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45年—1949年

1945年—1949年


  1945年(民国34年)
  8月12—14日 日本关东军和日本全部公职人员开始撤离勃利。
  8月16日 苏联红军进驻勃利县城。卫戍司令部司令是捷尔格乔夫(苏军中校),副司令是原抗联四军干部曹曙炎。
  8月19日 苏联红军从密山进军到七台河,并在挖金鳖河同日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10月25日 三江人民自治军(八路军)司令员孙靖宇、副司令员戴洪宾率领800名战士,乘火车到勃利,正式接管勃利县政权。
  1946年(民国35年)
  2月16日 方强带领八路军三五九旅进入勃利县境,发动群众清剿土匪。
  8月6日 合江省委决定翟向坤为中共勃利县委书记兼工作团团长。县委派出各区工作团,发动群众进行征粮、扩兵、清匪、反霸和建党建政工作。
  9月 小五站区委书记安善平等人组成土改工作团,进驻七台河开展工作。
  是月26日 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勃利全县开展减租减息。
  10月 小五站区委秘密发展李秀臣等5人入党。七台河村李秀臣入党后,被送往佳木斯军政大学学习。
  11月 残匪孙荣久、富长山、大尾巴赵等流窜于七台河周围山区,袭击区、村政权。
  11月20日 三五九旅八团五连在四道河子与虎嘴子活抓了谢文东。
  12月3日 勃利县政府召开剿匪反奸公审大会,七台河村派代表去勃利县参加公审匪首谢文东群众大会,会后枪决了谢文东。
  1947年(民国36年)
  3月 七台河村成立农会。会长李秀臣,副会长杨柏忠、委员7人。在农会领导下,成立武装自卫队,队长于成辉、李作山、队员10余人。
  4月1日 七台河村农会派代表去勃利县参加在西关校操场召开的万人公审大会。控拆匪首国民党中将孙荣久(孙访友)的罪行,会后将孙荣久处决。
  5月12日 省军区骑兵团和勃利、桦南两个县大队,各以一个连的兵力联合小五站、青龙山两个区中队共同出击,围剿流窜在七台河龙湖山里的残匪李廷辉股,将其全部肃清。
  8月 七台河村镇压了民愤极大的地主孟广学、地痞石海山、徐宝林。被分浮财的计26户。
  10月 平分土地,动员参军参战。七台河村当时有村民400户,按人口每人分得7亩土地。其中规定:一等地分给贫雇农,二等地分给下中农,三等地留给富农,四等地留给地主。
  为了保卫翻身后的胜利果实和人民政权,七台河村的马清禄、蔡玉礼、王喜仁等5名有志青年勇跃报名光荣参军。
  12月 七台河村党员已发展到6人,经小五站区委批准,成立七台河村党支部。李秀臣任党支部书记,刘长福任村长,单桂珍任村妇女主任。
  是年 发现大四站、小五站、七台河、桃山、大六沾、茄子河等数处煤田,煤质均为良好。
  1948年(民国37年)
  4月 中共七台河区委员会成立,隶属勃利县委领导。第一任区委书记张钧、副书记施连玉;区政府区长孔照喜,副区长韩明远。
  区委管辖八个村党支部,即七台河、原发、太和、桃山、茄子河、富强、万龙、龙湖。
  9月 公开建党,七台河村第一批入党的有金永贵、杨春山、林正石、姜凤吉、史传宝等10人。桃山村第一批公开入党的有薛振延、郭景春、卜庆祥、郭玉林等8人。转正后薛振延任桃山村党支部书记、郭景春任村长。
  10月 七台河村划分两个村,东头仍为七台河村,西头为新合村。将两个村的小型互助组合并为大型常年互助组。
  1949年(民国38年)
  1月 七台河区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钧调离,施连玉任区委书记,韩明远任区长,金永贵任副区长。
  3月 各村发动群众投资入股,办起了七台河、桃山、茄子河3个供销合作社。七台河为区联社,林正品为主任。
  4月21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原合江省和松江省合并为松江省,勃利县隶属松江省委、省政府领导。
  10月1日 七台河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干部群众大会,区委书记施连玉讲了话、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