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污染源 一、水污染
1942年,在今南岔区西南岔河沿岸,日本建立汤旺河流域第一个木材加工企业东火锯厂。后又建了西火锯厂,而后相继在带岭、浩良河建木材加工厂。主要生产锯材,使水环境原始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但不十分明显,水中颗粒状污染物增加,局部水面鱼类捕杀量较大,污染物主要是油类且在汤旺河下游少量出现,沿河流动人口增加,生活污水亦排入汤旺河。
60年代末,沿汤旺河岸木材加工企业相继建立,城镇逐步形成,林区地面水循环的多种生态因素开始发生改变。但由于当时产品单一,木材工业仅限于粗加工水平,加之小兴安岭生态机能的调节自净能力强,污染较轻。
70年代初,其它工业行业掘起,污染加剧。此间,建场和投产的西林钢铁厂、西林磷肥厂、西林铅锌矿、浩良河化肥厂等企业的冶金、化工废水排入地面水体,使污染物成份增加且复杂,使局部区域,如西林、南岔、友好等区受到污染,居民饮用水质发生变化。1973年3月全地区第一次汤旺河水质调查结果表明,水中的溶解氧沿汤旺河由上而下逐渐降低,水中硝酸盐氮含量增高。1976年5月8日~6月20日,环保部门在西林区共采集30个样品,其中,居民饮用水井22眼,工业废水排污口5处,汤旺河水3处。查明西林钢铁厂、西林铅锌矿、西林磷肥厂日排放废水分别为10488吨、2125吨和510吨。这些废水中含焦油、酚类、氨类、氰化物、硫化物、铅、锌、砷、镉等多种污染物。使西林区地面水和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很多水井不能饮用。西林铅锌矿的大量尾矿水跑、冒、滴、漏排入农田,使75亩农田受到污染。有的井水中氰化物含量为0.384毫克/升,是国家规定饮用水标准的39倍。
1981年,全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指出,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主要工矿企业有22家,每天产生5万吨废水,占全年工业废水总量的74%,其中,木材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量占工业废水量的31.4%,其次是冶金工业废水,占工业废水总量的15.4%。从1982年始,企业普遍重视环保工作,水质出现改善趋势。但很多林化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仍逐渐增加,成为汤旺河的主要污染源。
到1985年,全市整个地面水有70%受到污染,汤旺河支流友好河、伊春河、西南岔河等最为严重。局部区域如友好区、西林区、南岔区地下水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1962万吨,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生活污水1200万吨,大部分排入汤旺河,地面水中悬浮物、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污染指标高于其它污染指标。
二、大气污染
从50~60年代末,全市各工矿企业及居民多以木材和煤炭为主要原料。到70年代初,全市已形成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南岔水解厂、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等,木材加工能力较大的企业,并相继由用煤改为用油,所在区域的大气含大量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质。此间,局部区域大气污染已经达到质量破坏程度。70年代中期后,全市部分骨干重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企业相继投产并形成生产能力,加之原来以燃油为主的企业又全部恢复了以燃煤为主,污染程度越来越重。主要区域有西林区、南岔区、伊春区。伊春区主要是造纸等生产工艺废气污染,污染源来自位于城区东北部的木材综合加工厂、农机修造厂、乌马河综合厂等企业。西林区冶金、采矿、化工企业集中,加之企业选址时又未充分考虑有关气象及污染物扩散方面的因素,如西林磷肥厂建址于西林区东南部,每年初春季节点火生炉,主导风向西北风,造成污染事故接连出现。南岔区人口多,各大中小型企业集中,燃煤设备基本没有除尘装置,危害比较严重。
到1985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412家。其中,影响全市大气质量的工业企业主要有10家,其工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的30%。工业废气中含量较高的污染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粉尘等。此外,尚有居民火烟气及汽车尾气。南岔区、西林区、乌马河区、伊春区为全市大气污染严重区。其中,南岔区年废气排放量达368718万标立方米,排放量居全市之首;其次是西林区年排放量230177万标立方米。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伊春地处高寒地带,冬季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燃料。其中,以燃料煤为主,每天产生大量的炉渣,此类固体废弃物占全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68%。此外还有锯沫,工业粉尘、尾矿、钢渣、居民垃圾、木质素、粉煤灰等。
林区开发初期,人烟尚稀,加之燃料多以木材为主,生活垃圾排放量小,尚未造成环境危害。按每人每天产生0.5公斤垃圾计算,50年代全市日排垃圾大约7000吨。而当时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木材加工废弃物主要是锯沫等,基本是随意堆放。
60年代后期,全市中小型木材加工、林产化工企业相继上马,工业固体废弃物占总固体废弃物的比例增大,其成分复杂。当时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南岔木材水解厂,伊春木材加工厂等企业每年排工业固体废弃物20万吨左右。
70~80年代,全市化工、冶金骨干企业相继出现,尾矿渣、化工废渣、废钢渣和部分有毒有害废渣开始向环境中排放。西林铅锌矿1976年后,大约90万吨尾矿渣排入附进农田,西林磷肥厂硫酸生产中排放化工废渣,殃及附近5平方公里的植物(农作物)。此外,居民垃圾每年冬季大量排入河道,河水污染严重。1981年,市环保办相继对城区4个水源进行水质分析,河水和居民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据统计1985年,全市排放各类废弃物66.24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