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 一、生产设备
60年代前,伊春市拥有的锯材生产设备大多是日伪时期的,虽多次技术革新、改造,但仍陈旧、落后。60年代,对进料、成材、板皮、锯末运输等环节进行改造,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70年代,将主力锯跑车和附属料车的跑车小带锯改为自动无级变速跑车,全面实现了带锯跑车化生产线。80年代,伊春市全部实现了锯材机械化生产。
截至1985年,全市16个制材厂(车间)的主要机械设备,有进锯链子4486延长米;各种锯机341台,其中,跑车带锯69台,立式带锯91台,卧式带锯36台,双边截锯16台,圆截锯104台,单项圆锯30台。
二、工艺流程
50年代,锯材生产采用以带锯为主,单层一行多带的综合性狭长型和排锯工艺。60年代,由国家林业部委托林产工业设计院设计,采用运输机(带)直接将制材车间的废料运输到综合加工车间进行再生产,提高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背、肩扛、“肚皮顶”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因车间厂房限制,仍是长工艺。70年代,按国家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修改锯材工艺组织生产,截至1985年,全市锯材生产工艺仍然采用长工艺。(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