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成 刘贵成,汉族,河北省武安县崔炉村人,1918年(民国7年12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1月,在河北省磁县西佐煤矿做工。1937年9月,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教导团当战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8年6月,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被编入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补充团七连,参加过数十次战斗,曾多次负伤。
1942年下半年到延安参加了整风运动,接着又到瓦窑堡抗大分校学习。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服从组织决定,转战东北,从陕北行军到东北三江地区(当时的合江省现合江与牡丹江一带)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
1946年初,合江军区组建了骑兵团,刘贵成调任骑兵三连任指导员(当时因没有派任连长就由他带兵)。
刘贵成带领三连先后参加了三道岗、二道河子(现双河)、刁翎等地的剿匪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刘贵成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双鸭山矿务局生产、煤质科科长、运输处处长、双鸭山市副市长、中共勃利矿务局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七台河特区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七台河市委副书记,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在任职期间,刘贵成努力学习,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加强七台河矿区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动员和组织职工群众为开发建设七台河的各项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残酷的迫害,但刘贵成保持住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表现出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崇高品德。1969年6月重新工作后,他不计较个人恩怨,服从组织决定,努力为党工作。
1983年9月,刘贵成离休后,没有坐享清福,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给青少年讲革命传统,撰写革命回忆录。有的文章发表在《七台河日报》和《七台河文史资料》上。
1985年12月24日,刘贵成病逝于七台河,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