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自然植被

第一节 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包括木本、藤本、草本和真菌、蕨类、苔藓、地衣等约有450种植物。
  一、木本植物
  乔木类阔叶树是乔木类主要林木,针叶树只有少数。全市境内主要乔木有10科20种。蒙古栎(柞树):是森林植被的优势树种,分布面积占天然次生阔叶林总面积(54415公顷)的67%。多生于远郊山区酸性、中酸性暗棕壤分布的山坡或阳坡干燥地带。材质坚而重,不易折断,多被用作矿柱、枕木、薪炭等。枝干可培养木耳,俗称木耳椴。青叶和枯叶都可作饲料,青叶还是柞蚕的良好食料。果实称为橡子,橡仁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是优良的猪饲料。椴树:有紫椴、糠椴2种,是阔叶树重要树种。耐阴,生长快,常和柞、桦等形成混交林。紫椴材质优良,木纹细致,多被用作家具、胶合板等。椴树是鸡西市主要的蜜源植物。椴树蜜是蜜中上品,色白而透明,甘甜适口,营养价值高,是人们喜爱的滋补营养品。恒山区和市辖鸡东县接壤地带,是椴树蜜源的主要分布区。桦树:有黑桦、白桦2种。喜光,抗寒,天然更生容易。木材多被用于建筑、矿柱、胶合板等。民间多喜用桦木建造房屋。水曲柳:多生于市境内山地林间和溪流沿岸。木纹美观,抗水湿,多被用来作胶合板、家具等用材。树皮中医学上称“秦皮”,可用作清热药。水曲柳也是市境內的蜜源植物。黄蘖(黄菠萝):散生于林间。木材可供建筑、细木工等用。木纹美观,民间喜用作家具。树皮可入药,功能清热、祛火。胡桃楸:生于境内土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沟谷两侧或山坡杂木林中。材质坚韧细致,木纹直,不裂,可供建筑、家具、枪托等用。种子称山核桃,核桃仁营养丰富,可直接食用,或作糕点的添加原料。树皮可用作清热、解毒药。阔叶林还有山杨、山榆(黄榆)、毛赤杨、色木槭和果实可入药的山里红、山杏等。
  针叶树除人工林中的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外,天然林中还有兴凯湖赤松、杜松和云杉。兴凯湖赤松分布在和平林场土质瘠薄的高山阳坡上,林龄30年左右(属中龄林)。因具有材质好,生长快,对地势和土壤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特点,是人工造林的优良树种。
  灌木类林下灌木主要有13科14种。胡枝子:生于排水良好的干燥地带或阳坡柞林间。麻山、城子河、恒山、梨树区境内,凡有抚育林地带都有广泛分布。胡枝子在蜜源植物中流蜜量最大,为市境內蜜源植物之一。因根系发达,萌芽性强,可供营造防护林、编织生产用,并可作饲料。毛榛:生于山坡地带,抗寒,耐旱。果实称榛籽,可直接食用,亦可作糕点的添加原料,是全市重要山果之一。兴安杜鹃(满山红):生于干燥的山脊、山坡和林下酸性土壤地带。叶可入药,功能止咳祛痰,强心利尿。刺五加:生于山野阴坡上。根皮可入药,中药名五加皮,为市境内药用植物之一。《本草纲目》记载,有“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的功效。民间有“宁得‘五加’一把,不用金玉满车”的说法。刺五加主要分布在梨树、恒山区林场境内,其它林场也有分布。大叶小蘖(狗奶子):分布在干燥的山坡、林下。根入药,中药名三颗针,能清热、祛火、解毒、消炎。接骨木(马尿骚):生于向阳山坡。茎、枝入药,能祛风湿、活血止痛,亦可作观赏树。刺玫蔷薇(野玫瑰):生于山坡、河岸等地。果、根可入药,功能健脾理气(果)、养血调经。卫矛:生于林缘或山坡草地。嫩枝可入药,功能活血。暴马子(暴马子丁香):分布于市境内各林场。树皮及木质部可入药,功能清肺祛痰、止咳、消炎。灌木还有东北溲疏、茶条槭和可入药的珍珠梅(山高粱)、鼠李(老鸹眼)等。
  二、藤本植物
  常见的有山葡萄、北五味子等5科6种。山葡萄:生于山沟林缘的杂木及柞桦林中。果实可生食、酿酒,因蕴藏量小,未被利用。北五味子(山花椒):分布在林内、山坡沟旁。果实可入药,功能补肺、滋肾、止泻、涩精。穿龙薯蓣(串地龙):生于山坡、林地。根茎可入药,功能舒筋、活络、祛风、止痛。蝙蝠葛(爬山秧):生于山坡、林下。根茎可作清热、解毒药。白蔹(山地瓜):分布在山野或山坡地带。块根入药,能消肿止痛、生肌长肉。东北铁线莲(山辣椒秧):分布于山坡、草丛中。根入药,能祛风湿、通经络。
  三、草本植物
  多分布在林下林缘、山间坡地、田间路旁、沼泽、草甸等地带。可分为农田杂草、饲料牧草、山野菜、药用草本植物等4类。
  农田杂草危害作物的杂草有30种。主要的有可作饲料牧草的稗草、马唐、狗尾草、苋菜。可作饲料和入药的有苣荬菜、苦菜(鸭子食)、藜(灰菜)、小蓟(刺儿菜)、蒲公英(婆婆丁)、马齿苋(蚂蚁菜)、鸭趾草。可入药的杂草有问荆(节 骨草)、菟丝子、苍耳、三棱草、东北延胡索(兰花菜)。
  饲料牧草饲料牧草品种繁杂,分布零散。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山间沟谷、低山坡等地带。除上述杂草中有11种可作饲料牧草外,较优良的饲料牧草有20种。小(大)叶樟:禾本科多年生喜湿性植物。生于境内沿河两岸低地、山谷或其它潮湿地上,是牧畜的优良饲草。常和苔草、山黧豆、野豌豆等饲草以及可入药的三棱草(荆三棱)、地榆、败酱等喜湿性植物构成同一植物群落,成为较优良的放牧草场或割放兼用草场。野古草(硬骨草):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生于土质瘠薄的荒山坡上。割取后再生力强,容易发芽,但草质硬,仅嫩时可作饲草。因根茎发达,繁殖力强,又是优良的固堤保土植物。硬质早熟禾:禾本科矮小丛生草本植物。生于干燥山坡草地上,是常见的饲料植物,又可作绿化草皮植物。雀麦:禾本科植物。生于山坡、荒野和路旁,可作牧草和水土保持植物。看麦娘:禾本科植物。生于潮湿地上,草质柔软,为牲畜的良好饲料。鹅冠草: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秆丛生,直立,高可达1米。多生于山坡或湿润草地上,是牲畜和鹅的良好饲料。金鱼藻: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生于沼泽地,为鱼类饵料,也可作猪饲料。饲料牧草还有豆科的野大豆、宽叶野豆、斜茎黄芪及禾本科的星星草、披碱草、野大麦、狭叶甜菜、大针茅等。
  山野菜鸡西市山野菜资源丰富,有40种。滴道、麻山、恒山、梨树区境内的林下、林缘地带蕨菜、薇菜、黄花菜、猴腿菜、四叶菜等蕴藏总量达388万公斤。蕨菜:分布于山坡、草地和林缘。幼嫩期多汁,味鲜美,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每百克鲜蕨菜和等量白菜相比,含蛋白质高0.8克,脂肪高0.9克,胡萝卜素高1.5克,维生素C高9毫克。蕨菜采其嫩茎盐渍出口,很受日本客商欢迎。薇菜:含大量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可作美味佳肴,又可制成去腻助消化的饮料。薇菜干出口,畅销日本市场。黄花菜:生于山地阴坡。含蛋白质、脂肪、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但鲜黄花菜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有毒物质,故不宜鲜食。干食气味芳香浓郁,很受消费者欢迎。黄花菜还可入药,中药名为萱草,含萱草根素,有利尿凉血之功效。
  药用草本植物鸡西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包括前述可入药的木本、藤本和草本植物,常见的有66科115种,总蕴藏量600万公斤。药用草本植物除前述品种外,还有北仓术(枪头菜)、牛蒡(牛蒡子)、旋复花、漏芦(大脑袋花)、黄蒿、大蓟、青蒿、兴安毛莲菜(粘叶子草)、鸦葱(牛奶子)、紫菀、防风、柴胡、独活(走马芹)、蛇床(野茴香)、毒芹、黄精、细叶百合(散莲花)、小根蒜、铃兰、玉竹(山苞米)、轮叶王孙、东北黄芪、葫芦巴(苦豆)、广布野豌豆、甘草(甜草)、芍药、升麻、草乌(鸡头花)、白头翁(耗子花)、龙葵(黑天天)、酸浆(红姑娘)、白藓(八股牛)、龙牙草(狼牙草)、翻白草、车前(车轱辘菜)、篇蓄蓼(猪牙草)、皱叶酸模(羊蹄叶)、益母草(坤草)、黄芩(山茶根)、香薷、地瓜苗(地环)、夏枯草、石竹(石竹花)、麦瓶草、射干(山蒲扇)、马莲(马兰)、手掌参(阴阳草)、绶草、伏茜草(娘娘全)、有柄石苇、槲寄生(冬青)、大叶藜(八角灰菜)、牻牛儿苗、宽叶香蒲(蒲棒)、卷柏(还魂草)、阴行草(麦穗草)、桔梗(和尚头)、北马兜铃、三花龙胆、白茅、白薇、猫眼草、紫花地丁、白屈菜(土黄连)、远志、芡实、松萝、葶苈(猪耳朵菜)、凤仙花、菖蒲(水菖蒲)、东北天南星、红花鹿蹄草、瓦松、蒺藜、木贼、鹤虱、银线草、狼尾巴花、落新妇、花葱、宽叶荨麻、列当(兔子拐棒)、蕨、月见草(夜来香)、野罂粟(野大烟)、猪毛菜、兴安薄荷(野薄荷)、藿香(猫把蒿)、兴凯百里香、尾叶香茶菜(龟叶草)、飞帘(老牛错)等。

  鸡西市野生药用植物重要品种特征表
  2-7-1






  四、食用菌
  木耳和蘑菇主要分布在滴道、麻山、恒山、梨树区境内的林下、林缘地带。
  木耳(黑菜)生于柞树干或枯木上。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各种矿物盐和丰富的胶质、糖胶质,是较为名贵的佐食品,也是纺织、理发行业的保健食品。
  蘑菇主要的有6种。榛蘑:多丛生在柞、桦、椴阔叶林下草丛、老树桩或枯木的基部。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盐。食用价值较高,为鸡西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之一。元蘑:秋季丛生于腐朽的椴、榆等阔叶树的伐根或倒木上。菌体肉厚而柔软,味鲜美,营养丰富,为上乘佐食品。花脸香菇(花脸蘑):生于林缘草地上。味鲜美,是一种较好的菜肴。粘蘑:夏秋季单生或散生在针叶、阔叶或针阔叶林地上,有抗癌作用。出口日本,很受客商欢迎。猴头(猴头蘑):寄生在柞、榆等树干或枝上。菌体肥厚、鲜嫩,清香可口,营养价值极高,为珍贵的菌类食品。松茸(松茸蘑):秋季在松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散生、群生或形成蘑菇圈。气味芳香,嗅程远,营养极丰富,是出口创汇食用菌之一。穆棱煤矿(区)、和平林场是鸡西市松茸主要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