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一章 计划管理

第一节 机构队伍


  1951年1月,鸡西县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成立,编制5人。1953年5月,撤销县经济计划委员会,成立县财政经济委员会。1955年12月,鸡西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县计划委员会,编制6人。
  1957年3月,撤销县计划委员会,成立鸡西市经济计划委员会,编制15人。1958年后,全市各区先后建立计统科,属各区计划职能机构,受同级人民委员会领导和市计委的指导。
  1963年,撤销市经济计划委员会,分别成立市计划委员会和市经济委员会。市计委编制23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计划委员会机构被冲击,干部被下放到市“五七”干校劳动。1969年7月,市革委生产指挥部设综合组管理计划工作。
  1970年6月,市革委生产指挥部设计统组,编制17人。1971年3月,撤销市生产指挥部计统组,成立市生产指挥部计统局,编制19人。
  1972年6月,撤销市计统局,分别成立鸡西市经济计划委员会和市统计局。1975年5月,撤销市经济计划委员会,成立市计划委员会,编制25人。
  1976年后,市计委逐步完善了职责范围。市、区属各专业部门及各专业公司内设计划、计统、生产等科室负责计划工作。
  1981年后,市计委对农业生产实行指导性计划,只下达到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计划,主要根据省、市计委下达的计划任务,经过调查研究综合平衡,编制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城镇集体所有制的小型企业,有的实行指导性计划,有的实行市场调节 ;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市计委不下达计划指标,基本实行市场调节 。
  1985年底,市计委内设办公室、综合科、工交计划科、财贸计划科、农业计划科、经济研究所等13个科室,编制42人。

  机构及负责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