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卫生医疗技术研究
第八节 卫生医疗技术研究
一、医疗技术成果
1954年,林业中心医院医师杨金声成功地做了第一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961年,林业中心医院骨科医师吕炳南成功地进行了“颅内硬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为全市首例颅脑手术);1962年3月,林业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副院长张文炳与医师李振兴合作,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肺叶切除术”和“心包剥脱术”,开辟胸外技术的新领域。1978年,林业中心医院研制“芩暴红”课题,从1971年开始,对黄芩素的提取方法和满山红、暴马子的采集季节、药效及毒性的关系、药用部位、药制剂方法、剂型等都做了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对“芩暴红”的止咳怯痰和毒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反复的动物实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证明无毒的情况下开始临床观察。1971~1972年,对556例患者应用“芩暴红”,镇咳、怯痰效果显著;1978年3月,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3~1984年,林业中心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王子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治医师赵云霞、林业中心医院主管药剂师白树民研制“白碘粉”输卵管药物粘阻术的课题成功。通过对334例临床试验证明,有效率达99%,具有不开刀、不住院、且安全易推广的特点。荣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二、医疗学术成果
到1985年,召开各种学术会议85次,参加学术活动的有3000人次,交流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选为市级优秀论文560篇;被选为省级优秀论文的240篇,参加省级学术会议26篇、54人参加。1964年,林业中心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吕炳南,关于《溜杠骨折的医疗和预防》论文被评为“亚洲地区外科学会”优秀论文。1965年10月25日,林业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子光,应邀参加全国首届妇产科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产后出血303例分析》论文。林业中心医院外二科主任王景贤用法胰汤治疗急慢性胰腺炎。用复方大承气汤解除手术“两管一禁”收到满意效果。外一科主任孙德明和医师韩振洲对骨折初期患者用中药活血化瘀法,消肿止痛。外三科主任晏仲舒、医师王庆华用外气扶正法配合抗癌药以降低减少白血球的副作用见成效。
1981年秋~1982年春,市保健院组织基层保健人员,对汤旺河、友好、翠峦、伊春、美溪、上甘岭、乌马河区及嘉荫县等700名、4736名儿童进行了儿童“两病”普查,编写出《小兴安岭700例小儿佝偻病调查分析》、《伊春市小儿佝偻病情况调查报告》;前者佝偻病患病率为80%,后者为66.8%,两篇论文后在《伊春医药》上登载,第一篇曾在1983年省儿保工作交流会上交流。1983年,市保健院撰写《浅谈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保健站王洁站长用墓头回药物治疗宫颈炎、子宫脱垂、宫颈糜烂,取得好效果。
三、新技术引进
自60年代起,伊春各医疗单位即开始引进省内、国内新技术。其时,通过卫生部门或同学、同乡传递信息,适时派出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其后,市及各林区医院每年派出一批医生到大城市医院或学校进修,掌握了一些新技术。与此同时,卫生主管部门还邀请外地医学专家、教授来林区讲学、传授技术,使新技术在本市得到应用。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新技术引进速度随之加快。1981~1985年,林业中心医院引进新技术有半喉(垂直)切除术等70多项;省林业结核医院也引进新技术多项。此间各林区医院都相继引进了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新技术(新设备)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