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民生活第一节 职工生活 解放前,林区工人在日伪势力和封建把头的双重统治下,经常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当时流行的歌谣:“四处是山,中间是天,一把大斧一把锯,终年在深山,吃的是橡子面,穿的是麻袋片,要想糊住口,就得拿命换”。是工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工人是国家的主人,生活有保障并不断提高。
一、职工收入
1952年,伊春市职工年均工资650元。1978年,增至840元。1985年,增至1123元,比1952年增长72.8%,年均递增1.67%。同期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97.4%。
据1985年城市抽样调查,人月均生活费收入58.20元,比1981年的31.54元增长84.5%;扣出价格上涨因素,本年人月均生活费收入45.50元,比1981年的31.54元增长44.3%;年均增长9.6%。
本年,100户居民抽样调查,人月均生活费收入低于35元的占7.5%(而1981年占81%);人月均生活费收入超过100元的户为10%(而1981年则1户未有)。
1978~1985年,伊春市广开就业门路,安置待业人员,鼓励个体劳动者就业,扩大了城镇居民收入。同时,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实行奖金津贴制度,以及发放价格补贴,独生子女津贴等,7年中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进度大大快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
二、消费水平
1957年,居民消费为235.3元,比1955年增长1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52年增长11%。1962年,居民消费水平为198元,比1957年下降15.7%。1976年,居民消费水平为256.9元,比1965年提高16.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本年,居民消费水平为239.3元,比1965年提高8.4%。1978年,居民消费水平为261.3元,比1957年提高11%,扣除价格因素,本年,居民消费水平为203元,比1957年下降13.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到1985年,居民消费水平为477元,比1978年提高82.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居民消费水平为345.5元,比1978年提高32.2%,年均提高4.1%。
消费结构60~70年代,为“保暖型”;80年代,由单一低档的结构向多变高档的“时髦型”发展。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穿着商品支出110.2元,比1981年增长82.1%;日用品消费由“适用型”向“陈设型”方向发展,特别是高档耐用消费品成翻论倍增长;年末,百户居民有彩色电视机23台、洗衣机50台、录音机42台(而1981年,仅有洗衣机8台,录音机3台)。
三、居住条件
解放初期,林区居民住的都是草泥平房。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住房逐渐向砖瓦化、楼房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7年,国家对城市住宅建设投入增加,全市共建砖瓦结构住宅160.4万平方米。1985年,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为6.2平方米,比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2.75平方米提高68%,城镇室内生活设施比以前大大增加。一些住宅,由火炉子发展为“土暖气”、集中供热。林场经营所草房逐年减少,砖瓦结构房屋逐年增多,供水取暖多为自备。
四、物价
解放前,林区商品流通被奸商垄断,各种商品价格起伏不定。解放后,贯彻执行党中央“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方针,控制零售物价,调整工农产品剪刀差。1950年,在平抑物价的同时,对职工工资实行了与物价挂钩的“工薪分”制。同时由于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阶段,社会上的投机倒把活动还没有根除,加之抗美授朝,市场上许多商品供不应求,零售物价不稳定。1952年,进行商业调整,市场供应缓和,物价涨势得到控制。1953~1957年,全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加强国营经济对市场领导的方针。1953~1954年,对粮食、油料、棉布等商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接着对生猪、烟叶、麻类等土畜产品实行派购政策,城乡市场商品供应日益充足,市场物价趋于稳定。
“一五”期间的物价指数比较平稳,1957年同1952年相比,全市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2.0%,年均递增2.3%。
1959~1961年,市场商品供应匮乏,引起了物价波动,零售物价上涨总指数1961年比1960年上涨11.50%。
“二五”期间,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1962年比1957年上涨了42.8%,月均上涨7.4%。
1963年,市场物价开始逐年回落。1963年比1962年下降了14.1%,1964年又比1963年下降了4.6%,1965年又比1964年下降1.4%。
1966~1976年,实行工资、物价双冻结政策,但市场商品供应紧张,物价错乱和变相涨价,随意提价和有价无货,凭证限量供应商品种类繁多,此期,零售物价上涨了7.3%,年均上涨0.7%。
1979年始,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价格改革,市场物价动向基本呈微升的趋势。1979年比1978年上涨了1.20%,1980年比1979年上涨了6.7%,1981年比1980年上涨了3.7%,1982年比1981年上涨了1.5%,1983年比1982年上涨了3.3%,1984年比1983年上涨了4.4%,6年累计上涨22.6%,年均上涨3.5%。1985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涨了12.5%,是历史上涨幅度最高的一年。(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