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程度
第三节 文化程度
1931年,鸡西地区念过私塾和初级小学的人口10260人,占同年底12周岁以上人口的19.8%;文盲、半文盲41194人,占79.5%。1945年8月,伪鸡宁县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占12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26.9%;文盲、半文盲人口占72.5%。
新中国成立后,鸡西县人口中的文化程度不断发生变化。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鸡西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1.4%,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44.9%,文盲、半文盲占53.7%。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鸡西市具大学毕业或肆业人口2567人,占8周岁以上人口的0.73%;高中8211人,占2.33%;初中31831人,占9.01%;小学169247人,占47.93%;文盲、半文盲141248人,占12周岁以上人口的46.8%。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有各种文化程度人口563328人,占8周岁以上人口661595人的85.15%。其中,大学毕业或肄业5135人,占0.78%,比1964年增加1倍;高中85413人,占12.91%,比1964年增加9.4倍;初中217342人,占32.85%,比1964年增加5.83倍;小学255438人,占38.61%,比1964年增加50.9%;12周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101510人,占17.49%,比1964年减少18.13%。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鸡西市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男性文化程度高于女性。在各种文化程度人口中,男性304973人,占54.14%;女性258355人,占45.86%。其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差别更大,大学毕业或肄业人口中,男性占78.97%,女性只占21.03%。二是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农村人口。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平均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而农村只相当于小学五年级水平。城镇人口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7.11%,农村只占7%;城镇人口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1.12%,而农村仅占27.94%。三是15—24周岁人口平均文化程度高于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文化程度。15—24周岁组人口相当于初中三年级(9.38年)水平,以下各组逐次递减,25—34周岁相当于初中二年级(8.11年)、35—44周岁组相当于小学六年级(6.33年)。45—54周岁组相当于小学四年级(4.35)、55周岁以上人口只相当于小学二年级(1.94年)水平。四是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高于全省5.5%,高于全国15.23%,在全省14个地、市中居第四位。文盲、半文盲率低于全省和全国,比全省低4.68%,比全国低14.41%,在全省14个地、市中居第四位。五是消灭童盲死角尚需做不懈努力。普查数据表明,鸡西市8—9周岁人口中尚有13977人未入小学,比1958年的7714人增加6263人;10—24周岁人口中尚有1043人未入小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