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杨景福拼音:yang jing fu

杨景福拼音:yang jing fu


  杨景福,1888年生,辽宁省安东县(今丹东市)人。少时家贫,11岁给地主放猪,16岁上山放蚕、种地。他心灵手巧,在给地主当长工时,自务、偷艺学了画匠手艺,从此便以“半农半艺”养家糊口。
  1945年,东北光复后,全家迁居佳木斯。1947年11月,响应东北人民政府开发林区号召,至伊春西林开荒种地。与36户迁民在日伪留下的几个木板房子里度过了严冬。1948年春,开始盖房子和开荒。因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上午10时之前不见太阳,大雾弥漫,蚊虫小咬很多;接近中午太阳露出,瞎蠓又象蜂群一样围绕人身嗡嗡叫。有的迁民因受不了这个苦想搬家。杨景福为了鼓动大家的开荒士气,就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让蚊蠓小咬叮咬,并边干活边向人民讲述他给地主扛活时过着牛马不如生活的苦滋味。杨景福的行动稳住了迁民们开发林区的信心。当时迁民中只有1户带来1头牛,开荒种地只能用肩拉犁杖镐头刨。为节省力量,他在弯钩犁铧前安装犁刀,不但减轻了劳动量,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效,当年就开荒500多亩。1950年成立生产互助组时,他任组长,为大家制做工具,购买耕畜,手把手教年青人和未种过地的人扶犁、点种、铲地、收割,热情向群众传授种田知识,积极向国家交售粮食。为支援前线,延长劳动时间,防止蚊、蠓、小咬叮咬,制造了“人背烟筒”铲地;为了防治鼠害,创造了田间“挖小窖坑”捕鼠法和粮仓、苞米楼腿“伞式”挡鼠法。
  1950年当选汤原县劳动模范。1951年为伊春县劳动模范。同年,被松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特等劳动模范,获奖章一枚。
  1966年7月8日病逝,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