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项目与投资

第四章 基本建设

第一节 项目与投资


  一、矿井建设
  1964年,老道沟煤矿由省投资25万元建二井(含一斜、二斜),设计年生产能力12万吨,1965年投产(1981年报废)。1966年,由省投资38.5万元建东山一井,设计年生产能力6万吨,1967年投产(1980年8月报废)。
  1965年3月,鸡东煤矿在一井北侧扩建提升井,设计年生产能力9万吨,国家投资35.7万元,1968年4月竣工投产。1967年1月,鸡东煤矿对张鲜采区305井进行扩建,设计年生产能力10万吨,6月竣工投产。1970年,开拓二井副井,进行通风系统改造,1971年安装1台16号主扇。1972年10月,在荣华村北侧建1对斜井;1973年,补编设计,列入国家计划,投资207.7万元,设计年生产能力12万吨,1974年9月投产。1975年8月,扩大二井生产能力,1978年12月竣工投产。国家总投资168.3万元。
  1976年,国家和省先后投资390万元,将立新煤矿二井三斜改扩建为三井,每年新增生产能力15万吨,1979年投产。
  1978年11月,鸡东煤矿建设皮带运输斜井,由省煤矿设计院设计,投资总额(概算)5000万元。1980年,建一、二井联合排水工程,1981年竣工。1983年,改造三井提升系统,同年12月竣工投产。接着改造二井提升系统,更新绞车。
  1983年,国家投资114.6万元,立新煤矿自筹资金119万元,对三井进行第二次改造,年生产能力增加到21万吨。
  1984年6月,国家投资256万元,碱场煤矿建年产15万吨的六井。其中,建井工程包括主、副井井筒,准备巷道和其它开拓工程总量4960米。1985年,完成投资额275万元。
  同年10月,国家投资93.5万元,鸡东煤矿建一、二井联合通讯工程,1985年末工程尚在施工中。
  二、地面建设
  1959年7—8月,鸡东煤矿相继铺设银丰采区—平阳(鸡东)车站和张鲜采区之间2条轻便道轨。前者投资14.3万元,长2.8公里,当年12月竣工;后者投资25.1万元,长7.5公里,1961年12月通车。1960—1976年,先后修建2.5公里铁路专用线、1800千伏安变电所、500立方米的跨线式储煤仓,建设运输平硐与隧道,2次扩建储煤仓,累计投资390万元。1970—1979年,进行2次地面变电所易地扩建,架设鸡西发电厂—鸡东煤矿变电所专用输电线路,建筑铁路专用线终端延伸工程,累计投资106.1万元。
  1979—1980年,立新煤矿修建1条由鸡西联络变电所—矿部架空输电线路。由省投资217万元、矿自筹7万元对三井地面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和扩建,修建1座年入洗量30万吨的洗煤厂。1984年,鸡东煤矿扩建储煤仓,修建铁路专用线复线,两项工程投资46万元。
  至1985年,3座省营煤矿非生产性建设累计达183801平方米,主要项目有办公楼、职工住宅、学校、医院和其它福利性设施。

  1954—1985鸡西市省营煤矿历年基本建设投资统计表
  8-4-1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