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勘探
第三章 勘探与开发
第一节 勘探
一、碱场煤矿
1944年,日本侵略者在碱场沟进行地质勘查,作过小比例尺填图,发现煤系地层,并进行局部开采。
1950年,东北煤矿管理局地质处工程师任绩、钢谷在碱场沟挖槽探,总长1393.3米。1953年,地质处地质队在碱场沟作地表详查,掘探槽8条、浅探井5个。1958年,一○八煤田地质勘探队普查队在光义煤田(当时碱场划在穆棱县光义区内)进行普查,在莲河泡附近共掘长短探槽十余条。1961年后,省地方煤矿局地质队又打机钻孔14眼,1965年末提出地质详查报告。1969年末,碱场煤矿组建地质勘探队,从1970年4月开钻至1977年,先后在一井二段、一井东部、东山顶和果木园打钻孔10眼,进尺7591米;在五井打钻孔15眼,进尺2360米。对一井一、二区,东山区和五井煤炭储量和地质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和掌握。
1982年10月,东煤公司委托一○八队在碱场煤矿六井进行普查找矿。1983年9月,勘探基本结束,共挖探槽19条、4000米,钻孔18眼、进尺4616米。掌握了六井井田面积、地质和储量,提出该区地质详查最终报告,经省煤炭工业总公司批准。1984年5月,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探队第三队在碱场煤矿一井深部和东山区进行详查,确定井区范围以F4号断层为界,东以F04号断层为界,北以一井深部—150米水平和东山煤层露头为界,南以一井深部—400米水平和F05号断层为界。东部走向6公里,南北宽2.33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勘探工程于1985年末结束。探得一井一、二区深部表内储量273.7万吨,东山区工业储量896.4万吨。
二、立新煤矿
1957年7月,鸡西市老道沟煤矿建矿时,设有5人组成的手钻队。1958年7月,组成25人的勘探队。采取“手钻控制浅部、机钻控制深部”,边探边采的土办法,建一井、二井、三井、青年井、跃进井、妇女井和兴岭井等斜井。至1962年末,累计打手钻孔254眼,总进尺6612米,打机钻孔13眼,总进尺1028米。1965年7月,省地方煤矿局从鸡东、碱场煤矿调500米钻机2台在立新煤矿一区勘探区搞会战,完成一井地质报告所需的勘探工程量。1968年,省地方煤矿局地质三队在立新煤矿岭东进行精查勘探。1974年,立新煤矿地质队提出岭东精查报告,为立新煤矿三井设计提供依据。至1976年,立新煤矿在勘探范围内累计打钻孔544眼。其中,机钻孔124眼,总进尺7197米,手钻孔420眼,总进尺9209米。探明全矿储量3764万吨。
三、鸡东煤矿
1958—1959年,一○八队在鸡东矿区进行普查找矿,挖探槽1800米,探井350米,手钻3000米。1960年,一○八队又在该区内挖探槽1400米,手钻626米,勘探面积6平方公里。了解10—5号煤层的走向。
1962年,矿地质队和省地方煤矿局地质队进行补充勘探,初用手钻和500米钻机,1973年投用国产千米钻机,累计打孔35眼,总进尺14037.5米,其间,矿曾组织勘探二井,发现6号煤层,为开拓二井提供可靠依据。1979年5月,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与省煤矿工业管理局协商,将鸡东煤矿扩大延伸地质勘探任务列入计划,由一○八队施工。一○八队于1983年8月提出《鸡西煤田鸡东煤矿延伸扩大勘探地质报告》。1985年,经东煤公司主审批准,鸡东煤矿井田储量为13443万吨,认定鸡东煤矿井田边界为北以F1号断层为界,西以F49号断层为界,东南以F2号断层为界,南以10号层—600米标高为界,矿区面积1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