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象要素 [气温]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依地形、地貌不同而有差异。七台河地区年平均气温2.4至3.9℃。东部低山区比西部丘陵漫岗气温低。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2408.9℃,东部地区≧10℃的有效活动积温平均1180.9℃。
累年各月平均气温
表2—3
单位:℃
累年各月最高、最低气温
表2—4
单位:℃
续表2—4
单位:℃
稳定通过0℃、7℃、10℃的初终日期及积温
表2—5
累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
表2—6
[地温] 常年地面平均温度为4.5℃
累年5-9月份温度
5cm 10cm 20cm
平均气温
表2—7
单位℃
[降水] 因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季节降水很不平衡。从地理分布上看,东部低山区比西部丘陵漫岗区偏多。年降水量525—545毫米,降水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50%—57%。
累年各月降水量
表2—8
单位:mm
[日照]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467至2568小时,西部偏高,东西日照差为101小时,作物生育期(5至9月)日照时数1717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数的45.60%。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每亩8亿千卡,作物生育期每亩5.4亿千卡,占全年辐射量的67%。
累年5-9月份各月日照时数
表2—9
单位:小时
[风向与风速] 春、夏、秋、冬,季风交替,春夏西南风向,秋冬西北风向。春季大风加速了土壤蒸发,导致十春九旱。四月份为风速最大月,平均风速5.1米/秒,四月份大风次数平均10.2次,夏季大风次数不多,但往往伴同大雨,导致麦麻和部分大田倒伏,影响产量,秋季大风常伴有寒潮发生,造成作物低温冷害。
历年各月平均风速
表2—10
单位: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