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雪害
第十节 雪害
伊春市辖境属高寒山区,四季鲜明,冬季漫长多雪,日降雪成害(灾)天气时有发生。据区、局志书和气象资料记载,1956年2月3~4日,伊春区降水量4.3毫米,最大积雪深17厘米;4月23日,降水量49.3毫米,最大积雪深22厘米。1957年冬,南岔区一次降水,积雪深150厘米,房门堵塞,公路、铁路多日不通;4月23日,伊春区降水量26.5毫米,19日最大积雪深32厘米。1959年4月4~6日,伊春区降水量19.5毫米,6日积雪深14厘米。1961年11月8~9日,伊春区降水量9.6毫米,8日积雪深22厘米。1964年11月22~23日,铁力县降水量10.3毫米,23日积雪深16厘米。1966年10月28日,铁力县降水量15.1毫米,最大积雪深28厘米;28~30日,嘉荫县降水量30.4毫米,最大积雪深16厘米。1969年11月10日,嘉荫县降水量14.1毫米,最大积雪深25厘米。1970年4月6~7日,伊春区降水量17.2毫米,7日积雪深20厘米。1972年10月26~28日,五营区降水量9.8毫米,28日积雪深15厘米;11月21~23日,降水量20.4毫米,积雪深20日为25厘米到22日增到44厘米;11月20~23日,嘉荫县降水量24.3毫米,积雪深19日为12厘米到23日增到33厘米;11月21日,伊春区降水量14.5毫米,积雪深20日为13厘米到21日增到40厘米;11月,友好区连降水4天,积雪深40厘米,造成森铁停运。1973年2月,友好区连降水7天,积雪深40多厘米,造成森铁停运。
1977年3月23~24日,嘉荫县降水量18.5毫米,24日积雪深19厘米;4月17~18日,五营区降水量26.2毫米,最大积雪深13厘米;9月19日,五营区降水量11.1毫米,积雪深1厘米;乌伊岭区降水量5.3毫米,积雪深5厘米。
1978年4月18~20日,铁力县、乌伊岭区降水量20.8毫米,积雪深14厘米;11月18~19日,降水量12.0毫米,积雪深15厘米;11月18~19日嘉荫县降水量17.4毫米,19日积雪深25厘米。
1979年10月26~27日,嘉荫县降水量17.1毫米,27日积雪深22厘米。
1980年9月24~25日,五营区降水量17.1毫米,积雪深4厘米,造成白菜大量脱帮;10月25日,五营区降水量32.2毫米,最大积雪深34厘米,造成铁路、木材运输停运两天;嘉荫县降水量41.9毫米,最大积雪深28厘米,使小麦捂地22500亩,大田7830亩,嘉东公路中断8天,嘉保、嘉富公路中断9~11天,降雪使电线结冰、压断,电杆折断4根,全县停电4天;伊春区降水量27.3毫米,最大积雪深27厘米,使铁路、公路停运两天;铁力县降水量15.8毫米,积雪深16厘米,降雪期间除铁路,邮电正常外,车辆停运两天,600万亩农作物被雪埋,其中大豆2000亩,减产20%;铁力运输公司停运两天;桃山林业局131公里运材路停运两天,动员1809人除雪;朗乡林业局动员3500余人、4台推土机、13台汽车、16台拖拉机清雪3天,少运材4000余立方米,损失159775元。本年冬季,降雪尚将浩良河化肥厂至二一○电厂高压线压沉接近地面,在除障施工中1名电工冻死在线柱旁。1981年5月,友好区一次降雪深10厘米,结冰厚12厘米,气温下降—4摄氏度,塑料大棚多被损坏少数被压倒。1982年12月22~24日,伊春区降水量12.7毫米,最大积雪深19厘米,使交通一度受阻。1983年11月中旬,伊春区两次降中到大雪,最大积雪深20厘米,造成雪阻;11月10~12日,五营区降水量23.5毫米,最大积雪深27厘米。1985年3月28~30日,五营区降水量16.2毫米,最大积雪深20厘米;11月9~13日,降水量20.2毫米,最大积雪深20厘米;10月15~16日,伊春区降水量28.7毫米,最大积雪深25厘米,雪捂大豆1400余亩、白菜600余亩,人工林受害20余亩,铁路晚点运行;嘉荫县降水量32.3毫米,最大积雪深33厘米,全县70%大豆被埋,其中未割大豆6900亩,已割未拉36000亩,估损34万元;乌伊岭区降水量30.5毫米,最大积雪深30厘米,致使客运停运两天,农林业不同程度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