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气候分区
第三节 气候分区
由于地形(河流、谷地、盆地等)和下垫面性质(土壤、植被等)等因素影响,在境内形成小气候区,它对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鸡西市可大致分3个小气候区。
一、河谷平原温暖区
该区处在穆棱河、滴道河、牤牛河两岸平原区和一些山间小盆地。这些地区地势较平坦,土质肥沃,土壤以草甸土、水稻土及河淤土为主,是全市水稻和蔬菜生产区。
该区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3.7℃,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日期约在3月末或4月初,稳定通过10℃日期约在5月中旬左右。农作物生长期(5—9月)平均气温为17.5℃,10℃活动积温为2500—2600℃。年平均降水量537.5毫米,农作物生长期间降水量为430.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80.1%。全年日照时数为2400—2700小时。
该区海拔180—300米,80%保证率活动积温2300—2400℃,80%保证率无霜期120—125天。早霜一般在9月20日前后,晚霜在5月20日左右。主要灾害有内涝、低温、霜冻、冰雹及大风。主要农作物以春、夏菜为主,并有水稻、谷子、大豆、高粱等粮豆作物。
二、山前漫岗较暖区
该区处于平原与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多漫岗丘陵。土壤以白浆土为主。
海拔一般为300—400米,热量资源较河谷平原区少100—200℃。年平均气温2.9℃,农作物生长期气温为17.1℃。10℃活动积温为2300—2400℃,80%的保证率活动积温为2200—2300℃。年降水量为520毫米,农作物生长期(5—9月)降水量41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6.7%。该区受较复杂地形影响,农作物生长期比温暖区少7天左右。80%的保证率无霜期在115—120天左右,稳定通过10℃日期约在5月中旬,稳定通过0℃日期约在4月中旬。主要灾害有霜冻、低温、冰雹、春旱及大风。农作物以秋菜和薯类为主,兼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及水稻等。
三、低山丘陵冷凉区
该区处在山区,海拔400—600米之间,地势高,起伏大,坡度陡,热量资源不足,气温冷凉。农作物生长期,10℃活动积温2100—2200℃,80%的保证率活动积温为2000—2100℃,年平均气温2.3—2.5℃,农作物生长期比温暖区少15天左右。80%的保证率无霜期为105—115天。主要自然灾害有霜冻、冰雹、大风。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小麦及秋菜、薯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