移山、林海等林场和永胜经营所及嘉荫县的福民村、牧头场、红石水电站、青山村、嘉荫县良种场等地,于团结村东北3公里处汇入黑龙江。该河清朝时称“乌伊河”、“五音河”等名,民国年间改称乌云河。
结烈河 其上游源头分大结烈河、小结烈河二流,发源于小兴安岭东脉上的657高地北麓及老北沟北4公里处。中游有大翁泉河汇入,流经桔源村、创业屯、守虎山林场、泉石林场、育林经营所、结烈河村、嘉荫农场及稻田村等地,于沿江屯北4公里处汇入黑龙江。
乌拉嘎河 是嘉荫县境内较大河流。发源于小兴安岭东脉上的757高地及657高地东麓。中游有西北岔河及柳树河等河汇入,流经南沟林场、北沟林场、乌拉嘎镇、乌拉嘎金矿局、互助屯等地,于保安村(保兴乡)东汇入黑龙江。
嘉荫河 是嘉荫县与鹤岗市及罗北县的界河。发源于小兴安岭东脉上的927高地及903高地东麓,在嘉荫县境内流经新青林业局的北影林场、水源林场、嘉荫河农场、砬子农场,嘉荫县的青峰林场、曙光林场、河口林场、嘉荫河矿等地,于嘉荫河口村东汇入黑龙江。嘉荫河古称扎伊芬河、折温河、查衣河、寨河、宰河,俗称“夹金河”。民国初年始定名“嘉荫河”,系“札伊河”转音。
二、泡泊及水湿地
伊春境内没有太大的湖泊,以泡沼居多。由于河道变迁及洪水冲刷等因素影响,在河流平缓的地带形成一些牛轭湖式的泡塘。
伊春境内的沼泽、水湿地分布较广。在山间沟谷、低洼处的泡塘周围、平缓地带、河两岸均分布有沼泽及水湿地,地表积水、地下水位较高。(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