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城子河煤矿

第四节 城子河煤矿


  城子河煤矿位于城子河区境内,矿区面积20平方公里。矿专用铁路线东与正阳、麻山(杏花新区)煤矿相通,西与国铁西鸡西站接轨;公路有方虎、鸡勃2条干线交叉通过。
  城子河井田含煤地层为鸡西群城子河组。地层为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全矿有断层116条,地层总厚度600米,含煤45层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的有18层,都属于稳定或较稳定型的薄煤层和中厚煤层.煤种为气煤、肥煤、焦煤。1985年底,探明储量49309.4万吨。
  城子河煤田发现于1915年前后。1938年5月,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组成30人的调查队到城子河进行槽探和试钻,9月建西一井、西二井、鹤鼻井和水平井。1939年3月在鸡宁街(今红军路东端)成立城子河炭矿本部。从滴道大半道发电所输入电力,修筑西鸡西至城子河的铁路专用线。1941年运出煤炭27万吨。1942年城子河炭矿机关迁至城子河,隶属于密山炭矿株式会社,下设晓城和兴城2个采炭所,各辖5对井口。1944年矿工9500人,年产原煤73.8万吨。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从城子河炭矿共采运出原煤289万吨。在其溃逃前,组成破坏队将矿井、厂房和设备炸毁。
  1947年2月,东北工矿处派任移山、高见明等接收城子河炭矿,进行民主改革,加快恢复矿井生产步伐。8月,一井、五井生产原煤1932吨。经过2年努力完成矿山恢复任务。从1949年起,城子河煤矿进入正规生产建设,当年生产原煤36.6万吨,掘进进尺3.1万米。
  1950年,在回采工作面使用截煤机,到1956年增加到11台,采煤机械化程度达58%。1957年,原煤产量81万吨。1958年“大跃进”,大开小土井,新建十一井和其它6对斜井,全矿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62万吨,1960年生产原煤182.5万吨。从1961年开始调整采掘关系,提高工程和设备质量,建立正常生产秩序,连续6年原煤产量稳定在108万吨左右。1967年,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原煤年产量下降到78万吨。经军管会发动群众大干苦干,机关干部和家属下井夺高产,1969年原煤产量达到130.4万吨。
  1972年开始矿井改造,将六井、七井、九井、十一井集中于中部开建一对竖井。1980年竖井建成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由96万吨增至150万吨。先后使用国产和引进的波兰、联邦德国和奥地利产的综合采煤机组。采煤技术实行倾斜长壁仰采、转采和对拉采等工艺;工作面运输采用180型单双链可弯曲运输机;支护使用液压支架。1984年,全矿机械化程度达90.65%,原煤总产量206万吨(其中,统配煤产量196万吨),成为鸡西矿务局的主力矿之一。
  1985年,全矿有16个生产和辅助单位,12个行政科室。职工9700人,原煤产量207.6万吨。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职工生活。矿自办中、小学校7所,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有教职工440人,在校学生总数7910人。新建的矿医院面积6000平方米,职工230人,病床150张。职工和人口较多的地区设有浴池、食堂、保健食品厂、托儿所、幼儿园、图书馆、游艺室、俱乐部、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健身活动室等。

  历任矿长(革委会主任):任移山 向 阳 高见明 施 斌 张兴周(代)常忠义
  刘泽节 王黎东 温奎武 程远为 于文吉 武庆恩 仇静生 刘忠奎 李承岱
  李 雯 董宝贤 慕维金(代)

  副矿长(革委会副主任):高见明 裴慈云 杨涤生 姜明和 孙传芝 吴文英
  施 斌 田维华 刘景先 李曙光 刘宇华 王振祥 陈永志 温奎武 张文田
  马瑞林 刘兆田 万宝山 李宗玉 金昌燮 韩德先 李印书(代)安昌东 
  聂志平 王 兴 武庆恩 刘忠奎 刘景涛 叶 青 肖传胜 金京东 崔令山
  李玉仁 高德忠 董宝贤 孙永亮 单兆和 宿振林 刘启久 王庆云 吴 太
  张俊才 张福太 于凤柯 尹成仁 高志升 姜春寿 江广德 刘 震 慕维金
  王明广 李静思 张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