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通信网络与队伍
第二节 通信网络与队伍
一、通信网络
开发初期,林务分局和各林务所分别设立交换台,各自独立互不联网。后租用铁路部门电话线2对,连接伊春、乌敏河、翠峦、五道库、大丰、南岔等交换台,初步形成了以磁石式交换机为主的普通电话系统。50年代,伊春以北各局陆续建设,其交换台逐步进网。到1959年,友好、上甘岭、丰林、红星、新青、东风各局与伊春联网。乌伊岭、带岭分别于1964年、1965年进网。1980年,随通信线路延伸,伊春与铁力、双丰、桃山局联网。1981年朗乡进网。至此,全管局16个林业局和带岭林业实验局组成了伊春林业专用通信网。1984年,林业长途干线通信网全面进行技术改造,林管局投资72万元,新装载波机27套,增设了汇接、遥控,引入试验等设备43台(架),全部技术改造工程由林业电话局自行设计施工,工程涉及4个载波室(站)、1个长机室、1个长话室。1985年3月,17个林业局电话所机械、交换、电源室和长途线路改造竣工。长途电话达114条。
二、职工队伍
1949年,汤原林务分局电务所仅有电工6人。1954年,电话所成立时职工达27人,其电工中多为有实际经验的老工人。1957年,电话所与工程公司电讯队合并成立电讯管理工程队,职工达49人。1960年春,电话所职工达60人,其主要由3部分人组成,即原电话所的老职工,从工程公司分到电话所的青年工人,从林管局森铁处或其他林业局调入的通信管理干部。1965年,成立电话局时,有职工84人。1984年末为278人。1985年末,在册职工288人。全市共有林业电话职工1422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8人、技术员6人。
50年代,林业电话局就编印多种通信教材,举办了多期培训班。从1962~1982年,先后送出73人次到铁道部北京二七通信工厂、北京铁路局和海军司令部通信学校学习。1982~1984年,先后送出80人次到省邮电学校和长春邮电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