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煤矿简介
附录:煤矿简介
鸡东煤矿
鸡东煤矿位于鸡东县鸡东镇南,与鸡东镇毗连。矿区面积17平方公里。全矿人口1.1万人,职工3957人。属全民所有制企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地方煤矿之一。
1957年9月17日,密山县在今鸡东煤矿址建密山煤矿。1965年,矿所在地设置鸡东县,随行政区地名变更,改称鸡东煤矿。鸡东煤矿井田地层属鸡西群城子河含煤组。煤种以弱粘煤和气煤为主,储量12470亿吨。
建矿初期,起步于小井小窑。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经技术改造,逐步由“遍地开花”、分散的非正规开采到集中的正规矿井开采、由手工作业发展到机械化生产,原煤年产量居全省省营煤矿之首。该矿在全省地方煤矿中最先在普采工作面使用采煤机。年生产能力12万吨的三井、2×3200千伏安的地面变电所和运输平硐工程均由矿自行设计、施工。专业技术力量和机修能力可满足年产百万吨需要。
鸡东煤矿以国家投资为主,积极自筹资金,逐步对矿井及其配套工程进行改扩建。在建的皮带运输斜井,可作开采深部煤层接续采区,总投资额(概算)5000万元,是鸡东煤矿最大的建设工程,1978年施工,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全矿将分阶段逐步达到年产百万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鸡东煤矿各项主要改扩建工程均从实现百万吨矿井需要而考虑拍板。
鸡东煤矿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1977年,有营造矿柱林的荒山荒地3066公顷,青年农场806公顷。1982年成立生产服务公司,1985年总产值16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17万元,成为鸡东煤矿“富民政策”的重要补充。
鸡东煤矿于1959年获煤炭工业部授予“大面积高产”奖旗,1976年获省革命委员会授予先进企业称号,1977年获煤炭工业部授予学大庆赶开滦先进单位称号。
碱场煤矿
碱场煤矿座落在鸡西市郊区西南隅,行政区划归梨树区。矿区面积20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2476.6万吨。1952年9月建矿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矿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碱场煤矿从12人的县营小煤窑建成拥有2590名职工的小型正规化省营地方煤矿。开采方式从手镐刨煤,人力运输,牛拉大磨提升的原始生产,发展到使用采煤机组采煤,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电机车运输,电力绞车提升,电动翻罐翻车,地面大煤仓储煤装车的全部机械化连续化生产。由单纯生产型发展为生产经营型。由年产原煤万余吨发展到30万吨。1959年,被评为全国工交系统先进单位;198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地方煤炭系统先进单位。矿一井104采煤队于1972年、1982年、1985年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先进集体,跨入国家甲级队行列。33年来共为国家生产原煤559.1万吨。
立新煤矿
立新煤矿系省直属重点煤矿。矿区中心位于鸡西市南7公里鸡图公路旁,解放东新区建于恒山区民主乡艳东村。矿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1985年,有职工1755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54万元,年产原煤30万吨.商品煤十分畅销,被用户誉为煤炭中的“细粮”。与国铁相连的铁路专用线直通矿煤仓,便利的交通为矿区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7年3月,鸡宁县政府没收私开小煤窑,并派人接管开采,成立老道沟采炭所。新中国建立后,采炭所几经波折,直至1957年7月,鸡西市人委按照“三就四为”发展地方工业的方针,决定重新开发这块井田,成立老道沟煤矿。
老道沟煤矿的建设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的。1957年7月,矿长徐玉亮等7人,租赁3间草坯房落脚,在无资料、无技术、无电源、无设备、少资金的情况下,仅用6个月就生产原煤7000吨,创出艰苦创业,勤俭办矿的良好开端。
1966年,借“破旧立新”之意,企业更名为立新煤矿。“文化大革命”使煤矿发展脱离了正常轨道,震惊全市的“一党一军案”在企业中发生,严重影响了生产发展。10年间,煤炭产量始终徘徊在14万吨左右,企业经济十分困难,年度亏损高达120万元,成为全市有名的“老大难”单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企业带来了生机,立新煤矿逐步走出低谷,开始步入振兴发展之路。1980年,以党委书记杨永山、矿长刘贤珂为首的领导班子组成后,坚定地提出两个搞上去:要把生产搞上去,扭转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要把职工生活福利搞上去,改变矿区黑脏乱臭的局面。从此,揭开了立新煤矿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
矿党政一把手带着原煤欠产、安全被动的难题,到矿主力三井兼任党支部书记和井长,现场蹲点指挥。结合实际制定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联产联责奖励办法》和《部分工资加奖金一起浮动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从整章 建制入手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成为省营煤矿中第一个企业整顿合格单位。1983年,又对三井进行全面技术改造,资金不足,靠自力更生,党员干部利用春节 3天假日义务劳动,更换了主运道铁轨,解决了制约生产发展的关键.改造后,三井的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5万吨提高到21万吨。为提高机械化水平,从邻近统配煤矿要来了旧机组配件,自己动手组装采煤机组,靠自力更生上了采煤机械化。