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铁路
第二章 铁路
伊春铁路地区位于南乌线104公里367米处,是南岔、翠峦、乌伊岭之间的交通枢纽,是佳木斯铁路分局的派出机构。伊春区境内的伊春铁路地区始建于1954年,时称伊春线路总支。1962年,改为伊春车务段。1964年,为伊春铁路地区党委,隶属于哈尔滨铁路局,佳木斯铁路分局。1949~1964年,属于齐齐哈尔铁路局、绥化分局。
伊春铁路地区管辖伊春车站、工务段、电务段,五营车务段、西林车务段,伊春铁路中学、铁路医院7个科级单位。协管伊春机务分段、五营机务折返分段、伊春铁路房产、水暖分段、列车驻在所、列检驻在所、铁路电力、给水领工区、公寓、食堂、托儿所、铁路小学、五营铁路小学等15个车间级单位;站段劳动服务公司、厂、店、队等单位51个,共有职工5148人。
南岔铁路地区位于南岔区境内,在绥佳线与南乌线的交汇点上,是绥佳线的主要枢纽,主要担负着绥佳、汤林2线的客、货运输任务。南岔铁路地区,始建于1946年下半年,时称北安铁路局南岔铁路地区办事处。时有管理干部10余人,管辖机务、车站、工务、电务4个站段1个列检所。全地区有职工250余人,有机车13台,车站有9条道线,日接发列车3~5列,日办理车辆百余辆,设备简陋,均为人工操作,汤林线建成后也隶属南岔铁路办事处管辖。
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南岔铁路地区的机构也多次变化。先后隶属北安铁路局、齐齐哈尔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1949年,撤销了南岔办事处,改为南岔铁路地区党委。1958年,将地区党委改为南岔办事处,设立了党、政、工、青组织机构,管辖汤林线,绥佳线神树至汤原间,有管理干部百余人。1963年,撤销了南岔办事处,改为南岔铁路地区党委,为佳木斯铁路分局派出机构。1978年,南岔铁路地区党委管辖区段东至浩良河,西至神树,北至乌伊岭。管辖10个站段及10个劳动服务公司,12个部门。有机务段、车站、工务段、车辆段、电务段、水电段、房产建筑段、朗乡车务段、铁路医院、材料厂。此外,还有列车驻在所、乘务员公寓、职工食堂、托儿所、房建办、线桥队、铁路一中、二中、三中、一校、二校、三校。1985年,职工总数75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