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影
第三章 社会文化
第一节 电影
七台河电影事业始于1958年。当时勃利县第一电影队下放到七台河公社,更名为七台河公社电影队。放映员4人,16毫米放映机一台,业务由勃利县电影总队管理。
1959年7月,煤矿筹备处工会购进35毫米提包式电影机一台,放映员3人。同年11月,七台河公社建起500平方米的职工食堂,兼做简易电影院,售票放映。
1960年矿工俱乐部落成交付使用后,由流动放映变为固定放映。
1962年公社管理的电影队,由勃利县电影管理站统一管理,七台河公社电影队改为勃利县第三放映队。
1965年成立特区,勃利县第三放映队归属七台河特区,成立临时电影管理站,由电影队兼管。同时东风矿、桃山矿、新建矿先后建起电影放映队。
1969年11月,成立特区电影管理站,开始对特区各电影放映单位实行业务管理。
1970年特区电影管理站改为市电影管理站,业务上归属合江地区电影公司管理。电影管理站有职工8人,内部机构有,放映管理、版权检查、宣传、财务四个组,有两部16毫米放映机。
1974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国办电影队下放公社管理,电影管理站不承担放映任务,成为管理机构。同时红旗、茄子河、中心河、工程处、建材总厂、文教处、副业厂等单位先后成立了电影放映队。同年,合江地区电影公司,将35m2/%影片的发行权下放给市、县级电影管理站。市、矿的电影放映队由市电影管理站发片,实行统一管理。
1975年,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大力发展村办电影队的指示,太和、铁山、安乐等11个村和二○四队、“五七”大学,牡丹江军马场等先后建立了电影放映队。
1980年,市电影管理站改为市电影放映公司。1983年市电影公司兴建630平方米办公楼一栋,1984年峻工使用。1985年,全市有35毫米放映机的单位17个,16毫米放映机的单位19个,城乡、厂矿初步形成电影发行放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