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蜜西煤矿

第一章 煤矿演变

第一节 蜜西煤矿


  1914年,奉天省商人袁大璋多次到黄泥河子踏查后,经吉林省政府农矿厅批准在哈尔滨成立蜜西煤矿公司,袁自任董事长。1916年,募集13家股东,筹集吉林大洋10万元,在黄泥河子北山(今鸡恒路盘道岭西侧)办矿,定名蜜西煤矿。这是在鸡西煤田开发史上开办的第一座煤矿。矿区面积363.3公顷,雇佣50名工人,土法开采,每年仲秋节 开工,端午节 后停产。至1919年产煤1500吨,销往附近铁匠铺、烧锅(酒坊)、火磨(粉坊)等工商户。因煤矿规模渐大,煤炭销路不畅,运输困难,资金不足,逐渐陷入困境。到1923年,袁已拖欠矿税3240元(吉林大洋),无力偿还而宣告破产。袁病逝,其子袁世法继承矿业,袁妻不服,向法院诉讼。经判决,收回袁家矿业执照,转批徐鹏志接办蜜西煤矿。所欠矿税由徐鹏志偿还。徐投资三十八九万元吉林大洋,扩展矿区面积133.3公顷。新开二井,新建房2栋,矿工增至150人,更名为裕边煤矿。每年9月开工,翌年4月停工,用“掏耗子洞”的方法采煤(顺煤层挖采),手镐刨煤,小车拉煤,土篮挑煤,自然通风,油灯照明。年产原煤600吨并烧焦炭,用汽车将煤炭销往梨树镇、平阳镇、黑嘴子(虎头)等地,焦炭销往哈尔滨。1933年2月,因耗资过大,销路不畅,运输困难而停产。
  1935年11月,日本商人宗像金吾乘裕边煤矿困难之机强行投入资金300万元,组成裕边煤矿公司。宗像任副董事长,且逐渐排斥徐鹏志。1938年12月,徐被迫退出股金。宗像独自经营,改称鸡西炭矿,增设发电机、电动卷扬机、链式运输机、凿岩机、选煤机等辅助生产设施。至1940年,全矿职工2200人,每日生产煤炭千余吨。1944年,宗像病死,矿权落入其女婿之手。1945年1月,鸡西炭矿被密山炭矿株式会社收买,直属恒山炭矿,改称鸡西采炭所。1946年9月,称恒山煤矿鸡西区,1952年,改称恒山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