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指挥系统
第五章 生产
第一节 生产指挥系统
1952—1957年,鸡东、碱场、立新煤矿建矿初期,生产规模小,管理方式落后,调度指挥系统不健全,一般由生产矿长或井长直接指挥全矿煤炭生产。1959年开始,各矿相继成立调度室,配备调度主任和专职调度员.立新煤矿安装1部磁石交换机,直接与各井口和主管矿长联系,其它2矿也设置小型交换机,进行生产指挥通讯。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完善,各矿调度室逐渐成为调度基本生产环节 和主要辅助生产环节 的指挥中心。1964年,鸡东煤矿配专职调度室主任。1974年,立新煤矿配1名科级干部任调度室主任。1981年,碱场煤矿决定建立二级调度,矿调度室对井口调度,井口调度对段、队,分级负责全矿和全井的日常生产指挥工作。各矿调度室制订岗位责任制、调度员交接班制、领导值班制,矿井两级调度室夜间设矿、井领导轮流值班制等。碱场煤矿还在指挥生产中创造出利用牌板、图表、台帐的“三化”指挥生产方法。“牌板化”,将原煤产量、开拓进尺、火车外运、汽车倒运和企业经营的实况逐日用牌板揭示;“图表化”,将生产现场的供电、通风、地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采掘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公布于众;“台帐化”,建立生产台帐13本,将原煤产量、开拓掘进、火车外运、汽车倒运、通风瓦斯、生产关键、调度日志、调度会议、企业经营、月份计划、绞车换绳、生产机械事故、人身事故等逐日逐项记载。立新煤矿也建立健全了“四板”、“五图”、“十簿册”的指挥、管理制度。把生产计划、工作要求、完成情况、现场情况等展现在职工眼前,方法简易、明了,增强了指挥效果。
1984年,立新煤矿购置1部60门调度交换机,使通讯网络遍及各生产井区、科室、采掘工作面、机电厂房。调度室设有757型无线电台、65YF传真机同省煤炭管理局联网。1985年,碱场煤矿购置无线电台和有线传真机各1台。鸡东煤矿也投用多功能无线电台。生产调度通讯网络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