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标准化管理

第五节 标准化管理


  1962年,市标准计量局开始在全市收集技术标准资料,推行技术标准,调查产品标准执行情况,宣传标准化知识。到1966年,收集国家标准1071个、部标准2174个、上海企业标准2725个。
  1971年,开始宣传《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推广产品质量标准化、规格品种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调查产品标准执行情况,开展产品质量管理工作。1972年3月,召开各区、中直企业及有关单位参加的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市革委生产指挥部下发《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开始产品摸底排队,编制标准化“第四个五年计划”和1972年工作计划。市机床厂、无线电一厂、实验厂(建设机械厂)、红旗铁工厂等企业加强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管理,达到产品、工艺有标准。但有些企业产品无标准或不执行标准,任意修改标准,产品质量低。为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测试,建成由鸡西矿务局化验室等12个测试站组成的测试技术协作网。
  1973年,市计量管理部门对地方工业企业的137个主要产品标准执行情况调查,有标准并执行较好的占73%。
  1978年5月,市标准计量管理局、二轻局、商业局推广《全国服装统一型号》标准,举办技术培训班,确定新型号服装样板和样品,6—8月试产3批产品1.5万件,随试产随推销,销路畅通,到9月末销售万件。
  1979年,实施《标准化管理条例》,抓标准化基础工作,较大的企业建立机构,设专兼职人员31人,质量检查员312人。调查了11个局115户企业224种产品,有标准的138种。其中,国家标准25种,部标准84种,企业标准29种。市机械局、电子局、轻工局、二轻局系统生产的翻斗车、超净化工作台、电唱盘、铜热电阻、水暖零件等36种产品制订企业标准,并编号发布。同年贯彻《机械制图》和《形位公差》二项国家标准,为1980年旧图纸向新图纸过渡奠定了基础。
  1981年6月,市政府颁发《鸡西市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鸡西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暂行办法》、《鸡西市新产品投产前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依据新的办法,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和市卫生防疫站查处了城子河豆粉厂豆粉含铜量超过国家标准问题。经停产整顿,完善加工技术管理和责任制,达到了质量和卫生标准要求。9月,将3年来各企业主管单位审批并由标准计量局统一编号的59种产品标准,发布为鸡西市企业标准。其中,机械局15个、电子局14个、二轻局18个、建材局3个、化学工业公司1个、校办公司2个、集体企业局1个、科委1个、地煤局1个、社企局1个、柳毛石墨矿1个、煤机配件公司1个。
  1983年4月,贯彻省《关于在企业整顿中整顿和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调查117个企业长年生产的435种产品,执行国际标准的6种,国外先进标准的1种,国家标准的25种,部标准的130种,企业标准103种计265种,占总数的60.9%,尚有170种产品无标准。市标准计量管理局、机械电子局、轻化局、二轻局,年底制订出147种企业标准。1984年,103户企业的452种产品有标准的达415种,占总数的91.8%,对尚无标准的37种产品,限期制订企业标准。对产品标准低、标龄长的做好标准修订。
  1979—1985年,共制订企业标准300个。其中,重要产品标准102个,修订标准7个。共收集国际标准788个、国外先进标准1089个、国家标准7500个、部标准10481个、企业标准250个、外地企业标准4828个。

  标准发布登记表
  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