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矿产

第七节 矿产


  伊春境内1985年已发现的矿床、矿点、矿化点及成矿异常区有300余处,其中包括贵重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按矿产分布的地理位置大体划为3个成矿带,即东部从嘉荫县的乌拉嘎至亮子河东风山一线,中部从五星至西林一线,西部从友好区的密林至铁力县的朗乡、二股一线,向北延至大平台地区(逊克境内)。
  伊春境内发育的华夏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了岩浆的活动和成矿条带的分布,许多内生金属矿床与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构造带密切相关。岩浆岩的侵入为热液型的各种矿床的母岩创造了先决条件,成矿类型也多样化。

  一、金属矿产

  (一)黑色金属(铁)矿床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 位于友好林业局施业区的翠岗森铁车站东北(逊克县境内)。该矿床是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和物探队于1966年共同发现的,并对其外围开展了地面物化探及地质普查工作。相继发现铁、铅、锌矿床与矿点多处,初步查明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是铁、钼、锌为主,并伴生有铜、铅、锡、砷、硫、硒、铟、镉、银、镓等多金属大型矽卡岩型矿床。1975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区测一大队对宏川一带的矿区进行了系统取样工作,确定了矿产储量。
  翠北铁矿床 位于翠岗森铁车站(逊克县境内)东北4公里处,距友好车站85公里。该矿床由黑龙江省地质局物探队于1967年航磁测量中发现。1973年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继之开展了地面普查工作。该矿床属中温热液交代矽卡岩型。共有3条矿体,属小型铁矿床。
  库源铁矿床 位于上甘岭区红旗(新风)林场(逊克县境内)西北近1公里处。1969年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在物探队配合下,对该矿床开展了普查工作。该矿床矿体赋存于变质砂岩与斜长花岗岩交代而成的矽卡岩带上,属矽卡岩型。矿体埋藏浅,小而富,适于露天开采,便于地方利用。
  对青铁矿床 位于友好区翠源森铁车站东北5公里处。该矿床系1958年大炼钢铁时,群众报矿发现的。原黑龙江省松江地质队当时作了初步地表评价。1966年,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又进行了详查工作。矿区内矿化分散且矿体规模小,但矿石品位较富,属小型矽卡岩型铁矿床。
  红旗山铁多金属矿床 位于友好区永续林场(逊克县境内)东北11公里处。此矿床先由黑龙江省地质局物探队于1973年航测中圈定异常区。1974~1975年由第三地质队普查证实。1976~1977年第三地质队又进行了以铁为主的综合评价工作。该矿区共有3条矿体,属矽卡岩型,规模小品位亦不高。
  五星铁多金属矿床 位于五营区五星镇西南2公里处。该矿床于1955年发现。1956~1958年先后由黑龙江省地质局、黑龙江省工业厅所属单位进行过普查工作。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露天开采利用。1970年后,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勘探公司七○七地质队又对该矿进行了详查与勘探工作。尚余铁矿百万吨以上,并有铜、铅、锌、硫等,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大西林铁矿床 位于美溪区(镇)西南10公里处的大西林村附近。该矿是伊春市目前正在继续开采中的铁矿床,规模属小型,属矽卡岩型热液充填交代磁铁矿。在此矿区周围尚有西大坡、后山、五二九林场东南沟等几个铁矿点,品位均不高。
  浩良河铁矿床 位于南岔区浩良河镇西22公里处,在朗乡林业局六一林场(东风林场)附近。该矿由黑龙江省地质局903航测队50年代初发现矿区异常。1959年10月~1960年底,由松花江地质局第五地质队进行了详查工作。该矿床由19个大小不等的扁豆状矿体组成,矿石主要为磁铁矿,含少量赤铁矿与褐铁矿;属小型,品位亦不高,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桦皮沟铁矿床 位于南岔区晨明镇西南约11公里处。该矿在1960年发现异常。196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物探队对矿区附近进行磁测。1970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区调队对矿区进行了普查。1971~1972年,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又对矿区进行深部了解并作了评价。该矿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规模虽小但品位较高,已被地方开采利用。
  二股西山铁多金属矿床 位于铁力县东北37公里的二股林场西南约2公里处。该矿由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普查勘探。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石中尚含有铜、铅、锌等,系以铁为主的中型多金属矿床。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其外围有十八公里、响水河北、二股西、三林班等处地面异常,有待今后进一步普查。
  二股东山铁锌矿床 位于铁力县二股林场东南约1.3公里处。该矿属小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锌矿床。
  朗乡南沟第一铁矿床 位于铁力县朗乡镇南九公里西约1.5公里处。此矿系1958年大炼钢铁时发现。从1958~1961年,由松花江专署地质局第四、第五地质队先后进行过3次普查。地方曾开采利用过。1969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又进行过现场勘察。该矿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属小型富品位矿,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宏铁山铁矿床 位于上甘岭区(局)新风林场(逊克县境内)北约4公里处。该矿以磁铁矿为主,属小型高温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对矿区深部情况尚未掌握。

  (二)有色金属矿床

  库尔滨铅锌矿床 位于友好区宏川车站南5公里处的库尔滨河西岸(逊克县境内)。该矿床是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1967~1968年在宏山铁矿外围普查时发现的。1979年该队又在过去的工作基础上,对该矿床做了进一步普查与深部验证工作。该矿床属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属小型铅锌矿床。品位较高,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母树林铅锌矿床 位于五营区五星镇南2.5公里处。该矿床是由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勘探公司七○七地质队于1971年发现,并做了少量山地工程揭露工作。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尚需进一步普查才能做出评价。
  小西林铅锌矿床 位于西林区址以西,距小西林车站18公里。该矿床属中高温热液交代型矿床,其外围尚有五二九——南沟、十二林场——后山、南岔、革命(老道庙)沟、二段、十二林场等铅锌矿点。此矿已开采多年。

  (三)贵重金属

  1.原生金
  团结沟金矿床 位于嘉荫县团结沟东北不到半公里处,距汤旺河车站60公里,有公路相通。该矿从1958~1966年,先后有小兴安岭区测队、黑河专署地质局七分队、黑河地质局砂金队、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普查队二分队、黑龙江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七○四队、东北地质研究所金矿组等单位,进行了地质测量、普查及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寻找山金的有利地段,编写出《乌拉嘎地区金矿资源汇编》一书。
  此矿从1955~1974年,由乌拉嘎金矿局进行开采。1974年乌拉嘎金矿在大青川北山兴建日处理200吨的选矿厂,1975年投产。此矿属低温热液次火山岩型金矿床,矿石物质成份有自然金、黄铁矿及少量辉锑矿、白铁矿、自然银、方铅矿、黄铜矿、雄黄、雌黄等。矿区共发现34条矿体,属大型原生金矿床。
  老平秃铁金矿床 位于朗乡林业局东风林场附近。矿体主要由磁铁矿等组成,属沉积变质型。据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在70年代末考查推断,该矿床含岩金。
  北沟金矿点 位于嘉荫县北沟西南5公里处。此矿点系黑龙江省地质局区测一分队1971年发现,1972年初步普查。矿体自然金产于石英脉中,金品位平均为105.8克/吨,远景较大,尚待继续寻找含金石英脉。
  金林林场金矿化点 分布于新青林业局施业区(嘉荫县境内)小鱼河上游金林林场至十列小屯一带。在这一范围内,共发现5处金矿化点。其中,两处是1967年由东北黄金地质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队发现的,其余3处为1963~1964年由黑龙江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发现的。
  2.砂金
  乌拉嘎河水系砂金矿 首次发现的产金地是乌拉嘎河上游的北沟大川。1936~1939年,被日本吉尔采金公司采走砂金3万余两。
  解放后,乌拉嘎金矿局三分局自1949~1952年4年间,采金5万多两。1958年经群众找矿,先后发现团结沟、金星沟等9处新的砂金产地。仅团结沟在1961~1962年就采出砂金2万余两,其中1块最大重36两。
  1956~1957年,中苏合作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小兴安岭地质队在这一带做过路线地质调查,初次提到小兴安岭的砂金成因。1960年,黑河专署地质队又对乌拉嘎河流域的小金沟、胜利大桥、五龙桥等地做了砂金的普查工作。
  嘉荫河水系砂金矿 嘉荫河是伊春市与合江地区的界河,其流域诸河谷是砂金盛产地之一。民国初年至日伪统台时期为采砂金兴盛时期。解放后,有少数老采金工及农民组织起采金队进沟开采。80年代又兴起个体采金,采金队伍遍布整个嘉荫河水系的各个支沟。
  建国后,黑龙江省冶金地质局七○七队首先在嘉荫河谷及其南侧开展过普查。197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三队又主要对萝北境内圈出5条矿体,伊春境内几条砂金矿体的情况,即嘉荫河矿金矿床遍布全河谷,而主要集中于嘉荫河下游。砂金埋深1~2米,每100单位毛砂能出1分金。80年代嘉荫县上游已有一些个体户进行采金活动。小鱼河砂金矿床位于新青区以东的红林、金林一带,矿区中心距新青区14公里。此砂金矿床于1965年由黑龙江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进行最终勘探工作,提出勘探报告。砂金矿体产于河谷及阶地的冲积层中,含金层大都在冲积层的底部层位。矿床由9个矿体组成,品位低,开采条件差。早年曾有人进沟采过。
  结烈河水系砂金矿床 大结烈河砂金矿床位于嘉荫县北沟(新青林业局施业区)西北10公里处的结烈河上游支流河谷中,包括大结烈、七十烈、四十烈、大毛等几个矿体。混合砂品位0.35克/立方米,1936年即已开采,至1964年已采出砂金34000多两。
  小结烈河砂金矿床位于北沟东北7.5公里处的结烈河支流中。混合砂品位0.25克/立方米。含金层品位30克/立方米,从1936~1962年已采出砂金13000两。
  汤旺河水系砂金矿 汤旺河水系许多支流河谷中产矿金,富集在第四系冲积层底部的砂砾层或粗砂层中,主要有白老爷河和石头河子砂金矿床。
  白老爷河砂金矿床位于北沟南15公里的汤旺河上游支流白老爷河河谷中,混合砂品位为0.5克/立方米。含金层品位3克/立方米。
  石头河子砂金矿床位于南岔区桦阳东北15公里处。1964~1968年,先后由黑龙江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和东北黄金公司第一勘探队进行过普查勘探,探明有两个具有工业价值的砂金矿体。
  此外,在南岔区的柳树河、美溪区五道库河上游524林场附近和金山屯区大丰河上游等地都富集有河谷冲积砂金矿,其中大丰河上游二段至老白山一带,早年曾有人采金。
  呼兰河水系砂金矿 呼兰河上游支流大安邦河畔含金砂砾层,呈带状分布,品位0.08~0.98克/立方米。铁力县黄金公司于1984年已进行手工开采。并探明在该矿点附近伴有岩金矿化。
  乌云河水系砂金矿 对该流域的砂金矿床未进行过地质普查工作。早在民国年间(1920年),曾有人到此采过金。

  (四)稀有金属矿产

  铌钽矿 在伊春境内发现有清水铌钽矿化点,位于红星区清水林场西北3.5公里处。此矿点是1962年由黑龙江省地质局区测队一分队发现的。1973年开展找矿工作,发现了铌钽矿化。区内断裂发育,含铌钽硂性花岗岩大致呈北东向展布,长约30公里,宽10公里,呈岩基产出。铌钽矿化相对富集地段约800米,Nb↓2O↓5最高含量为0.012%,接近一般工业要求的边界品位。副矿种类有30多种。
  黑稀金矿 只在南岔区桦皮沟576高地附近发现,主要产于伟晶岩中粗粒结构带中,含量1.5克/吨。与铁石、石榴石、磷钇石、磁铁矿等共生。其颜色为黑棕色,呈柱状。

  二、非金属矿产

  (一)固体可燃性矿产

  1.煤
  乌云煤矿床 位于嘉荫县乌云镇西南14公里处。此矿床由黑河地区二○七煤炭勘探队于1959~1960年做过地质及煤层分析,属褐煤,当时未圈定矿体。1974~1975年,又由伊春林业勘察设计队地质队进行矿山测量,打百米以上深井7眼,提出1份A区可采量为300万吨的报告。矿床总储量400余万吨,已开采多年。此矿床煤层出露最大厚度15.4米,可采煤两层,厚1.2及4.75米。还有两层薄煤,厚均小于1米。
  翠岭煤矿床 位于乌马河区翠岭镇西山,乌敏河凹陷带中部。共发现3层含煤层,均为局部可采煤层,属褐煤——长焰煤,开采几年后中断。还在此矿床以南的秀水、安全、前进等地又发现数个新的煤矿点,沿乌敏河一带寻找新的可采地段尚待进一步普查。
  大洞村煤点 位于嘉荫县大洞村(赵家店)西北约3公里处的沟谷中。该煤点系伪满“开拓团”发现,当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直到1958年嘉荫县才在此做过地表揭露工作。1959年东北煤田第二局协同嘉荫县进行了地质勘察工作。此煤点地层出露面积仅6平方公里,有7层薄煤。最厚层40厘米,其余均在19厘米左右。煤质较好,相当于烟煤,属低硫无炼焦性褐煤,可供民用。
  白头山——小河沿煤矿点 位于嘉荫县乌云镇西北7公里处的黑龙江沿岸一带。此煤点分布面积约15平方公里,出露地表的煤层共4层,厚15~20厘米,最厚处50厘米。系褐煤,可供民用。
  铁力西北河煤矿点 位于铁力县西北河23公里,营林所以北4公里处。该矿点所见岩性为泥岩与粉砂岩互层,煤线与薄煤层夹于泥岩中,厚10厘米左右。目前尚未进行穿透性煤系地层的深探工作。
  石长北煤矿点 位于铁力县城东石长车站北约6公里处。有人在打水井时发现有煤层,厚约1米,范围不详,但为在该区找煤提供了线索。
  其他找煤线索 在翠峦以东五棵松一带分布的白垩系淘淇河组地层中发现有煤线,黑龙江省煤炭管理局普查大队在此进行过普查工作。此外,还在汤旺河区至嘉荫县的嘉东公路40公里附近发现煤点,尚未进行普查。
  2.油页岩
  太平村油页岩矿化点 位于嘉荫县太平村西南约2公里处的黑龙江边。此处发现共有3层油页岩,含油率1%左右。尚不具工业意义,有待进一步详查。
  永安村油页岩矿化点 位于嘉荫县永安村东约1.5公里处的黑龙江边。该处油页岩赋存于杂色砂岩与黑色页岩之间,厚3~4厘米,长约50米,含油率2%。虽不具工业意义,但可作为寻找新的含油层位的线索。
  铁力油页岩矿点 位于铁力县火车站东南约1.5公里处。此矿点是在打水文线站时发现的。油页岩呈灰绿色,厚4米余,含油率0.4~1.5%,不具工业意义,可做为寻找新油页岩的线索。
  3.泥炭
  主要分布于新青区、红星区的汤洪岭及友好区的广川等地。总储量千万吨以上。

  (二)建筑材料矿产

  1.珍珠岩
  嘉荫县矿点 位于大滚子沟413.8高地、建国东413.3高地、大滚子沟西4公里的山脊、福民河口南山等地均产黑跃石和珍珠岩。
  石麻子大岗珍珠岩矿点位于大平台地区西克林西北15公里处库尔滨河东岸。珍珠岩呈夹层状,产于福民河组酸性火山岩中,地表出露长度200米左右,厚1~2米,最厚处达20米,总厚度尚未控制。
  七号闸珍珠岩矿点 位于翠峦区挡石河经营所七号闸西北约4公里处,矿体厚约300米,灰色,玻璃质,具酸性喷发岩特点。
  2.大理岩
  阿廷河大理岩矿点 位于大平台地区的阿廷河下游三间房林场东南的宝山东侧(红星林业局施业区、逊克县境内)。矿体产于阿廷河向斜构造南翼下泥盆统翠岗组地层中。岩体由白云质大理岩、含石墨大理岩和条带状大理岩组成,杂质较少。
  松林大理岩矿点 位于新青区松林林场东部。矿体长约7公里,共有5个矿化层,厚度较大,具工业意义。
  红星大理岩矿点 位于红星区北部。大理岩层厚50米以上,含S↓O↓2量较高。
  二杨大理岩矿点 位于红星区二杨经营所南3公里处。大理岩层厚350米以上,长2公里余,具工业意义。
  共青大理岩矿点 位于红星区共青林场西北2公里处。矿体分布范围约0.5平方公里,呈层状,含S1O2量较高。
  清水河大理岩矿点位于红星区清水河林场附近。矿体分布范围约1平方公里,含S1O2量低,可用作熔剂及水泥、石灰原料。
  老第一大理岩矿点 位于翠峦挡石河经营所二段(老第一)西北2公里处。此矿大理岩含S1O2量低,能满足熔剂及水泥原料的工业要求。
  老十九大理岩矿点 位于翠峦区昆仑气林场新林村北3公里处。矿体出露有两个地段,东部岩体长400米,厚150米;西部岩体长100米,厚200米。优者可做水泥原料,劣者可做劣质熔剂。
  丰茂大理岩矿点 位于金山屯区丰茂林场东约12公里处。此矿点为结晶灰岩变质,品位较高。已圈出两个矿体,长250~500米,宽20~60米,可做水泥原料。
  蔚兰沟大理岩矿点 位于上甘岭东南约11公里处。矿体长在200米以上,宽150余米,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六一林场大理岩矿点 位于浩良河铁矿附近;与沉积铁矿相伴生,可供地方烧石灰用。
  浩良河二十六公里大理岩矿点 位于浩良河至带岭公路26公里(板子房)处。分布面积不大,可做水泥及石灰原料。
  浩良河二十公里大理岩矿点 位于浩良河镇。该矿由东北有色金属勘探公司七○七地质队与黑龙江省治金勘探公司于1979年以来先后进行普查。
  老平秃大理岩矿点 位于老平秃铁金矿床外。矿体规模大、质量好。
  安邦河白云岩、大理岩矿点 位于铁力县西南,安邦河上游一带。质量较好,可做冶炼熔剂与水泥原料。
  二股大理岩矿点 位于铁力林业局二股营林所。共有两处矿体,二股西山和二股东山。铁力林业局已开采用做水磨石原料。
  徐老九沟大理岩矿点 位于铁力林业局西北河营林所境内的徐老九沟一带。颜色翠绿,可做饰面材料。
  美溪大理岩矿点位于美溪镇南,尚未详勘。
  3.石灰岩翠岗石灰岩矿床位于友好区翠岗森铁车站东南约2公里处(逊克县境内)。矿石大部为结晶灰岩,局部含白云质结晶灰岩。属小型矿床,可做熔剂与水泥原料。
  五星熔剂灰岩矿床 位于五营区五星车站东南约2公里处。此矿由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进行了普查。矿区共有4个矿体,属沉积变质型。矿石主要为方解石,次为白云石。质量好,规模大,可用作水泥、熔剂及化工原料等。
  太平岭结晶灰岩矿点 位于翠峦区挡石河经营所西北3公里处。矿区共有2处矿体,东部矿体长4000米,厚400米;西部矿体长1000米,厚300米,属滨海沉积变质型。质量能满足熔剂及水泥原料的工业要求。
  二段南山结晶灰岩矿点位于翠峦区昆仑气林场新林村东1公里处。地方曾进行小型开采,用作生石灰原料。因含PS量高,不宜作熔剂,可作劣质水泥原料。
  苔青熔剂灰岩、白云岩矿床 位于美溪区苔青车站南侧,矿床处于苔青单斜东南部。矿体分散、规范小且不连续,属Ⅱ、Ⅲ级品,达不到高标号水泥原料要求。已被苔青水泥厂开采十几年,尚在开采利用中。
  大西林铁矿区结晶灰岩与结晶白云岩矿点 位于美溪镇西南10公里处。矿体长1200余米,平均宽200米,可用作水泥及化工原料。
  泉河林场结晶灰岩矿点 位于美溪区泉河林场北约1公里处。矿体长1000余米,宽约400米。品位较高,可用作水泥原料。
  晨明西山石灰岩矿床 位于南岔区晨明镇西约4公里处汤旺河右岸。该矿在1969年曾由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五地质队进行过勘探,规模属中型。矿石质量较好,能满足工业用熔剂及水泥原料的工业要求。西林钢厂与晨明水泥厂正在开采利用。
  4.白云岩
  红林白云岩矿点 位于新青区址与红林经营所之间。矿体长约2公里,呈层状分布。可用作碱性耐火材料和炼铁熔剂。
  向阳白云岩矿点 位于红星区向阳林场西南5公里附近。矿体长4公里余,共有3层,总近千米。具工业价值,可作熔剂及耐火材料。
  宝梁山白云岩矿点 位于翠峦区昆仑气林场新林村西山。矿体长500余米,宽100余米。质量能满足化工及冶金辅助原料的工业要求。
  小西林——十二林场大理岩白云岩矿点 位于西林铅锌矿区至十二林场一线。矿石主要为结晶灰岩及白云岩,可作普通水泥原料及化工原料。
  板房白云岩矿床位于南岔区二十林场西3.5公里处,距浩良河镇20公里。矿体规模较小,但质量优良,合乎冶金辅助原料I级品要求。
  桦皮沟白云岩矿点 位于南岔区晨明镇西南11公里处。矿体规模虽小,但品位高,合乎白云岩工业指标I级品要求,可供地方工业利用。
  北阳白云岩矿点 位于南岔区北阳村西北3公里的汤旺河右岸。矿石质量合乎白云岩Ⅱ级品工业标准。规模不大,过去曾一度开采利用过。
  杨木沟白云岩矿点 位于南岔区浩良河镇西北20公里处。矿体出露长度在72公里以上,宽0.5公里左右,呈带状分布。质量好、规模大。
  5.陶土及粘土
  带岭高岭土矿 分布在带岭区红光林场境内,为伊春林区少见的陶土矿。已开采利用烧制釉面砖及瓦,质量颇佳。
  其他陶土矿 在乌马河区的伊林、育苗,友好区双子河沟里,金山屯区3公里、嘉荫县常胜、富饶等地亦产高岭土,均可用作建材工业原料。
  砖瓦用粘土 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分布,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和全新统黄土状亚粘土。它是烧制普通粘土砖的主要原料,也是烧制水泥的辅助原料。分布面积较大的有铁力县、嘉荫县、伊春区、南岔区等一些地势开阔的地带。
  6.玻璃原料矿产
  五星石英石矿点 位于五星火车站东南约2公里处。属沉积变质型,质量较劣,可用作玻璃原料。
  翠岭石英石矿点 位于乌马河区翠岭南7公里处。属热液充填型,杂质含量高,可作一般玻璃原料。
  西林石英石矿点 位于西林区附近。属沉积变质型。
  7.建筑石材矿床
  伊春市建筑石材产地分布较广,主要为花岗岩类。其中采掘历史悠久的有桃山建材矿床、朗乡建材矿床及石长建材矿床等。其他各县区均有采石场。
  8.建筑砂
  遍布伊春市境内各大小河流的河床、河谷,为基本建筑材料。

  (三)其他工业材料矿产

  1.玛瑙
  阿廷河三支流玛瑙矿点 位于乌伊岭林业局阿廷河林场东南6公里处(行政区划属逊克县)。该矿点系1975年群众报矿所发现,一直在开采中。由于无组织采掘,破坏了含矿层,给评价工作带来极大影响,据统计年产350万吨。
  阿廷河五支流玛瑙矿点 位于乌伊岭林业局阿廷河林场东北6.5公里处(逊克县境)。该矿点于1975年为当地群众发现并采掘。1980年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一区调大队对该矿点进行初步检查,属河流冲积型砂矿。矿点规模较大,但含杂质多,工业意义不大。
  阿廷河一支流、二支流、四支流及王跨子河流域,均有较好的玛瑙矿石出露,给今后玛瑙矿的普查提供了方向。
  福山玛瑙矿点 位于逊克县三间房林场东南11公里处。阿廷河中游福山附近,属红星林业局施业区,矿石主要产于坡积层中。矿区规模大、质量好,工业意义较大。
  嘉荫县永青农场北山、红光南等地亦有玛瑙矿化点,块大且产量多。
  2.硅石
  一般产于石英脉和伟晶岩的石英核中。在乌伊岭区、红星区、乌马河区、西林区、金山屯区、南岔区及铁力县等地均有分布。
  桦皮沟硅石矿点 位于南岔区桦皮沟铁矿以北。共有4处矿体,即桦皮沟铁矿对面山矿体,位于晨明经营所三段西南约5公里的406高地附近。产于伟晶岩石英核中,可做冶金耐火材料。桦皮沟西北山矿体,位于前一个矿点西面1200米处。呈石英脉产于大理岩层间裂隙中,可做电瓷原料。桦皮沟西山矿体,位于距西北山850米处的534高地上。呈石英脉产于绢云母片岩的裂隙中,可做冶金耐火材料。576高地附近矿体,产于伟晶岩石英核中。质纯,可做日用陶瓷。
  北阳村硅石矿点 位于南岔区北阳村北近3公里的山坡上。共有5条石英脉产于板岩、大理岩裂隙中。可做冶金耐火材料。
  太平沟硅石矿点 位于南岔区太平沟黎明二段东南约2公里处。产于伟晶岩石英核中。南岔区曾于1970年初开采用于生产工业硅。因规模小,工业意义不大,可做无线电陶瓷用。
  3.水晶
  西林区白林东山(汤旺河左岸)东风1号、2号矿体,过去进行过试采。埋藏浅、范围小、产量低、工业意义不大。带岭区南沟、北沟均产水晶,详情待查。
  4.石墨
  在翠峦区、友好区、带岭区、铁力县等地均有分布。
  神树石墨矿床 位于铁力县神树镇东南约4公里处。此矿在清朝光绪年间便已开采,目前铁力县地方工业尚在开采利用。矿石含固定炭为15.47~27.20%,属中低品位。
  小白河石墨矿点 位于铁力县桃山镇东南约24公里处。属接触变质型、规模小、,含灰分、挥发分高,可用于铸造工业。
  小白南石墨矿点 位于铁力县小白镇南约26公里处。属接触变质型,矿石属中低品位。
  5.黄铁矿
  伊春市黄铁矿有铁力县桃山镇二十四公里黄铁矿化点和铁力县东南黄铁矿化点等,含硫品位低,暂不具工业意义,可做为今后寻找黄铁矿的线索。

  三、成矿远景区和异常地带

  伊春境内有许多金属与重要非金属的成矿远景区和异常地区,尚有很大的找矿希望,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地质普查工作,以便开发利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