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林业邮政

第四节 林业邮政


  1951年,伊春邮政局组成3个邮政通信服务组,每组2~3人,深入林业生产一线到工棚为工人办理邮政业务。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作业点的开辟,人口的增加,流动服务已满足不了林业生产的需要。1952年,乌敏河森工局在邮政局的协助下首先创办了林业邮政通信网。这一经验在各森工局推广,到1956年,所有林业通信均采取这一办法。形成以各林场为点,以附近邮局为中心,呈放射性结构的网络。1957年,在全省林业地区推广。是年,伊春林区69名林业投递员,为进一步加强林业邮政通信工作,提高通信质量和工作效率,联名以“五好”(思想好、工作好、服务好、团结互助好、宣传工作好)、“五快”(走得快、取得快、分得快、报刊收订快、信报传递快)、“三无”(无差错事故、无丢失积压、无有理由申告)、“三满意”(上山工人满意、森工局满意、伐木场和各车间满意)为条件,向全省林区投递员提出了倡议。这一行动立即得到了全省广大林区邮递员的响应。各林场的事务员负责服务点的信函、包裹、汇款、报刊等的收寄工作,然后转交林业局通信员传送到邮电服务机构办理正式交寄手续。通信员再把寄往林场的信函、包裹、汇款、报刊等带回交由林场事务员发放。林业邮政网的创建,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据乌敏河林业局统计,仅1957年工人汇款1项就减少3万多人次下山,以每1天计算可给国家多生产木材10万立方米。1958年,有林业邮政网点64处,邮路800多公里,林业投递员69名。1974年,林业邮政通信交由各林业局单方面领导与管理。到1985年,林业邮政网点已发展到299处,邮路发展到3844公里,最长的森林邮路达几十公里,林业投递员发展到299人。
  各林业局均有专门的或由其它部门代管的林业邮政通信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