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供水

第五章 公用事业

第一节 供水


  一、井水
  1936年前,鸡西地区居民生活用水,都是取之于住房附近的大口浅井。用绳系水桶、吊杆或辘轳提水。1937年后,有些居民在厨房或庭院打封闭式的手压机井取水,比敞口井方便卫生。1940年12月,鸡宁发电所在厂内南侧打一眼深井,解决发电和职工生活用水,每日产水500—1000吨。柳毛石墨矿在铁路柳毛站东侧打一眼深井,每日产水600吨。1971年,鸡西市磷矿用山泉水解决生产和职工生活用水。1985年底,全市有各种井12761眼。其中,大口井459眼,占3.6%;手压机井12187眼,占95.5%;泉眼井80眼,占0.63%;深井35眼,占0.27%。供水量占全市每日供水总量的35.9%。
  二、河水
  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黄泥河子上游(今恒山区民主村)修建山南水库,总库容47万立方米。1959年,鸡西矿务局扩建山南水库,总库容增至98万立方米,将水引至恒山、小恒山、二道河子煤矿,日供水量4500立方米。
  1958年,在牤牛河支流修建大同水库,总库容220万立方米,供大通沟煤矿生产、生活用水。
  1974—1980年,鸡西矿务局在滴道河上游修建团山子水库,总库容5900万立方米,是矿务局煤矸石试验电厂和矿务局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
  三、自来水
  穆棱煤矿水源1924年,中俄官商合办穆棱煤矿,矿区住户日增,职工达到2400人,在机械厂旁(今双合村与矿居民点结合部路南)凿1眼井,深4米,安装蒸汽抽水机抽水。
  市政中心水源1958年,市人委决定建市政中心水源。1959年,成立市自来水公司筹备处,这项工程由国家建筑工程部给排水设计院设计。水源位于今鸡城公路鸡西大桥西侧穆棱河南岸,采取集水渗渠取水,建泵房1座,加压站1个,贮水池1个,铺设混凝土集水渗渠500延米,配输水干线管路6公里,在市中心区设明水站26个。8月,为市豆腐坊、印刷厂、食品厂等单位及居民住宅铺设进户管线,送水到户,日产水量1.2万吨,供6万人饮用。1965年8月,鸡西全市暴雨成灾,穆棱河水位上涨3米,冲毁水源集水渗渠27延米,泵房被淹,集水大井淤平,停产。经抢修10天,设临时泵房送水,1966年4月修复供水。1967年修建城市堤防,又将河道北移100余米,集水渗渠虽然修复,但每逢汛期水质仍然混浊,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1968年8月,鸡西市暴雨成灾,穆棱河汛期水位上涨3.6米,集水渗渠检查井井盖被洪水冲开,洪水灌入渗渠管道,部分管路及泵房集水大井被河砂堵塞,市自来水公司全体职工抢修20昼夜,恢复供水。1975年,投资145万元,在市自来水公司院内建净化水厂,日净化水能力1.6万吨(1980年4月投产)。净化后的水质,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1980年后,市投资50万元,对集水渗渠管路进行2次延伸共381米,枯水期供水不足的状况得到缓解。
  1985年,先后在市中心区内新建7眼深井,补充中心水源供水。市政第一水厂向市中心区用户供水量在枯水期保持不少于2.4万吨,丰水期保持2.7万吨,饮用人口13.5万人,占市中心区总人口的64.3%。
  市政滴道水源(第二水厂)位于滴道河乡创业村南,是在沦陷时期遗弃的滴道发电所水源基础上改造的。1970年4月,市自来水公司投资23万元进行改造,日产水450吨。1975年,市自来水公司投资16.8万元,在水源井东百米处,建集水井,日产水750吨,补充水源井供水量的不足。1979年6月,又投资1.1万元,将原水源集水渗井向地下沉降0.9米。1985年末,日供水量保持在1200吨,饮水居民1万人,用水企业72户。原水源渗井水含铁量3毫克/升,是国家规定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0倍。新井含铁量为1毫克/升以下,略高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梨树水源1963年,梨树区政府与铁路梨树镇站商定,将铁路自来水引至梨树区中心供水,日供水65吨。1977年5月,市政府投资20万元,建市政梨树水源(第三水厂)。1978年6月竣工供水。水源位于梨树镇站北侧,采取集水渗井方式取水,日产水230吨。1979年2月,市自来水公司投资15.8万元,按国家卫生部水源环境保护要求,对梨树水源进行改造,修建水源围墙保护带。1985年,投资12.5万元,在梨树区烟草站北侧建2号水源。
  自备水源1979年后,鸡西市城镇人口增加,需水与供水矛盾突出,市政水源建设满足不了供水需要,企业自备水源发展起来。1980年,鸡西矿务局团山子水库水源建成供水。该水源是鸡西市最大的自来水水源。设计日供水能力6.5万吨。在滴道河下游建有净水厂,日处理净化水1.8万吨。铺设管道13公里,将水输入城子河煤矿和鸡冠区。
  1985年末,全市供水管道总长58公里,全年供水1006万吨。其中,试验工业用水475万吨,生活用水430万吨,漏水48万吨,其它53万吨。自备水厂每日平均生产能力17.3万吨。其中,自来水公司2.4万吨,各单位自备水源供水能力14.9万吨。工业重复利用率5%。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73.6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