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拖拉机制造
第二节 拖拉机制造
1975年伊春地区决定组织生产制造“兴安—25型”拖拉机。1976年7月,根据伊革发〔1976]62号文件,将南岔油锯厂改为南岔拖拉机厂(现南岔镇林管局技工校址)。抽调计委、物资局、木材调运局、农机局、机械局的主管领导及其它人员组成“制造兴安—25型拖拉机会战办公室”。会战经历了选机定型、样机试制、工艺定型、小量试生产4个过程。为保证整机生产,全地区25个生产厂制造各类专用机床39台,各种工、夹、量、模具400套。1977年兴安一25型拖拉机被列为林业部部管产品,到1978年共生产拖拉机72台、柴油机191台,零配件及半成品83种322258件,填补了全省中马力拖拉机、柴油机的空白。后因配套件无渠道,材料供不上,质量不过关等原因,于1978年末拖拉机生产下马。
一、柴油机
1975年伊春林机厂承担生产295型柴油机任务,年产规模1500台。整机除机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由乌敏河林业局机修厂生产,空气滤清器、消音器由市薄铁制品厂生产,散热器由美溪局机修厂生产;活塞由友好区东方红有色金属铸造厂生产,橡胶制品由市橡胶厂生产外,其它所有加工件及装配由伊春林机厂组织生产。该厂柴油机车间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设备35台,自制汽缸体、汽缸盖专用机床8台。1977年生产柴油机142台。1978年生产柴油机49台,年底停产下马。
二、兴安—25型拖拉机
全市有“兴安—25”型拖拉机配套生产厂家16家。由南岔拖拉机厂承担装配和传动箱制造,南岔木材水解厂生产提升器总成和电瓶,南岔轻工机械厂生产导向轮和驱动轮,大丰局机修厂生产转向器总成,美溪区青松农机厂生产悬挂总成,乌敏河林产工业机械厂生产末端传动总成,伊春林机厂生产燃油箱总成,浩良河公社农机厂、西林综合厂、翠峦局机修厂生产铸件毛坯,伊春市农机厂生产拨叉,伊春区薄铁制品厂生产空气滤清器支架,伊春区橡胶厂生产橡胶件,双子河机床修配厂生产齿轮和轴承,丰林局机修厂生产拨叉轴、操纵杆总成,红星局机修厂生产皮带轮总成,友好木材加工厂生产制动总成。全部生产线有过桥壳体、传动箱壳体、末端传动壳体、转向器壳体、转向涡杆、提升器外壳等,专用机床31台及相应的工、夹、量具,1976年完成样机制造。1977年试生产35台。1978年生产107台。拖拉机组装在南岔拖拉机厂进行。
三、伊春—12型拖拉机
1982年伊春林机厂自行设计林农—12型拖拉机,配套动力采用沈阳柴油机厂制造的12马力“195”型柴油机。1983年生产出样机。1984年小批量生产。该机折腰转向,拖斗自卸,可用于运输、农田耕耘、排灌等。1984年该机通过市级技术鉴定,将原林农—12型改名为伊春—12型。到1985年,共生产5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