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致中拼音:qi zhi zhong
第一章 烈士
祁致中拼音:qi zhi zhong
祁致中,原名祁宝堂,报号“明山”。1913年生,祖籍山东省荷泽市曹家庄。1931年迫于生计闯关东,于吉林省依兰县东部驼腰子金矿(现属黑龙江省桦南县)当工人。
1932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驼腰子金矿后,对采金工人加紧监管与盘剥。1933年6月下旬一天中午,祁宝堂与张仲祥、尤成禄、吕景芳、赵喜儒、孙继武、韩忠礼趁护矿的日本兵架枪吃饭之机,突然袭击,全歼护矿队。夺枪起事成功后,他们正式宣布成立“东北山林义勇军”,祁宝堂被推举为首领,这支队伍于桦川、依兰、勃利地区进行抗日活动。群众称他们为“明山队”。1934年下半年,日军大举围剿抗日武装,在祁致中部处境日益困难之时,国民党派员劝诱其反共或撤走,他怒斥来者,后决定去找赵尚志领导的抗日队伍。1935年2月,祁部于方正县窝里村与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相会。在军长赵尚志、政治部主任冯仲云的影响教育下,他去掉了山林队绰号,改名“致中”,意为决心“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1935年冬天,因与三军发生矛盾,他带领部队过松花江与中共汤原县委取得联系,并坚决要求接受党的领导。经过党的培养教育,由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政委夏云杰介绍,祁致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在中共吉东特委委派勃利任团县委书记富振声的帮助下,祁部正式被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祁致中任师长。1937年6月,祁致中指挥一部分队伍于富锦地区,连战连捷。“七七”全国抗战爆发后,祁部积极配合,不断打击敌人,独立师发展到1500余人。10月间,根据北满临时省委指示,独立师又正式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他任军长。1938年初,去苏联请求支援炸药。1939年7月,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副官长,跟随赵尚志总司令率百余人回国。在部队攻打嘉荫县乌拉嘎金矿矿警队胜利后被错杀,时年26岁。
1964年,祁致中被追认为抗日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