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成本管理

第五节 成本管理


  森工企业属限产行业,木材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50年代,由人工采伐,以马套子集材,平车、流送、森铁等方式运输,发展到以拖拉机、汽车等机械化运输,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采伐、集材、运材、贮木厂等生产过程,分阶段汇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严格区分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产成品与在产品的界限,掌握各种资金渠道和成本开支范围。核算期一律采用历月制,即每月1日到月末为一成本计算期。
  1953年,木材生产每立方米单位成本为24.98元;1959年,为17.50元;1966年,为22.25元。到1977年,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到53.79元。影响成本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产量变化,1977年比1966年下降19.6%,1977年,更改资金提取增加;1966年,生产物资供应实行定点供应,周转环节少。1977年,物资外协、靠自运渠道增多;集运材距离延长、森铁改汽运、森警队经费的改变。
  1980、1981年,木材成本又有提高,分别为36.65元和45.96元。提高的主要原因,原木生产伐区不断延伸,森铁线路延长6040公里,汽车公路延长210.65公里,运材距离平均增长6.76公里,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68元;更改基金提存标准改变,每立方来单位成本提高5元,木材产量减少,固定性费用使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95元;工资调整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1.22元;恢复企业财产保险,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33元;新增固定资产增长,提大修理折旧141.6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34元;企业负担的增设机构,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16元;按规定从工资总额中提1%的职工教育经费,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09元;生产工人劳动保护用品缩短使用期,提高标准,平均要比上年增加30%,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19元;工资总额和资金增加,再加上70%的排污费,单位成本提高0.35元。锯材生产(1981年),原木在1980年平均69.74元基础上提高到94.53元,锯材原料每立方米增加24.79元;锯材出材率比1980年降低1.8%,多耗用原木40185立方米,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3.74元;产量减少,影响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84元;缴纳保险费,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76元。1985年,木材生产单位成本实际完成58.92元,比1984年增加8.73元,增长17.39%。影响木材成本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木材产量比上年减少214086立方米,固定性费用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1.14元;增提大修理基金150.5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34元;运材平均距离比上年的50.80公里增加3.49公里,增加支出767.5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2.56元;煤炭价格上调增加支出234.4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53元,抚育伐材实际交库465802立方米,每平方米实际成本为87.78元,比上年提高11.22元,增加支出522.6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1.19元;各种钢材平均每吨提价590元,钢丝绳每公斤提价0.8元,各种油脂燃料由于计划内供应不足,计划外用油量大,增加支出,共增加支出901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2.06元;木材产品应负担的两级管理费,增加支出629.8万元,使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1.44元。
  1985年,锯材产品每立方米单位成本实际完成26.71元,比1984年提高4.25元。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锯材产量比上年减少14173立方米,固定性费用使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21元;锯材成本负担的两级管理费比上年同期增加支出243.3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2.42元;原材料、电费提价和增加工资,增加支出236.6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2.35元;原煤平均每吨比1984年提高11.86元,增加支出64.4万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提高0.64元。(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