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社会新风

第四节 社会新风


  拾金不昧
  市白酒厂保管员张广德五次拾钱2500元,分别交还失主。1984年8月25日下午,紧张工作半天的张广德刚想休息一下,突然发现在白酒箱上有一个黑色人造革拎兜,打开一看一打人民币呈现在面前。他急忙来到厂长办公室,将兜交给厂长。兜内人民币1370元,还有两张空白转帐支票,公章上印着七台河市食品综合商店。当失主得到拎兜时,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件事在全厂职工中引起很大反响。职工在谈论他时,都说:“小张拾金不昧可不是一次两次了”。去年10月,张广德在酒库门前的电柱下,拾到塑料皮夹一个,内有现金280元,空白支票2张,还有许多票据。第二天,他把这些东西交给了失主。今年7月,张广德在酒库拾到皮兜一个,内有现金27元和一枚公章,根据公章,他找到了失主。今年8月16日下午,新兴区太河村富源个体店来买酒,丢在酒库一个皮兜,内有人民币700多元,张广德拾到后,及时将钱交还给失主。
  老矿工的风尚
  1985年10月24日,50多岁的桃山煤矿九井调度张加芳,到桃山矿运输科调度室前时,一列矿车急速地开出车场,当矿车即将在眼前闪过时,他猛然发现在矿车空中挂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张加芳一跃而上,不顾被矿车刮倒的危险追上了矿车。矿车越来越快,孩子的小腿被拖开了一条巴掌长的口子,鲜血直流,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紧急时刻,张加芳猛地抓住孩子滚到车下,脱棉袄裹起孩子,一路小跑送往医院。经过抢救,孩子脱离了危险。张加芳连姓名都没留下就悄悄走开了。
  高尚的情操
  市广播电视局干部姜凤琴今年33岁。丈夫于1981年10月4日因工伤亡,留下两个孩子和二老双亲。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重担落在了姜凤琴的身上。面对沉重的打击她毅然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使老人不感到失去儿子的孤独,在生活上,她处处想到老人。由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没有条件让老人三天一顿鱼、五日一顿肉。但是,哪怕是大楂子、土豆大白菜也要做得烂烂糊糊,咸淡可口。在生活上精打细算,妥善安排,接长补短的给老人零化钱。平时和老人说话态度温和,从不惹老人生气。二位老人虽然为失去儿子而痛心,但渐渐感到媳妇待他们比儿子还要细心、周到,老人从内心觉得舒心幸福。后来姜凤琴的公公因肺心病卧床不起。为了给公公治病,姜凤琴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及时找大夫给公公看病,直到公公去逝。姜凤琴怕婆婆经受’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特意给婆婆做套新衣服,主动和婆婆搬到一铺炕上,更加精心照顾婆婆。婆婆常和邻居说,我这辈子算是知足了,媳妇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青春在山村闪光
  宏伟乡峻山村隋玉苹,今年21岁。自高中毕业回村后就成了村里青年工作骨干分子,被大家选为妇女主任、卫生检查员。隋玉苹不但工作出色,每天都为79岁瘫痪多年的老奶奶梳头、洗脸、擦屎端尿。一年四季定时为祖母洗澡擦身、拆洗被褥。前年祖母去世后,小隋又主动为另一位残废孤独老人刘运启当了义务服务员。平时为他缝补洗涮,逢年过节给他买适令礼物,为他做饭、糊墙、劈柴,几年如一日,使刘运启老人非常感动。
  煤城处处有亲人
  1985年6月14日8点多钟,汽车公司38号客车从市一百发往局址。车将近终点时,突然靠前门站着的一位妇女晕倒在车厢内。乘客们急忙把她扶到座位上,乘务员李淑霞过来轻声呼唤着已虚脱的病人。一位董得医理的女乘客挤过来救治患者。当司机刘卫东征求乘客意见不在站点停车把车开到医院去,乘客们异口同声说,救人要紧,我们可以走回来。在通往桃南医院的路口时,因道路泥泞,车子无法开到医院门前,一位男乘客,背起病人向医院走去,司机也跟到医院,把病人安顿好才驾车赶回线路。在市一百上车一直守候在病人身边的矿务局通风救护队的魏文萍也随病人到了医院,见病人无人照顾,就主动留下来护理,直到患者单位来人,办理了入院手续,她才徒步返回单位。医院里,一位患者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说,这个时代多好啊,不管你遇到什么难处,都会有亲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