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工业门类第一节 采掘工业 一、铅锌
由西林铅锌矿独家生产。1959年2月成立采选筹备处,7月,省机械冶金厅接管,改名“黑龙江省小西林铅锌矿”。1964年移交有色金属公司。1966年4月,隶属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改名为“小西林铅锌矿”。1970年下放到黑龙江省第一工业局。1972年归省冶金工业局领导。1983年隶属省冶金工业厅。1984年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1960年2月,由地方投资进行土法开采,至1963年共冶炼精铅1829吨。1966年4月进行扩建,1969年1月,建成投产。主要矿点有1号矿体群,老道庙沟铅锌矿、铅山铅锌矿、南沟铅锌矿、工段铅锌矿和白云岩非金属矿。自投产至1985年累计生产铅10.73万吨、锌13.4万吨、硫磺102.32吨。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76万元,比1980年1389万元增长近1倍,工业净产值1246万元,比1980年的424万元增长1.94倍。
二、黄金
1939~1947年,实行“把头大柜制”,工人卖苦力。1947年,合江军区建立乌拉嘎金矿局,成立矿山管理委员会,组织工人成立采金班。1953年,为地方国营佛山县乌拉嘎金矿,招录临时工,统一组织采金。1962年,成立省乌拉嘎金矿局,204名临时采金工转为全民所有制工人。至1985年,固定工人增加到1853人。
1939年,采金为手工作业。1965年,50立升采金船投产;同年,机械化采选场上马。1970年,25吨/日选厂建成。1983年,两套砂泵水枪采场投产。1984年,1006#50立升采金船试车成功;同年,104#100立升采金船投产。1985年,固液分离大选场投付使用。
1948年,产黄金12780两。1985年,产金18019两。38年,共生产黄金223697两。
三、煤炭
嘉荫煤矿原名(乌云煤矿),位于嘉荫县乌云镇西南15公里处,是隶属嘉荫县工业局领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生产褐煤。1967年,嘉荫县在乌云设点开矿,有职工27人,有推土机、载重汽车、翻斗车等机械设备。1983年,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并购进一批新设备。生产能力由改造前的年产3万吨,提高到6万吨。1984~1985年,实行承包经营,有固定资产235万元,职工84人。1985年,生产褐煤38500吨,实现产值63.5万元,总成本37.7万元,创利润1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744元/人。
1960年,翠岭煤矿建立,主要产褐煤。1962年停产,1964年重新开采,日产褐煤450吨。1983年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